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司法所开展五月矫正对象教育学习及公益劳动实践 助力社矫人员重塑新生

建国sfs

<p class="ql-block">  五月以来,建国司法所围绕“法治教育促改造,公益服务暖民心”主题,组织辖区内社区矫正对象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教育学习与公益劳动活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司法所将劳动法知识普及与社区服务融入矫正教育中,不仅提升了矫正对象的法治意识,更以行动助力社区环境改善,传递社会正能量。</p><p class="ql-block"> 学法明理:劳动法课堂筑牢法治根基</p><p class="ql-block"> 5月9日,司法所特邀市矫正支队第一大队张队长担任主讲人,为15名矫正对象讲解矫正法相关要求,避免行为越界、位置越界,不要走向重新犯罪的道路。讲解过后,司法所工作人员结合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劳动合同签订、工资支付、工伤认定等法律知识,并针对矫正对象关心的就业权益保障问题逐一解答。“以前打工时被拖欠工资,总觉得自己理亏,现在才知道法律是保护我们的武器。”课后,矫正对象感慨道。司法所所长表示,劳动法是矫正对象回归社会后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工具,此次课程旨在帮助他们树立“遇事找法”的思维,为今后融入社会夯实基础。</p><p class="ql-block"> 劳动润心:公益服务践行社会责任</p><p class="ql-block"> 5月20日,司法所组织矫正对象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中,矫正对象分组对楼道杂物、墙面小广告进行集中清理。他们分工协作,累计清理卫生死角40余处。在劳动间隙,司法所工作人员还结合实践引导矫正对象讨论劳动的意义。“刚开始觉得劳动是惩罚,但现在看到社区变干净了,居民对我们点头微笑,心里特别踏实。”矫正对象说道。此次活动不仅美化了环境,更让居民感受到矫正对象的改变,许多群众主动为他们递水、道谢,形成了双向温暖。</p><p class="ql-block"> 成效显著:教育帮扶激发向上力量</p><p class="ql-block"> 通过“学用结合”的模式,司法所将法治教育从课堂延伸至生活场景。矫正对象在劳动中体会到奉献的价值,部分人主动提出延长服务时间,或参与后续社区志愿活动。司法所将公益表现纳入矫正考核,激励更多人积极改造。这种教育模式既强化了法律意识,又通过劳动修复社会关系,实现了矫正工作“治心”与“治行”的统一。</p><p class="ql-block"> 下一步,建国司法所将继续探索“法治教育+社会服务”的矫正路径,计划增设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并联动企业为矫正对象提供实习机会,进一步打通他们回归社会的“最后一公里”。这场五月“学法与劳动实践”行动,不仅为社区增添了文明底色,更让矫正对象在重塑自我的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