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来津快俩月了,一直说去想去看看李叔同纪念馆,这不准备下周一回广州,决定今天必须成行了。想看看他是如何能放下那么多东西而离地成佛滴。</p> <p class="ql-block">李叔同(1880年10月23日—1942年10月13日)</p><p class="ql-block">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一生用了两百多个名号,常因地因时因势而变。</p><p class="ql-block">1880年生于天津一个经营盐业与银钱业的家庭。少时即擅长吟诗作画,写字刻印,多才多艺。1905年至1911年间,于日本东京美术学校学习西洋画,兼习音乐。1906年在日本独立编印出版了中国最早的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同年又与同学曾孝谷在东京发起了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春柳社”,并先后在该社公演的话剧《茶花女》、《黑奴吁天录》等中扮演女主角。1911年归国后曾任《太平洋报》文艺编辑。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起又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8年8月在杭州虎跑定慧寺披剃出家,法名演音,号弘一。1943年圆寂于福建泉州温陵养老院。</p> <p class="ql-block">作为盐商之子,家境确实非常不错,运好,选择出生在富商之家,但命不太好,母亲是妾,早年丧父。作为家族重点培养的孩子,肩负重任且因母亲的身份而从小有阴影,成年后因热爱戏曲,爱上了不该爱的人,最好被逼娶了自己不爱的女人,让他的人生更加憋屈了。</p> <p class="ql-block">优渥的家庭让他受到很好的教育,从小博才众才而才华横溢,长大后便是翩翩公子矣。</p> <p class="ql-block">存朴堂,古朴简洁而不失风雅,可以感受到茶香四溢的味,李家的接待室</p> <p class="ql-block">李叔同的书法造诣颇高,取法魏碑,修行后自称一体,又不以字闻名。“人以字传是一桩可耻的事”。</p><p class="ql-block">无论字写的多么好,若没有道德,就是可耻的。蔡京是典范矣。</p> <p class="ql-block">他的断食日记纪录下他断食的全过程</p> <p class="ql-block">断食写的“灵化”二字</p> <p class="ql-block">李叔同自幼饱览儒学经典,金石篆刻书法韵律都很棒,最后在他唯一的牵挂母亲走后,他悟道了,所以39出家,用二十几年修心悔过成了大法师。</p><p class="ql-block">放下,其实没那么容易,普渡众生前,需先渡自己:</p><p class="ql-block">这个世界上没有谁离开了,地球就不转了,只是我们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就好!</p><p class="ql-block">我们也无需太多食物,能吃饱肚子就行。</p> <p class="ql-block">所以,人老了,做个安静的看客吧!</p><p class="ql-block">编辑,图片&背景音乐:兰花飘香</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