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寻梦青果巷,邂逅江南旧时光</p><p class="ql-block">“一条青果巷,半部常州史。”青果巷,这条隐匿于常州城的千年古巷,犹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又似一首悠扬的诗篇,平仄间流淌着江南的温婉与灵秀。今年四月,趁着闲暇,我们踏入了这片充满古韵的天地,开启了一场与历史和文化的奇妙约会。</p> <p class="ql-block">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常州老城区中部偏南地段,东至和平路琢初桥,西面直通商业中心南大街,南面是护城河。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是常州市区保存最为完好、最负盛名的古街巷,是常州整体历史风貌的精华所在。不仅保留了不同历史时期的部分历史遗迹,还保留有纯朴秀丽的传统建筑和名人故居,再加上古运河的毗邻而居,一派江南水乡之风韵。</p> <p class="ql-block">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始建于1581年前,当时运河由文亨桥入西水关,经东西下塘,穿城后出东水关蜿蜒向东。青果巷面临城区运河段,当时船舶云集,是南北果品集散地,沿岸开设备类果品店铺,旧有“千果巷”之称。《常州赋》云:“入千果之巷,桃梅杏李色色俱陈。”后运河改道,巷名仍保留至今。常州方言“千”、“青”难辨,才有了现在的“青果巷”。</p> <p class="ql-block">清果巷被称为“江南名士第一巷”。</p> <p class="ql-block">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地图。</p> <p class="ql-block">进入清果巷,最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古运河以及横跨运河的琢初桥 。这座横跨南市河的平桥,虽历经岁月洗礼,却依然散发着古朴的气息。桥身斑驳的石板,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繁华与沧桑。</p> <p class="ql-block">运河游船码头。</p> <p class="ql-block">供人们休息的长廊。</p> <p class="ql-block">沿着青果巷主街前行,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廊。古色古香的建筑错落有致,粉墙黛瓦、飞檐翘角,勾勒出一幅绝美的江南画卷。脚下的石板路,被岁月打磨得光滑如镜,每一步都仿佛能踏响历史的足音。街边的店铺琳琅满目,既有传承百年的老字号,又有充满创意的文创小店,传统与现代在这里完美交融,碰撞出别样的火花。</p> <p class="ql-block">常州青果巷作为“江南名士第一巷”,这里人才辈出,众多历史名人曾在此生活,他们的故事在街巷间口口相传。走进名人故居,仿佛能与先贤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南宋末抗元名将刘师勇、明代文豪唐荆川、清代书画家钱维诚、恽鸿仪、汤贻汾,洋务运动先驱盛宣怀、民初谴责小说家李伯元、模范缙绅汪作黼、故宫博物院开创者吴瀛、剧作家吴祖光、语言学家赵元任、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 革命先驱瞿秋白、七君子之一史良、民族工业开创者刘国钧等等。</p> <p class="ql-block">唐顺之(唐荆川)是明代文学家、抗倭英雄、儒学大家,被誉为“文武双全”的代表人物。他主持编纂《武编》,提出“经世致用”思想,晚年亲临抗倭前线,成为民族英雄。其故居“贞和堂”现为青果巷重要文化地标。</p> <p class="ql-block">青果巷的建筑是凝固的诗篇。飞檐翘角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勾勒出灵动的线条;雕花门窗历经岁月打磨,仍保留着精致的纹路,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漫步其间,时而遇见深宅大院,厚重的木门仿佛藏着无数家族故事;时而邂逅小巧的庭院,几竿翠竹、一汪清泉,尽显江南园林的婉约雅致。阳光透过花窗洒下斑驳光影,给古老的建筑增添了几分朦胧的美感,让人忍不住驻足,用镜头定格这如画的景致。</p> <p class="ql-block">八桂堂,刘国钧故居和<span style="font-size:18px;">瞿秋白出生地。</span></p> <p class="ql-block">刘国钧是近代民族工业先驱,创办大成纺织染公司,推动中国纺织业现代化。其故居现为纪念馆,展示其实业救国历程。</p> <p class="ql-block">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革命家、文学家。其出生地八桂堂是青果巷的核心建筑群,他在此度过童年,后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重要人物。</p> <p class="ql-block">墙上是国际歌的五线谱和中文歌词。《国际歌》由法国的欧仁·鲍狄埃作词 ,皮埃尔·狄盖特作曲。1923 年,瞿秋白从法文版译来词和简谱,与俄文版对比,边弹边唱推敲,将其翻译成中文,在《新青年》季刊创刊号发表,他是首个将《国际歌》曲谱与中文歌词配合译出的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张太雷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广州起义的主要组织者。其家族曾居住于八桂堂,与青果巷的渊源深厚,故居现为红色教育基地。语言大师赵元任故居也在八桂堂,这里是常州惟一的一块名门望族聚集地。</p> <p class="ql-block">青果巷,因八桂堂而闻名天下。百年故居八桂堂坐落在青果巷82号,乃人文荟萃,卧虎藏龙之地,这里留下了历代英雄的足迹和名流儒雅之士的书声琅琅,真可谓是历史名城常州的几百年古街名巷。八桂堂正如活跃在历史舞台上演员坐落在青果巷中。</p> <p class="ql-block">500年前,著名抗倭英雄、文武双全、散文四大家之一的唐荆川(原名顺之,因号为荆川常州人为了表示亲热,直称“唐荆川”)会试高中状元。于是他就在青果巷建造了一座大宅子,占据了小半个青果巷。中国古代把考中进士称为“蟾宫折桂”,考过第一名的人,心中总有个“折桂情结”,于是宅子里种植了八棵桂花树,号称“八桂堂”。</p> <p class="ql-block">论说八桂堂的名人,第一个自然是明朝唐荆川,当年正是他种下的八棵桂花树,才有了后来的人杰地灵的八桂堂,所以他堪称为八桂堂的开山鼻祖。其次是清朝常州读书大户——庄家的的庄楷,还有清乾隆年间的状元、为后人留下许多稀世名画的著名画家钱维城和钱维乔两兄弟,其著作《苏东坡舣舟亭图卷》名垂千古。另外,湖北布政史瞿赓甫以此为居,其侄孙瞿秋白也在这里出生,著名实业家张赞辰及其侄儿青年将领张太雷也居住于此,他们都与八桂堂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的人生一部分都在八桂堂上演,是他们成就了八桂堂的百年人文底蕴,使常州这个古老的城市光耀千秋。</p> <p class="ql-block">青果巷有太多的名人,我只能选择一位,详细介绍一下。</p> <p class="ql-block">青果巷西侧的礼和堂,是语言学家周有光的故居。周有光是“汉语拼音之父”,主持制定《汉语拼音方案》,推动汉字简化与标准化。</p> <p class="ql-block">这座典型的清式硬山砖木结构建筑,是我国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诞生和成长的地方。院落里立有一尊周有光夫妇铜像。雕像中,周有光和夫人张允和互相依偎,两手轻轻地搭在一起,记录下二人爱情的温馨一幕。</p><p class="ql-block">周有光的夫人张允和是当代著名昆曲研究家,著名的“合肥四姊妹”之一,而她的三妹张兆和则嫁给了赫赫有名的大作家沈从文,他们的这段情成为了众多文人笔下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其故居“周有光图书馆”展示其语言学成就与人生故事。</p> <p class="ql-block">屋内陈列着周有光先生的生活场景、照片和文献资料,透过这些珍贵的物件,我仿佛看到了先生一生为语言文字事业不懈奋斗的执着与坚守,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佩之情 。</p> <p class="ql-block">书房</p> <p class="ql-block">迎接新时代</p> <p class="ql-block">转行语音文字学</p> <p class="ql-block">汉语拼音诞生文字表</p> <p class="ql-block">推广汉语拼音方案</p> <p class="ql-block">老骥伏枥</p> <p class="ql-block">举杯齐眉</p> <p class="ql-block">天伦之乐</p> <p class="ql-block">难忘乡情</p> <p class="ql-block">青果巷里走出的大家</p><p class="ql-block">周有光(1906.1.13—2017.1.14),中国著名语言文字学家,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创制者之一。出生于常州青果巷,并在这里生活到12岁。之后随母亲迁居苏州,先后在镇江和常州中学求学。1923年从常州中学毕业后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1925年亲历圣约輸大学“国旗事件”和光华大学创立,1927年从光华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之后在各地任教,短暂留学日本,回国后任职银行界,积极支持“救国会七君子”活动,并从事拉丁化新文宇运动,成为与瞿秋白、赵元任一样从青果巷走出的文字学大家。</p> <p class="ql-block">出生礼和堂</p> <p class="ql-block">幼年时曾和祖父母住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走出青果巷</p> <p class="ql-block">奔波人生路</p> <p class="ql-block">并肩七君子</p> <p class="ql-block">逃难到重庆</p> <p class="ql-block">战时经济专家</p> <p class="ql-block">赴美欧研究经济</p> <p class="ql-block">周有光和爱因斯担</p> <p class="ql-block">周有光的名录</p> <p class="ql-block">看着陈列的手稿、书信和旧物,想象着这些名人在这里读书、创作、思考的场景,内心充满对他们的敬仰之情。那些流传至今的诗词文章、学术成就,不仅是青果巷的骄傲,更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p> <p class="ql-block">走出礼和堂,沿着青石板路蜿蜒向前,两侧粉墙黛瓦的建筑静默伫立,诉说着这座江南古镇的悠悠往事,让人不自觉地放慢脚步,沉浸在这方充满韵味的天地中。</p> <p class="ql-block">青果巷的生活充满烟火气。街边的老字号店铺飘来阵阵诱人香气,芝麻糖的香甜、萝卜干的咸鲜、豆腐汤的醇厚,交织成独特的味觉记忆。传统手艺人专注地做着竹编、糖画,他们的坚守让古老的技艺得以传承。</p> <p class="ql-block">片仔黄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唐宴是一家的餐馆,大众点评榜上第一。</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我们可以坐在茶馆里,品一杯香茗,听一段评弹,感受江南水乡的闲适与惬意;也可以走进文创小店,挑选一件充满青果巷特色的纪念品,将这份美好回忆带回家。</p> <p class="ql-block">青果巷记忆馆</p> <p class="ql-block">一丛丛的黄木香花开得正艳,我们忍不住站在花下留影。</p> <p class="ql-block">游览青果巷,不仅是一次视觉与味觉的盛宴,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它让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寻得一方宁静之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力量。青果巷就像一本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又像一幅精美的画卷,每一笔都勾勒出江南的风情。愿这颗江南明珠永远闪耀,让更多人领略到它独特的韵味与风采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