<p class="ql-block">天坛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初名叫“天地坛”,是明成祖迁都北京后,为彰显“君权神授”而建的祭祀场所。后嘉靖皇帝推行天地分祀,此处专司祭天,更名为“天坛”。它的主体建筑沿南北轴线分布,由祈年殿、皇穹宇、圜丘坛三大核心构成,形成贯通天地的神圣轴线。天坛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也是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祈年殿,又称祈谷殿,这座宏伟的建筑是天坛的标志,也是北京的地标。祈年殿高38米,鎏金宝顶,蓝瓦红柱,是座金碧辉煌的三重檐圆形大殿。它北面是圆形,南面是方形,取“天圆地方”之意,雄伟的气势彰显着皇家的庄重和威严。</p> <p class="ql-block">寰丘坛是祭天的核心场所,三层汉白玉台面均以“九”的倍数铺设石板,上层九环,中层18环,下层27环,共3402块,暗合“九五之尊”与“九重天”的宇宙观,站在“天心石”上呼喊,声波经栏板反射形成回响,古人視此为“天启之高”。</p> <p class="ql-block">皇穹宇是存放祭天时使用的神牌和祭器的地方,又称天库,史称“泰神殿”,嘉靖17年改称“皇穹宇”。它是天坛最高的建筑,高达50米,它最大的特点是周围的围垣具有传声功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