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3月28日我们打的来到韩文公祠。</p><p class="ql-block">韩文公祠背靠韩山,面临韩江,倚山临水,环境清幽。是我国现存最久远、保存最完整的纪念唐代文学家韩愈的祠宇。祠内有碑刻40面,是了解潮州文化使的珍贵资料。</p> <p class="ql-block">走过石牌坊,便是长长的登山石阶上韩山,韩愈的千古名句跃然于上: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51个台阶,指的是韩愈51岁被贬到潮州。</p> <p class="ql-block">“不虚南谪八千里,半城江山皆姓韩”:此句出自赵朴初先生,描述了潮州人为纪念韩愈,将山水、道路甚至树木均以“韩”命名(如韩山、韩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当年瘴气今何在,灯火笙歌夜夜欢”:这句诗直接反映了韩愈在潮州不到八个月的时间做了四件事:第一驱除鳄鱼;第二兴修水利;第三释放奴隶;第四兴办教育改善民生的事迹,使潮州彻底改变了面貌,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为潮州奠定了千年文脉根基。</p> <p class="ql-block">韩文公祠内梁间遍挂名家题写匾额,石柱镌刻对联,记载着韩祠的历史和韩愈治潮业绩以及颂扬韩祠的诗文,其中也有书法珍品和研究专访文史的珍贵资料。</p> <p class="ql-block">韩愈是唐朝人,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洵、苏澈、王安石、曾巩)。</p> <p class="ql-block">泰山北斗、百代文宗、百世师、功不在禹下等等,是对韩愈的最高评价,其功劳不在大禹治水的大禹之下。</p> <p class="ql-block">侍郎阁位于祠后的山坡上,双层仿古结构,建成于1989年,是为了纪念韩愈而扩建的景点。平台垂壁镶嵌巨幅题刻“吾潮导师”,阁前平台立有韩愈石雕胸像。</p> <p class="ql-block">侍郎阁是韩文公祠最高点,阁楼平台远眺,韩江与广济桥尽收眼底,盛开的木棉花映红山间。</p> <p class="ql-block">侍郎阁阁中设有“韩愈治潮及其法治精神”专题展览。</p> <p class="ql-block">阁中设有“韩愈治潮及其法治精神”专题展览。</p> <p class="ql-block">游览了韩文公祠后我们前往揭阳,从潮州到揭阳打的一个小时,快到揭阳,就看到到处是高楼林立,而且面积很大,不禁问的哥,是揭阳大还是潮州大?在我们印象里,最常听到的是汕头、潮州,揭阳很少听到,的哥对我们说揭阳比潮州大多了。忍不住问了一下度娘 。</p><p class="ql-block">揭阳市广东省地级市,著名的华侨之乡,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粤港澳大湾区与海西经济区的地理轴线中心。陆地面积524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05万人 ,揭阳籍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近700万人。</p><p class="ql-block">潮州市广东省地级市,<span style="font-size:18px;">简称“潮”,</span>著名的华侨之乡,土地面积316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57.6万,旅外潮籍乡亲约270万人。</p><p class="ql-block">汕头市是广东省下辖地级市,简称“汕”,中国著名侨乡、经济特区、粤东中心城市,也是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华侨试验区)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总面积约2204.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55.75万。</p> <p class="ql-block">3月29日揭阳第一站:榕城进贤门又称进贤门城楼,始建于明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由知县曾应瑞倡建,清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改建,公元2002年、2014年重修。清乾隆年间,该城楼为全城击鼓施更场所,故有"谯楼晓角"之称,为揭阳古八景之一,是揭阳地标性建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该城楼座西朝东,面阔20.3米,进深8米,建筑面积为160.3平方米,由城瓮门、城楼、亭台组成的三层八角攒尖琉璃顶楼阁。整座为石木结构,基本上保留着清代独特的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揭阳被称为“三江之源”的“三江”是指流经该市的榕江、练江、龙江三大水系。</p> <p class="ql-block">揭阳学宫广场,是揭阳的核心区,最早这里是揭阳学宫的所在地,所以取名揭阳学宫广场。来到这里,不仅可以欣赏到古老的建筑,还可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为纪念孔子,在广场上建有万世师表牌,12根以孔子生平事迹为题材的文化石柱更是让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绿树成荫的广场环境优美,漫步其中可以慢慢欣赏古代文人留下的墨宝,细细品味传统文化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揭阳学宫广场紧挨着的是揭阳城隍庙 。</p><p class="ql-block">揭阳城隍庙这座有着600多年历史,是广东省内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城隍庙,它融合清明风格,展现潮汕传统工艺,庙内雕梁画栋、金碧辉煌,让人叹为观止。这里是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吸引了大量的人信众和游客来朝拜。</p> <p class="ql-block">城隍庙的对联深深吸引游客。据资料记载,城隍庙的老爷曾经是个本地的好官,因为深受百姓爱戴,所以建了这座城隍庙。潮汕地区的“老爷”都是靠自己的实力挣香火,城隍庙几乎一年365天都是香火不断,节假日更是络绎不绝。对于很多老年人来说,这里是从小拜到大的存在,在揭阳人心里的份量不容小觑。</p> <p class="ql-block">城隍庙的香火真灵验,亲身体验过一把。这几年房地产市场不好,卖房难,在城隍庙敬了一柱香 ,还没有回到家,就有人来买我的房,旅游回去就成了大赢家。</p> <p class="ql-block">城隍庙的牌匾和对联特别多,考证后发现这些对联不是近些年新修的,而是从一开始建成到现在一直传承下来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劝人行善积德、惩恶扬善的。到揭阳来这里走走站站拜拜,内心也会安定许多。</p> <p class="ql-block">雷神庙在城隍庙的旁边,规模比较小。据说清康熙初年,时任揭阳知县的胡鹤翥在运送军需品途中,不慎丢失官印。随行人员建议他前往彩塘雷神庙祈求帮助。胡鹤翥照做后,官印最终失而复得,他因此认为这是雷神的庇佑。所以揭阳知县在此建了雷神庙。</p> <p class="ql-block">中山路骑楼街,这里既有南洋风格的老建筑,也有返乡青年改造的咖啡馆“厝客厅”和本地小吃店。我们的中餐选择在中山路,吃烧鹅煲仔饭,还不错价格实惠吃得饱。</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揭阳老城正在修建中,最想去的铜锣街也在改造,没有一睹芳容。</p> <p class="ql-block">始建于800年前的揭阳学宫又称揭阳孔庙,始建于公元1140年南宋时期,是岭南地区现存规模最大,配套建筑最完善,保存Z最完整的同类历史建筑组群,在全国来说,也仅次于山东曲阜孔庙。</p><p class="ql-block">揭阳学宫,是广东三大学宫之一,也是岭南地区规模最大、配套建筑最完善、保存最完整的同类历史建筑组群。具有明清古建筑的风格和鲜明的潮汕古建筑特色,被誉为“粤东古建筑明珠”和“广东小故宫”。</p> <p class="ql-block">揭阳学宫现存建筑群有21座单体建筑,呈三路建筑布局,东西两路建筑围绕中轴线建筑,基本对称。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自南向北依次是:照壁、棂星门、泮池(石拱桥横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西路建筑,从南往北依次是土地祠、文昌祠、节孝祠、享祠等。</p> <p class="ql-block">照壁,照壁南面有石刻横匾,上有明代兵备道杨芷所书“太和元气”四个大字。照壁北面,原照壁瓷雕毁于1969年,1984年修复瓷雕《鲤跃禹门图》,五爪祥龙腾云跃起,挟带云水电火。</p> <p class="ql-block">棂星门,毁于1969年,1979年重建,三门为纯石结构。</p> <p class="ql-block">泮池,位于棂星门与大成门之间,上有石拱桥横跨。</p> <p class="ql-block">大成门,始建于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屋脊饰以通花嵌瓷,正中置一蓝色宝瓶,左右各塑鳌鱼吻脊。正门上方悬乾隆皇帝书“大成门”木匾,正门左右各有石鼓一只。大门饰以门钉,门槛很高。大成殿,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孔子享殿。</p><p class="ql-block">侧殿及后殿有孔子生平相关介绍,以及近代革命相关展览。</p> <p class="ql-block">崇圣祠,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历史上多次修建,清光绪二年(1876年)大規模修建,祀孔子先五代祖宗。早在雍正元年(1723年),追封孔子五代祖为王,令各地改称“崇圣祠”。</p><p class="ql-block">屋脊嵌瓷、饰物毁于文革期间,1988年按原样修复鳌鱼吻脊、宝珠龙头等。</p> <p class="ql-block">学宫内有孔子像</p> <p class="ql-block">猜猜这几个字怎么读?</p> <p class="ql-block">揭阳学宫既是古代祭祀孔子的场所,也曾是培养人才的最高学府,还是近代大革命时期周恩来同志革命活动旧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