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兴国三僚:风水文化的璀璨明珠</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江西赣州的兴国县,有一个神秘而古老的村落——三僚村,它宛如一颗隐匿在岁月长河中的璀璨明珠,闪耀着独特的文化光辉,被誉为“中国风水文化第一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三僚村始建于唐朝末年,距今已有1200余年历史 ,地处兴国、宁都、于都三县边界。其村域面积达15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这里生活着6567位村民,他们在这片风水宝地上,传承着先辈们的智慧与文化。</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三僚村的风水文化起源,要追溯到唐末的风水祖师杨筠松。当时,为避战乱,杨筠松携宫廷堪舆秘籍,带着弟子曾文辿、廖瑀辗转来到三僚。这里群山环抱、水口密闭、明堂开阔的独特地形,让杨筠松认定这是风水术士理想的安居之所。师徒三人在此搭起茅棚定居,“三寮”(现名“三僚” )由此得名。此后,杨筠松在此授徒著书,创立和传播堪舆理论,三僚村也因此成为中国客家风水文化的发祥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自唐以后,三僚村风水名师辈出,先后涌现出24位“国师”、72位“明师”,被授予钦天监灵台博士的达36人 。他们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从皇家陵园到平民宅第,都留下了三僚风水术的印记。比如,明代廖均卿主持明十三陵选址,曾从政为扩建故宫提供风水服务,这些都是三僚风水文化影响力的有力见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走进三僚村,仿佛踏入一座天然的“风水博物馆”。站在曾、廖两姓交界的“和合石”上眺望,整个村子形似太极图形,盆地中间的条状石仿若罗盘中的指针,被称为“罗经吸石”,曾姓村和廖姓村分居两侧,恰似太极图中的两仪。而盆地四边的东华、西竺、南极、北斗四座寺庙,以及御屏帐、活龙脑等八个景点,仿佛在演绎着《易经》中“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演八卦”的古老原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村里的僚溪,两条小溪一浑一清、一阴一阳,从北山和南山蜿蜒而下,在杨公祠广场前汇聚,完美诠释了风水文化中阴阳平衡的理念 。此外,三僚村还保存着众多独具特色的风水建筑。蛇形祠,依蛇形山梁而建,从后龙的蜿蜒山梁,到祠后坡的蛇鳞形石块,再到蜿蜒的曲廊、不对称的布局,处处彰显着风水文化的精妙。还有虎形祠,其八字门楼大气磅礴,上方刻有“如虎跃渊”四字,祠堂内英才辈出,充分展现了风水文化对家族运势的深远影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除了风水文化,三僚村的自然风光也同样迷人。这里山水相依,四季景色如画,空气清新宜人,让人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如今,三僚村已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先后荣获“2006年江西乡村游十大旅游景点”“2007年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等诸多荣誉 ,其风水文化还被列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每年都有众多来自世界各地的风水文化爱好者、游客前来朝觐、探秘,感受这独特的文化魅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如果你也对神秘的风水文化充满好奇,渴望探寻古人的智慧与自然的奥秘,那么兴国三僚村绝对是你的不二之选。来这里,开启一场穿越时空的风水文化之旅,领略这传承千年的独特魅力吧!</p> <p class="ql-block"> 风水祖师杨筠松为避战乱,携宫廷堪舆秘籍,带着曾文辿、廖瑀两个徒弟来到三僚村。此地独特的风水形胜吸引了他们,杨筠松在此授徒著书,创立和传播堪舆理论,三僚村成为中国客家风水文化的发祥地。</p><p class="ql-block"> 自唐以后,历经宋、元、明、清,三僚村曾、廖两姓子孙世代家传风水术,先后出了24位“国师”、72位“明师”,被授予钦天监灵台博士的达36人。他们的风水实践影响广泛,如廖均卿主持明十三陵选址,曾从政为扩建故宫提供风水服务等。</p> <p class="ql-block"> 杨筠松创立“形势派”(亦称峦头派)风水理论,强调自然地理形峦与理气的结合。其理论体系以“龙、穴、砂、水、向”五要素为核心,注重对山脉、河流、地形等自然元素的观察和分析,通过勘测、调整房屋、墓地的朝向、结构、位置等,寻找阴阳平衡、人与自然协调和谐的最佳结合点,即“点穴”。</p> <p class="ql-block"> 沿着道路深入村庄,发现三僚村地处山谷,北、南、西部三面环山,犹如一道天然屏障庇护着村子。村后的蜈蚣山,山脚有多个形似蜈蚣腿的小山坡,山脊又似充满力量的虎背,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站在曾、廖两姓交界的“和合石”上看,三僚村地形状如一个太极图形,盆地中间一座条状石恰如罗盘中的指针,故称“罗经吸石”,曾姓村和廖姓村分居指针两侧,就像太极图中的两仪,演绎着“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演八卦”的原理。</p> <p class="ql-block"> 三僚村的风水文化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广泛应用于建筑选址、规划和设计中。从村落的整体布局到家家户户的房屋建造,都遵循着风水原则。例如,房屋的朝向、门窗的位置、庭院的布置等,都经过精心设计,以达到藏风聚气、纳福招财的目的。此外,风水文化还影响着村民的生活习俗和行为方式,如婚丧嫁娶、祭祀祖先等活动,都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以顺应风水的要求。</p> <p class="ql-block"> 蛇形祠是三僚村风水建筑的杰出代表。整个建筑从入口的蛇嘴到主体建筑压在蛇的七寸之上,再到屋后山脊的蛇尾,蜿蜒曲折,栩栩如生。屋内弯曲逼仄、不对称的结构,据说有着抑制老二、提升老四的寓意,是风水文化中根据地形和家族需求进行建筑布局的典型案例。</p> <p class="ql-block"> 杨公祠是三僚村风水文化的重要象征,也是后人纪念风水大师杨筠松的圣地。每年村民都会请戏班唱“杨公戏”,并先到杨公祠祭拜,许多堪舆先生也会来此朝拜,举行祭祖仪式,祈求祖师赐福。</p> <p class="ql-block">摄影剪辑 木森影像1597004650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