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作风建设落地生根

QQ用户

<h3>近日,第10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强调把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作为作风建设的重点任务。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br>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作风建设的大敌,严重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它们犹如无形的“枷锁”,束缚着工作的推进和发展的步伐。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干部热衷于做表面文章,重“痕”不重“绩”,把大量时间和精力耗费在文山会海、材料报表之中,却忽视了实际问题的解决;有的干部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对群众的诉求置若罔闻,导致一些民生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这些现象不仅浪费了公共资源,更寒了群众的心。<br>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必须坚持科学精准靶向整治。要深入调研,找准问题的根源和症结。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表现形式各异,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广泛听取意见,才能精准识别问题,做到有的放矢。比如,针对一些地方存在的“过度留痕”问题,要深入分析其背后是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还是干部政绩观扭曲等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引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br>动真碰硬,是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关键。对于发现的问题,不能遮遮掩掩、姑息迁就,必须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查处。要敢于向“病灶”开刀,对那些热衷于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干部,该批评的批评,该问责的问责,形成有力震慑。同时,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媒体监督、党内监督等作用,让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无处遁形。<br>务求实效,是整治工作的落脚点。检验整治成效的标准,不是看开了多少会、发了多少文件,而是看问题是否得到有效解决,群众的满意度是否提高。要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导向,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例如,在基层治理中,通过简化办事流程、提高服务效率,让群众少跑腿、好办事,切实感受到作风建设带来的新变化。<br>作为干部,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危害,从自身做起,坚决抵制不良作风。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政绩观,把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把精力投入到为人民服务中。在工作中,要真抓实干,勇于担当,积极主动解决问题,以实际行动为作风建设贡献力量。<br>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任重道远。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坚定的决心、有力的举措,持之以恒地推进作风建设,让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障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