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浪漫的5月20日下午,墨水湖小学东校区一楼报告厅内座无虚席,300多位家长齐聚一堂,参加这场关于"读懂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语言"的专题培训。空气中弥漫着期待与温暖,这是一场关于爱与理解的聚会。</p> <p class="ql-block"> “教育孩子的路上,最幸运的事就是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政教处吴薇老师亲切的开场白,道出了本次活动的真谛。</p> <p class="ql-block"> 在热烈的掌声中,武汉市武东医院儿少心理科陈婷婷医生走上讲台,带领家长们开启了一场探索孩子内心世界的奇妙旅程。</p> 行为:孩子特殊的“情感密码” <p class="ql-block"> 陈婷婷医生从行为的发育特点、问题行为呈现方式以及问题行为的干预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她用丰富的案例和科学的理论帮助家长们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揭示了问题行为的各种呈现方式及其反映的孩子内心需求和困扰。</p> <p class="ql-block"> 陈医生不仅提供了沟通技巧的提升和专业心理咨询介入等切实可行的建议,还强调了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家长成为孩子人生的支持者。</p> <p class="ql-block"> 陈医生用生动的案例告诉我们:当孩子把作业本摔在地上时,他可能是在说"这道题太难了,我需要帮助";当孩子赖床不起时,他也许在表达"今天要考试,我好紧张"。每一个看似"不听话"的行为背后,都藏着一个等待被理解的心声。</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通过专业的“3F倾听法”(事实-感受-解决方案),家长们学会了如何解码这些特殊的"情感密码"。</span> “没有‘问题孩子’只有‘需要被读懂的孩子’。”陈医生温柔而坚定的话语,让在场的家长们频频点头,还有的家长用笔记录下了这些“育儿秘籍”。</p> 互动:心与心的真诚对话 <p class="ql-block"> 讲座进入互动环节,陈医生邀请家长们抛出日常育儿难题。当一位妈妈苦恼地提出“孩子特别反感我说‘你看隔壁小明多优秀’”时,陈婷婷医生眼睛一亮,笑着反问:“那如果孩子对您说‘妈妈,你看小明的妈妈多好多好,我想当别人家的孩子’,您会是什么感受呢?”现场顿时爆发出会心的笑声,提问的妈妈也忍不住捂嘴笑了。</p> <p class="ql-block"> 在轻松的氛围中,陈医生转入专业解析:“我们的大脑天生会对比,但频繁比较会激活孩子的防御系统。就像您被拿来和其他妈妈比较时,第一反应是辩解而不是改进。”并建议家长试试把“你看小明考了100分”换成“今天背课文比上周快了3分钟”,用孩子的进步轨迹代替横向对比。</p> <p class="ql-block"> 陈医生的专业分享,让我们明白:教育不是纠正,而是连接;不是对抗,而是共情。当我们学会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孩子的行为,用温暖的态度回应他们的需求,那些曾经令人头疼的“难题”,就会变成亲子间最珍贵的成长密码。</p> 改变:从理解到行动的成长 <p class="ql-block"> 讲座结束后,许多家长迟迟不愿离去。他们围着陈医生咨询自己遇到的具体问题,互相分享育儿中的困惑与心得。</p> <p class="ql-block"> 认真、热情的家长们,让这场讲座充满了温度与力量。愿我们带着今天的收获,在育儿路上多一份从容,少一份焦虑,与孩子共同书写更美好的成长故事。</p> 编 辑:吴 薇<div>审 核:杨 超</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