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古路村在大渡河大峡谷,乐山金口河、凉山甘洛、雅安汉源的三角地带,属汉源地界。乐山金河口~汉源全程高速,2023年底通车后,2024年我们再次来到铁道兵博物馆,目的是徒步古路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徒步古路村,我们选择住在铁道兵博物馆所在地,乐山市金口河区永和镇胜利村1组。这里也是成昆铁路洞中火车站一一关村坝所在地,这里每天还有一趟绿皮车经过,继续为当地人和一些观光客服务。金河口大峡谷至今仍是禁止外国人进入的地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1965年成昆铁路第二长的关村坝隧道打通后,邓小平、贺龙、聂荣臻都曾来此视察。可见成昆铁路及金口河大峡谷,在中国西南战略中的重要战略地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随着改革开放翻天覆地的变化,关村坝近一二十年来,以铁道兵博物馆的建成为标志,成为逐步红起来的金口河大峡谷景区,最大最集中的旅游集散地,已有上百家各种档次的农家乐与民宿,吃住行买看的落脚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这里离徒步古路村起点,成昆铁路"一线天"洞隧桥,只有7 ~8公里,开车过去很快就到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在没有成昆铁路和高速公路之前,这里居住的主要是彝族。他们世代散居在离大渡河两岸,动辙大几百米,甚至上千米的悬崖峭壁的山上,并形成一些聚居地或小村落,基本隔绝于世。千百年来他们只有通过山路,用骡马和肩背与外界有点物资交往。抗战时期修建的乐西战略公路,有一段从附近的崇山峻岭中通过,但与当地人没有多少实际的功能联系。5~ 70年代的被利用的乐西公路,有一部分是森工采运木材的通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50年前继开山打洞修成昆铁路的铁道兵之后,才有了自贡、乐山等的知青,上山下乡来这一带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挥洒青春,准备成为革命事业接班人..。再往前一点的岁月,这里是四川森工采伐之地,伐出的木材圆木,导入大渡河,顺水而下,远可达宜宾,.。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这些崇山峻岭中,彝族为主,过去的主食是包谷、洋芋..。盐等其它物资,大多靠以物易物。两山之间看得见,喊得应,要来往,一般都需下上山一天,才得行。过去没有公路,那些可滑索过山,或滑索过大渡河的地方,是人流、物流,交通最便捷的必经之路所在,这些靠人走出来开出来的生存之路,联接着山里一个个聚落和村子,对搞不清彝语的外人来说,其实都可以叫古路村。在穿过金口河峡谷的成昆铁路上,也兴建了一些为三线建设服务的专门公路设施,与当地山民的生活联系也极少。所以说,这些地方是基本与世隔绝的穷乡僻壤,毫不过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如今古路村一带,随大渡河金河口大峡谷,乐山~汉源高速贯通,而在近年翻红,成为自驾观光、休假、徒步的打卡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古路村徒步爬山的起点,在成昆铁路洞隧桥,"一线天桥"景点前,现在已有完整的停车和相关配套设施。从这里出发,到山顶的古路村,全程登山,到斑鸠坪索道是4.8公里,再通过较平缓1.8公里乡村路,就到彝族山寨古路村。行程垂直高度,超约1000米。来了登了,才晓得锅儿是铁打的!嘴硬充壳子没用!距离不是问题,问题是几乎没有缓坡,就是向上向上向上!年龄大或者体能差的应慎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第一段是还在使用中的骡马道,大约只有1.3公里。这是2003年政府出钱,村民以工代赈,历时3~ 4年,在原铁道兵60年代修成昆铁路时,为山上村民搭建的钢筋钢管梯架,上下山路的基础上,在山岩上凿出来的,最窄处只有约1~ 1-5米的骡马道。当时主要供村民更好上下,尤其是用骡马,提高运送物资的能力。整条骡马道,并不是我们理解的一般山路或为旅游开发的登山路。骡马道坡陡路窄,极不规则,完全是在悬崖绝壁上凿出来的,人非常不好走,路上已有一些骡马踏出来的脚印石坑。现在通过骡马道,只是把运送物资,运到整个山路三分之一不到的平台,一个叫悬崖村的小村庄,就止了。我们看见有游人开始骑骡马登这段,这个方式正在演变中,近观觉得很不安全,因为这条路,从开始就不用来载人而是载物的!现在更多的物资是通过二道坪~斑鸠嘴,跨两山之间的索道解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从一线天向上,到古路村索道,当地人的好手,徒步要1个多小时。我们花了4个半小时,因无法回头,硬着头皮,才终于到达古树村的斑鸠咀索道站。这里离古路村落,还有1.8公里多,新修的乡村水泥山路,我们和多数登山到此的人一样,选择了搭村民摩托往返古路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斑鸠嘴索道,一是为了解决古路村村民及物资出入大山修建,同时,也是古路村发展观光旅游的配套项目,据当地人说,能徒步到达这里的人不多,尤其下午登山到这里的,多数会选择坐索道到山对面的二道坪,再坐车大约一小时,经白熊沟下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古路村二道坪~斑鸠嘴索道,由汉源县投资2340多万元,于2015年4月开建,2017年6月建成。属于单牵引、双承载往复式索道,线路总长7 00多米,最大悬空1000米,景观奇特无比。上站位于马坪村二道坪,下站位于古路村斑鸠嘴。这样游人徒步上山后。就可通过索道,摆渡到二道坪再坐车,经白熊沟下山。这是多数人的选择。如果上下山都徒步,不是徒步玩家,一般年青人都会吃不消。从前,村民两山之间的来往,需要花一整天,现在4分钟就可轻松“飞越”。关于白熊沟,向当地老人打听了一下,实际上是当地人对大熊猫的称呼。大熊猫是老外取的名字。这里过去也曾是大熊猫的故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整个徒步过程,相当刺激。很有特色,就是一路向上爬上去,随着海拔的不断变化陡升,一步一美景,一段一惊奇。既可欣赏到山谷深处的大渡河景色,也能直观大渡河两岸崇山峻岭的千恣百态,风云变幻,奇丽无比。两边云端之上的山村,被称为“云端上的村庄”。古路村只是从旅游角度,游人可以涉足却较安全的典型村落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徒步古路村三分之一的地方。也就是第一个平台,相对平缓,有二三十户人家的地方叫悬崖村,大部分人登到此就止步了,这里一路上的景观,已经让入叹为观止。这里有几家经过打磨的民宿和农家乐,游人要解决温饱足够了。山下超市有的吃喝这里都有。当然,当地的烧烤是特色。最好的一家,主人的女儿,是这个山村飞出的金凤凰~空姐投资,家人经营的。整个民宿设计极具民族特色和现代感。色调选用当地传统(也具有地中海风格),十几个房间食宿都需提前预订,民宿后面是配套资格的露营帐区。打听了一下,费用不低,愿者多多,打涌的是团建。5~ 6桌跑山鸡把老板一家忙得够呛。咖啡手或自动的,提倡自己操作,老板收票子就行,合年青人味口。过了这个点,吃喝之事,只有到斑鸠嘴或古路村寨子,吃当地烧烤,没有自选了。自带+将就+忍到,坐车下山再吃。条件嘛,是有点麻烦哟。不论何人,身体不行,真心提醒一句,到第一平台打住,心意到了,见好就收。莫要逞强哦。上山容易,下山难。千万不要整得骑虎难下。从景区角度讲,正在提升中。但没有峨眉山的滑杆,背筐之类。尤其老年人,退休族,太骄傲的,一旦有事,需要救援,更是难上加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山顶的古路村,是有500多原驻彝族同胞的山寨,保存基本完好。这些年建造的旅游观光平台,可以从容欣赏到金口河大峡谷大渡河及两岸的壮观景色,感受到原始的彝族风情。是云端上村庄的缩影。山寨后面,离顶点还有2~ 300米,是用钢管钢筋捆扎或焊接的天梯,当地人也难得上去。打听了一下,游人上去的也极少,多是登山或徒步发烧友。我们这种奔七的老头儿老猫儿,就此打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一天时间,从一线天徒步登古路村,6~ 7公里。再坐索道到二道坪,换乘汽车,经二道坪村新建的乡村公路,从白熊沟下山,回到一线天停车场。正在逐步成为低海拔区域,徒步登山的好去处。索道50元/人,坐车下山100元/人。出二道坪几百米,有一条叉路,可上老乐西路,经蓑衣岭到乌斯河,也相当对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由于乐山~汉源高速的通车,使更多的人,可以进入这一不向外国人开放的区域。国家地质公园金口河大峡谷,展现了十多亿年来,地质演化的历史。峡谷东西宽17公里,南北长26公里,最窄处仅20余米,大渡河峡谷最深处却有2675米,比世界第一大峡谷科罗拉多还深542米。进入峡谷的大渡河,在这里变成一条咆哮的巨龙,人在其间,火车隆隆驰过,脚下的河水发出闷雷般的拍岸轰鸣,上下的声响撞击,让整个峡谷都震动了起来。两岸绝壁干仞,宛如一部“地质天书”,诉说着十多亿年来地壳的神秘演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1960年代,铁道兵的奇功,成昆铁路穿峡而过,2010年金口河峡谷,</span>大渡河梯级开发龙头,瀑布沟水电站全面建成,将<span style="font-size:18px;">84平方公里的西南最大人工湖,展现在世人面前。(瀑布沟水电站</span>位于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与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交界处的大渡河上,总装机容量360万千瓦,年均发电量147.9亿千瓦时,总库容53.9亿立方米,坝高186米)</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厚重的自然历史,神秘的人文景观,水电能源的开发,旅游发展的全面推进,大渡河金河口大峡谷景区,成为自驾网红之地指的可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关于古路村,追根溯源的叫法,与这些云端之上的彝族(村、寨)近似彝语发音有关。彝语在汉源叫村,为咕噜xx,是拟音。所以古路村叫咕噜xx(村)。村是汉语的说法。咕噜是拟音,</span>古路村即因石头滚落声得名叫咕噜xx。这里彝语指村或寨。</p><p class="ql-block"> 但是,由彝族语言文字的悠久历史,一般的文史和语言知识,根本驾驭不了。在不同的彝区,xx村的发音又差别很大。所以,古路村就是此地的咕噜xx(村),我觉得还是可以回味的一种说法。毕竟汉语与彝语的读音还是很不同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一一记于2024年4月徒步古路村</span></p><p class="ql-block"> 乐西公路起自四川省乐山县,跨青衣江,经,峨眉、龙池,再循大渡河经新场、金口河、绕越蓑衣岭,至岩窝沟,入西康省(雅安),偏西南行抵富林(汉源县),沿大渡河至石棉;继续南行经冕宁、泸沽等,止于西康省西昌。其终点与西祥公路(西昌至云南西祥)衔接,全程525公里。1939~ 1942年建成。从四川乐山、夹江、峨眉、犍为等19个县及西康省的汉源、荥经、西昌等17县,征调民工24万人,参加筑路,由于施工机械极少,缺粮、疲劳、疾病、工伤等原因,致伤亡人数竟多达3万人。被誉为“血肉筑成的长路”。</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国道108线,从汉源到西昌这一段,完全与历史上的乐(山)西(昌)公路重合。</p><p class="ql-block"> 金口河大瓦山北侧海拔2800米的蓑衣岭是乐西公路最为艰险的路段。最窄的地方不足5米。从汉源方向乌斯河口附近上山,可沿老路到达二道坪索道站,现在成为山地自驾发烧友光顾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 <p class="ql-block">这是从关村坝火车站下面,沿大渡河高速一个弯道回看拍的,强烈的阳光下急速变化的河谷。美伦美唤。</p> <p class="ql-block">徒中回望,鸟瞰第一平台~悬崖村</p> <p class="ql-block">这是从目的地~古路村新建的观景平台。距徒步起点近6 ~7公里的地方,鸟瞰来时路。海拔上升了近1000米。</p> <p class="ql-block">温柔的大渡河,舒服的金口河大峡谷高速</p> <p class="ql-block">成昆铁路,隧洞相联的一线天地标</p> <p class="ql-block">成昆铁路第二长隧道,著名景点关村隧洞站~关村坝站</p> <p class="ql-block">一线天停车场 </p> <p class="ql-block">徒步古路村起点</p> <p class="ql-block">骡马道</p> <p class="ql-block">这种路是常态</p> <p class="ql-block">骡马道上,已经有马蹄常年奔波,踏出的坑。人不好走。</p> <p class="ql-block">安静靓丽的大渡河</p> <p class="ql-block">Z字路让你感觉好走些</p> <p class="ql-block">累并快乐着。选择了上,就坚持到底。瓜娃子才打退堂鼓。</p> <p class="ql-block"> 悬崖之村,距起点1.3公里。这是去古路村的第一个平台 ,在往上路更难,还有2.8公里,才能到达斑鸠嘴索道站。从班鸠嘴出发,沿新建的乡村水泥路1.8公里,就到达目的地古路村。</p><p class="ql-block"> 多数游人,在这里吃烧烤、跑山鸡、老腊肉、农家菜,喝茶咖啡休息,然后在附近打卡拍照,发呆,后就下山了。我们的目的地在山的顶端。</p> <p class="ql-block">空姐家的民宿及露营地</p> <p class="ql-block">喝咖啡可以自己动手。票子不能少。</p> <p class="ql-block">民宿经营的帐蓬营地</p> <p class="ql-block">多数人在这个叫悬崖之村的附近,打卡之后选择下山。这里距古路村还有4.2公里。</p> <p class="ql-block">团建</p> <p class="ql-block">从悬崖村出发到斑鸠嘴索道站,还有2.8公里。再走1.4公里乡村水泥道路,就到古路村。</p> <p class="ql-block">再往上走,就考匠人了。</p> <p class="ql-block">大多是这种悬崖峭壁开出的路</p> <p class="ql-block">大渡河不见了。对面山体告诉我,彼此的位置。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p> <p class="ql-block">悬崖上人工开凿的路和洞,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下向就是第一平台~悬崖村</p> <p class="ql-block">有栏杆的地方,是近年为外来人的安全,特别建的。对发展旅游致富的深山中的渴望与迫切,可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快到了吗?</p> <p class="ql-block">加宽了的路</p> <p class="ql-block">抬头蓝天中,斑鸠嘴~二里坪索道。距地最高超千米。我们至少要走到与它并肩的地方。哇,有点恼火了。</p> <p class="ql-block"> 这张是回程坐在索道上,去二里坪拍的。远眺那条平行灰白色的水泥路,尽头就是古路村~咕噜村。没有成昆铁路、没有高速、没有乐西战略公路、没有上山的路、没有索道,象咕噜村(古路村)这样的山民,日子怎么过哇。如今,天地之间相联也相别。</p> <p class="ql-block">有旅游观光,才有两边的栏杆。别人真的想挣钱致富。所以,我的观点早就是,只要不太出格,涉及安全,用钱就用钱吧。来了,就设身处地,你是来玩吧?别人是想拼命改变命运。</p> <p class="ql-block">腑瞰悬崖村</p> <p class="ql-block">大约五分之二了</p> <p class="ql-block">尽是悬崖峭壁上的路</p> <p class="ql-block">大渡河峡谷对面的山</p> <p class="ql-block">由天上观,地上的盆景。</p> <p class="ql-block">回望小菜一碟了</p> <p class="ql-block">陡峭哦</p> <p class="ql-block">有点累,但还好。</p> <p class="ql-block">在悬崖峭壁中开出的路,太震撼,太感动,太值得来..!</p> <p class="ql-block">空中衬蓝天的小红点,就是索道缆车。</p> <p class="ql-block">天空中的索道</p> <p class="ql-block">观天象,行大路。</p> <p class="ql-block">行程过半</p> <p class="ql-block">远眺大渡河上的水电站。感觉在大自然面前,人类实现的宏愿,还是太渺小。敬畏自然,敬畏天地,天长地久,人生有限。</p> <p class="ql-block">这段就如通天之路,直捣云端。</p> <p class="ql-block">大渡河上的水电站</p> <p class="ql-block">天路</p> <p class="ql-block">远眺</p> <p class="ql-block">无云天路</p> <p class="ql-block">到斑鸠嘴了。</p><p class="ql-block">没有狂喜,难抑兴奋。</p><p class="ql-block">村民说,你们运气好,碰到了一个好天气,人不多,成为今天到达的少数之一。</p><p class="ql-block"> 近闻, 山下通高速后,金口河大峡谷一时爆红,最多时来古路村的人成千上万,真正到此的,一天也最多也不过几百人。</p> <p class="ql-block">这是最后1.4公里水泥路,坐村民摩托到达古路村,路边的路标。一个小时后,村民再从这里,接我们返回斑鸠嘴索道站,坐最后一班索道去二里坪,再乘车下山。这段路来回2.8公里,时间够的话,年轻人可以试试徒步。我们确实有点走不动了,时间也不够。当然,云端之上坐单摩兜风也是安逸的板。</p> <p class="ql-block">索道票50元/人。当地村民免费。每天5点最后一班。到了对面二道坪,坐车经白熊沟下山,每人50元。</p> <p class="ql-block">这是二里坪索道站拍的</p> <p class="ql-block">从斑鸠嘴索道站到古路村,还有一公里多的乡村水泥路,多数人(本来到此的人就很少了)选择村民摩托来回(10元)</p> <p class="ql-block">坐村民的摩托车,从新建的乡村水路到终点~古路村,来回风大,速度快,弯道多,戴头盔,有点酷。</p> <p class="ql-block">到此为止。离顶点约2- 300米。钢筋天挮。奔七的人莫太自信!</p> <p class="ql-block">奔七了,在小心的冒点险吧,把握最后的疯狂。</p> <p class="ql-block">古路村收拾出来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下到悬崖上的观光平台,都是新建的,有几百米。</p> <p class="ql-block">古路村观景台,太壮观!</p> <p class="ql-block">真正的鸟瞰!</p> <p class="ql-block">拍小视频过瘾。拍摄都觉得无法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镜头拉一下。其实落差近1000米。</p> <p class="ql-block">自驾到二道坪的车很少。基本上是村民的车。</p> <p class="ql-block">从二道坪索道站出来只有几百米,左边下山,就可以上新建的乡村公路。右边就是老乐西公路,过了蓑衣岭,有十几公里就到乌斯河口了。</p> <p class="ql-block">蓑衣岭</p> <p class="ql-block">看见这个路牌,就到乌斯河口了。</p> <p class="ql-block">二道坪上平坦,产水果和洋芋苞谷。</p> <p class="ql-block"> 开车送我们下山的村民说,这条旅游路已经修通快两年了。验收不合格,没达旅游路标准,有人进了雀儿笼笼,至今没开通客运。上山还好些,下山刹车片和轮毂坏得很勤。自驾上来,下山刹车系统很容易出问题,出个小麻烦,都得不偿失。</p> <p class="ql-block">泥石流行成的台阶。</p> <p class="ql-block">路上的碎石很多,有的地方还在掉石头,刹车冒烟,味道很大,确实有点玄。</p> <p class="ql-block">白熊沟的瀑布。村民说下大雨后,瀑布的声音象白熊在吼叫..。</p> <p class="ql-block">白熊沟值得冒险一观。</p> <p class="ql-block">下山的路确实有点惊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