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第一章 理想启程</p><p class="ql-block">"清荷,你看那边!"宋清远站在沙丘顶端,指着远处连绵起伏的沙海。夕阳将他的白衬衫染成金色,风沙在他俊朗的面庞上刻下细小的痕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清荷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黄沙漫天,无边无际。她紧了紧头上的纱巾,沙粒钻进她的衣领,带来细微的刺痛。"'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当年看到的,大概就是这样的景象吧。"</p><p class="ql-block">2014年的夏天,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的优秀毕业生宋清远和许清荷放弃了北京高薪的工作机会,怀揣着治沙的理想来到宁夏中卫的沙坡头。他们的决定让所有人震惊——包括许清荷的父亲,他在电话里咆哮:"你们两个重点大学的高材生,跑到沙漠里吃沙子?脑子进水了吗?"</p><p class="ql-block">但两人心意已决。宋清远从小在甘肃农村长大,亲眼目睹沙漠吞噬良田;许清荷的母亲在她高中时因病去世,临终前嘱咐她:"荷荷,做人要像沙漠里的沙棘,再难也要扎根。"</p><p class="ql-block">此刻,他们站在租来的农家小院里,面对着第一批运来的固沙草苗和工具。院子角落,一口老井旁长着一株倔强的沙枣树,那是房东大爷特意指给他们的:"这树活了三十年,沙暴来了又走,它就在这儿站着。"</p><p class="ql-block">"清远,我们真的能做到吗?"许清荷看着简陋的实验室设备——几张木桌拼成的工作台,几台二手显微镜,还有从母校借来的几本专业书籍。</p><p class="ql-block">宋清远握住她的手,他的掌心有常年做实验留下的茧子,却温暖而有力。"记得我们在毕业论文里的模拟数据吗?只要找到适合本土的植物与微生物组合,固沙效率可以提高三倍以上。"</p><p class="ql-block">许清荷点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她转身从行李中取出一个小布袋,小心翼翼地打开:"我从老家带来的,妈妈生前收集的沙棘种子。她说这是最耐旱的品种。"</p><p class="ql-block">宋清远轻轻捏起一粒种子,放在显微镜下。阳光透过简陋的窗户,在种子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我们会让它们在这片沙漠里生根发芽,长出一片绿洲。"</p><p class="ql-block"> 第二章 初战受挫</p><p class="ql-block">第一个月,他们几乎跑遍了周边所有村庄,向当地牧民和农民请教治沙经验。大多数人对这两个"城里来的大学生"持怀疑态度。</p><p class="ql-block">"治沙?我们祖祖辈辈都在这,沙子该来还是来。"村里的老支书王大山抽着旱烟,眯着眼睛看他们,"你们这些娃娃,吃不了这个苦。"</p><p class="ql-block">但宋清远和许清荷没有退缩。白天,他们顶着烈日采集沙样、测量风速;晚上,在煤油灯下分析数据、设计试验方案。他们的皮肤晒得黝黑,嘴唇因干燥而开裂,但眼中的热情丝毫未减。</p><p class="ql-block">第一次实地种植试验选在了村子西边的一片流动沙丘。他们采用了草方格沙障技术,将麦草扎成方格埋入沙中,然后在每个方格里种植沙蒿和沙打旺。</p><p class="ql-block">"这样能降低地表风速,减少沙粒流动。"宋清远一边示范一边向围观的村民解释,"等植物长起来,根系会固定住沙子,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p><p class="ql-block">许清荷补充道:"我们还接种了从北京带来的固氮菌,可以帮助植物在贫瘠的沙土中获取更多养分。"</p><p class="ql-block">村民们半信半疑地摇头散去,只有几个孩子好奇地留下来,帮他们搬运草捆。</p><p class="ql-block">三天后,一场突如其来的沙尘暴席卷了整个地区。宋清远和许清荷冒着风沙赶到试验地,眼前的景象让他们心碎——大部分草方格被连根拔起,刚种下的幼苗被掩埋在厚厚的沙层下。</p><p class="ql-block">许清荷跪在沙地上,徒手挖掘着被掩埋的试验苗,泪水混着沙尘在她脸上留下道道痕迹。"都死了...全都死了..."</p><p class="ql-block">宋清远沉默地站在她身后,拳头攥得发白。许久,他蹲下身,轻轻抱住许清荷颤抖的肩膀:"我们重新来。失败是成功之母,记得吗?"</p><p class="ql-block">那天晚上,他们在煤油灯下重新分析失败原因,直到东方泛白。许清荷突然想到:"风蚀!我们忽略了沙丘不同部位的风速差异。应该在迎风面增加防护措施。"</p><p class="ql-block">宋清远眼睛一亮:"对!我们可以借鉴牧民围栏的经验,在迎风面设置高立式沙障,形成第一道防线。"</p><p class="ql-block">他们相视而笑,疲惫的脸上重新焕发出光彩。</p><p class="ql-block">第三章 沙暴中的誓言</p><p class="ql-block">第二次试验,他们改进了方案。除了草方格,还在迎风面设置了芦苇栅栏和麦草方格结合的复合型沙障。为了监测效果,宋清远自制了几个简易风速仪,安置在不同位置。</p><p class="ql-block">试验开始的第三天,气象站发布了沙尘暴预警。这一次,他们决定守在试验地,亲眼观察沙障在极端天气下的表现。</p><p class="ql-block">"清荷,你先回去,这里太危险了。"宋清远看着越来越暗的天空,担忧地说。</p><p class="ql-block">许清荷摇摇头,将纱巾系得更紧:"不,这是我们共同的试验,我要留下来记录第一手数据。"</p><p class="ql-block">风越来越大,远处的沙丘上已经能看到翻滚的沙浪。宋清远拉着许清荷躲到背风处的一个凹地,用塑料布搭起简易遮蔽所。</p><p class="ql-block">"我们是不是太冒险了?"许清荷的声音在呼啸的风中几乎听不见。</p><p class="ql-block">宋清远紧紧握住她的手:"科学需要冒险精神。但答应我,如果情况真的危险,我们必须立刻撤离。"</p><p class="ql-block">沙尘暴如约而至。狂风卷着沙粒,像无数细小的刀子划过他们的皮肤。即使躲在遮蔽所里,沙子还是从各个缝隙钻进来,呛得他们不停咳嗽。</p><p class="ql-block">突然,一阵特别猛烈的风吹来,掀翻了他们头顶的塑料布。宋清远反应极快,一把将许清荷护在身下,用自己的背抵挡着风沙的袭击。</p><p class="ql-block">"清远!"许清荷惊呼,感觉到沙粒如雨点般打在他的背上。</p><p class="ql-block">"别动!"宋清远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坚定而温柔,"我没事。"</p><p class="ql-block">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许清荷突然明白了什么。她紧紧抱住宋清远,在他耳边喊道:"宋清远,我爱你!从大学第一次在实验室见到你就爱上了你!"</p><p class="ql-block">风沙似乎在这一刻变得不那么可怕了。宋清远稍稍拉开距离,在漫天的黄沙中凝视着许清荷的眼睛。他的脸上满是沙尘,只有那双眼睛依然明亮如星。</p><p class="ql-block">"我也爱你,许清荷。"他轻声说,声音却清晰地穿透了风沙的咆哮,"等这场风暴过去,我们就结婚吧,在这片我们要征服的沙漠前。"</p><p class="ql-block">许清荷用力点头,泪水冲开了脸上的沙尘。在这片狂暴的自然面前,他们的爱情显得如此渺小却又如此坚韧。</p> <p class="ql-block">不知过了多久,风终于渐渐平息。他们从沙堆中爬出来,发现试验地的草方格大部分完好无损,只有边缘部分受到了轻微破坏。</p><p class="ql-block">"成功了!"许清荷欢呼着,不顾满身沙尘跳了起来,"我们的设计经受住了考验!"</p><p class="ql-block">宋清远看着她,眼中满是骄傲和爱意。他伸手拂去她头发上的沙子:"'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许清荷,你愿意和我一起,用我们的一生来治理这片沙漠吗?"</p><p class="ql-block">许清荷踮起脚尖,在他满是沙尘的唇上轻轻一吻:"我愿意,无论多少艰难险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