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福建省2025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座谈会为乡镇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一、学习劳模精神,强化宗旨意识</b></p><p class="ql-block">1.以劳模为榜样,扎根基层服务群众。乡镇干部应学习劳模“用智慧和汗水、担当和坚守”的奉献精神,主动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了解群众需求,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春耕备耕、防汛抗旱等关键时期,提前谋划、靠前服务,确保群众生产生活有序。</p><p class="ql-block">2.强化责任担当,推动政策落地。劳模精神的核心是“勇担时代使命”。乡镇干部需将上级政策与本地实际结合,细化落实措施。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可结合座谈会中提到的“聚焦高质量发展”要求,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带动群众增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二、践行群众路线,改进工作作风</b></p><p class="ql-block">1.杜绝形式主义,注重实际成效。座谈会强调“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乡镇工作中应避免“痕迹管理”过度化,减少不必要的台账资料,将精力集中在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上。例如,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避免“一阵风”式检查,而是建立长效机制,持续改善村容村貌。</p><p class="ql-block">2.密切联系群众,畅通沟通渠道。借鉴座谈会中“尊重群众参与”的做法,通过村民议事会、微信群等方式,及时公开政策信息,听取群众意见。例如,在村级项目建设前,充分征求村民意见,确保项目符合群众需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三、弘扬工匠精神,提升工作能力</b></p><p class="ql-block">1.精益求精,提高工作标准。工匠精神要求“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乡镇干部需在业务上精进,如熟悉惠农政策、掌握农业技术等,为群众提供专业指导。例如,在推广农业新技术时,干部应先学先试,再向群众推广。</p><p class="ql-block">2.创新工作方法,推动基层治理。结合座谈会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思路,乡镇可探索“党建+网格化”“积分制管理”等新模式,提升治理效能。例如,在矛盾纠纷调解中,引入“乡贤调解”“法律顾问”等机制,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四、加强组织建设,凝聚发展合力</b></p><p class="ql-block">1.发挥工会作用,关爱基层劳动者。座谈会提出“深化工会改革和建设”。乡镇可依托工会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劳动竞赛等活动,提升农民、农民工等群体的技能水平。例如,举办“田间课堂”“电商培训”等,助力群众就业创业。</p><p class="ql-block">2.动员群众参与,共建共享成果。借鉴座谈会中“营造尊重劳动氛围”的做法,乡镇可通过评选“最美劳动者”“文明家庭”等活动,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例如,在乡村建设中,鼓励群众参与村规民约制定、公共设施维护等,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