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赵朴初 李桂强书法之异同</p><p class="ql-block">题记:</p><p class="ql-block">近日,不少网友来信问到赵朴初和李桂强的书法,两者究竟有什么不同,这是很有趣的提问,在此一并回复。</p><p class="ql-block">赵朴初我知道,他是著名的书法家和佛学家,还担任过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他的书法根植传统,有文人气息,深受佛教思想影响,书风脱俗清雅,有独特禅意。</p><p class="ql-block">那李桂强是谁呢?大家上网查一下便知,是位大名鼎鼎、荣誉等身的“军旅书法家″。</p><p class="ql-block">首先,赵朴初的书法特点,应该属于传统帖学,行书或行楷,结构严谨,线条流畅,有禅意。而李桂强,更偏向现代风格多些,有创新元素。他的书法入古出新,也是走传统一路的,比较个性化,用笔用墨大胆,线条老辣,章法布局新颖。</p><p class="ql-block">网友问这个问题,应该是想了解两者之间的区别,用于学习,或者购买作品收藏,或者纯粹的艺术兴趣。网友可能对书法有一定了解,但分不清两位的书风差异。需要从多个角度对比,比如师承、笔法、结构、内容、文化背景等等。</p><p class="ql-block">考虑两位所处的时代不同,赵朴初是20世纪的,李桂强却是当代的,所以生活的时代背景不同,肯定影响他们的艺术风格。赵朴初可能更注重传统,李桂强可能受现代艺术影响,更自由。</p><p class="ql-block">另外,赵朴初的佛教背景让他的作品带有禅意,内容多与佛教相关,而李桂强受当代艺术思潮影响,创作题材更广泛,主题更鲜明。需要确认的是,李桂强的艺术资料,比如他的生平,成长经历,师承关系,擅长什么书体,有没有特别的艺术主张和社会影响力等等。</p><p class="ql-block">我的回答,应该从师承、风格、用笔、结构、内容、文化底蕴等方面对比,指出赵朴初的传统文人风格与李桂强的在师承上的个性化创新之间的差异。同时提到社会影响和地位的不同。</p><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赵朴初与李桂强的书法风格、文化背景及艺术追求是存在明显差异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p> <p class="ql-block">一、文化根基与精神内涵不同</p><p class="ql-block">1、赵朴初书法</p><p class="ql-block">赵朴初的书法根基源于对历代经典的系统性研习,早年专注“二王″帖学体系,深研《兰亭序》《书谱》的笔意精髓。并广泛涉猎碑版、苏轼、颜真卿、董其昌等名家作品,汲取各家之长,形成自已独特的书体。</p><p class="ql-block">作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的书法深植于佛学思想,将禅宗思想与书法实践相结合,作品中常透露出圆融、淡泊的禅意,一种宁静致远、超凡脱俗的气质,具备独特的精神维度。如《心经》题写时笔触空灵,墨色凝而不滞。</p><p class="ql-block">他的作品,内容涵盖诗词、佛典等多元题材,承袭苏轼、米芾一脉,书风清雅含蓄,诗词题跋常含哲理,不仅展现深厚的文化底蕴,更通过独特形式传递佛教智慧与艺术追求。例如为灵山大佛题写的楹联,结字宽博从容,暗合佛教"中道"思想。</p> <p class="ql-block">二、李桂强书法</p><p class="ql-block">作为军旅书法家,李桂强的书法作品中融入了军人特有的阳刚之气,展现出一种军旅特有气质。司职原广州军区部队文化宣传工作背景使其作品蕴含刚健气韵,如"军魂″、“金戈铁马"、“毛泽东诗词”等系列作品,用笔刚柔并济,洒脱果断,字里行间带有金石铿锵之感。</p><p class="ql-block">其书各体皆能,作品以行草书为主,兼采百家之长,既有刚劲含蓄的笔势,也有柔和流畅的线条,整体呈现出笔墨酣畅、饱满和谐的美感。书法结构严谨,笔画规范,线条平直自然,结构匀称方正,运笔流畅有度,展现出极高的规范性。</p> <p class="ql-block">中年以后,尤专注佛教题材创作,如“人生佛教″、“善以为宝″、“自书修身语"、“抄经”等主题作品,皆以朴老书风为宗,禅意与简静融合,藏锋圆转的力道美;用笔讲究“棉里裹铁″的辩证美学,收笔回锋若磐石稳驻,看似温柔的线条实则蕴含内力;结构上欹侧求正,字体动态平衡,章法和谐生姿。</p><p class="ql-block">作为赵朴初书艺传承人,他的书法充满禅意,柔和妍美,圆润华滋,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儒雅大气的风格。作品充满了生命的激情和活力,具有大气磅礴的气势,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p> <p class="ql-block">李桂强书法的精神内涵丰富,主要体现有以下四点:</p><p class="ql-block">1.贵和尚中。他的书法展示着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追求平和古雅,怡淡自然,字里行间隐隐透出一种禅智。</p><p class="ql-block">2.从容闲适。书法不计工拙,不经雕饰,透露出从容闲适、宁静平和的气质,有超凡脱俗之感。</p><p class="ql-block">3.刚柔并济。作为军旅书家,他的作品中既有军人的刚正不阿,又融合了书法的柔美流畅,展现出军人独有的艺术魅力。</p><p class="ql-block">4.诗书合一。李桂强的书法,大多是性情中有感而书,文字合一,诗书合一,作品内容很少有重复的。</p> <p class="ql-block">二、技法表现差异</p><p class="ql-block">赵朴初的书法技法独具魅力,技法融合苏、米,章法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字间连断自如,疏朗有致,字势欹正相生。墨量饱满却不滞涩,飞白与枯笔穿插其间,枯润对比强烈,线条如老树虬枝,苍劲中透出洒脱。</p><p class="ql-block">结字特点多取纵势,笔画提按分明,横画常作上扬姿态,竖画挺拔而不失弹性,形成独特的节奏韵律。</p><p class="ql-block">笔法系统</p><p class="ql-block">行楷中锋运笔占比达75%以上,起收笔藏露有度,如《某公三哭》手稿,线条弹性十足,提按幅度控制在3:7黄金比例。</p> <p class="ql-block">而李桂强书法,早年从“二王″、赵孟頫、苏东坡等名家入手,结构方正灵动,骨法劲道。中年后注重帖学,笔法学习苏东坡,字势向右倾斜且扁而肥,同时融入颜真卿的雄健和米南宫的稳健,形成圆润中带挺拔、方正中带雄健风格。</p><p class="ql-block">受朴老书风影响,书法清新隽永,追求字的精神而非唯美。善用侧锋取势,尤其榜书作品侧锋使用率达40%,"龙门"二字横画斜切入笔角度常达55度,形成刀劈斧凿效果。</p> <p class="ql-block">空间构成</p><p class="ql-block">赵朴初书法作品的空间构成主要体现在布局疏朗,字矩宽绰,墨色淡雅;动态平衡,险中求稳;意连形断,整体和谐。如对联作品字距疏朗,单字内部留白约占35%,符合"计白当黑"传统理念。</p><p class="ql-block">受赵朴初佛学思想影响,李桂强的作品字体古雅平和,自然恬淡,如不染凡尘的白莲花,充满佛家禅智。善作大字榜书,六尺整张创作常打破行列,借鉴平面构成原理,字与字之间大小反差达1:3.5,形成视觉张力。</p> <p class="ql-block">三、材料与形式创新</p><p class="ql-block">赵氏守正</p><p class="ql-block">朴老书法创作常年坚持使用手工宣纸和松烟墨,作品色阶变化控制在5层以内,保持水墨韵味。《弘一法师纪念馆》题匾使用特制紫毫,笔锋锐利度保持至最后3厘米。</p><p class="ql-block">其作品多书写佛教经典,将佛理融入书法创作,使书法成为弘扬佛法的“无声音轮"。</p> <p class="ql-block">李氏拓新</p><p class="ql-block">李桂强的书法创作,融合现代审美,常常不计工拙,材料随手拈来。经常实验性运用麻布、金笺金墨等材质。2023年创作丈二大榜书“龙"、“寿”等字,采用特制宣纸书写,墨色渗透产生斑驳肌理。善于"逆笔"和“双管齐下″书写技巧,单字可同时呈现枯润两极效果,这是书法一绝。</p><p class="ql-block">他的书法内容多以古今诗词、名人警句和自书修身语为主,作品雅俗共赏。</p> <p class="ql-block">四、历史定位差异</p><p class="ql-block">赵朴初作为20世纪文人书法最后的高峰,其书法以其清和简静、禅意超凡的独特风格,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p><p class="ql-block">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佛教智慧,还通过书法这一独特形式传递了艺术追求。其书法融入了禅宗美学,用笔圆润厚重,结构严谨舒展,内容多为佛教经典,使书法成为传播佛法的载体。</p> <p class="ql-block">李桂强作为赵朴初书法艺术的传承人,其书法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立足当代艺术语境,博精约取,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已独特的、具有军人气质又有朴老禅意书风的艺术风格。</p><p class="ql-block">他的作品多次入选全国书画大赛,并在国内外展出,被多家博物馆和艺术机构收藏。同时,李桂强还荣获了总政授予“全国军地两用人才先进个人″、国家文化部颁发“共和国文化艺术终身成就奖"、国务院办公厅授予“共和国十大功勋书法家"、广东省委办公厅授予“南粤英杰"等多项国家和省级艺术奖项。</p><p class="ql-block">李桂强的书法作品在艺术品市场上也备受藏家认可,成交价格逐年攀升,展现出了其深厚的艺术魅力和市场潜力。</p><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赵朴初的书法被视为兼具艺术价值与宗教意义的重要文化遗产。李桂强的书法传承朴老书艺,成就显著,在中国书法史上同样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当代书法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p><p class="ql-block">(史峰)</p><p class="ql-block">注:此文摘自百度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赵朴初(1907-2000)</p><p class="ql-block">赵朴初是中国近现代杰出的佛教领袖、书法家、诗人和社会活动家,其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书法创作与诗词领域,形成了独特的"佛家书法"风格。</p><p class="ql-block">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其艺术成就:</p><p class="ql-block">一、书法艺术特色</p><p class="ql-block">①风格渊源:融合儒释道精神,以行书为主轴,楷、草兼善。取法颜真卿的宽博、李邕的峻拔、苏轼的浑厚及米芾的灵动,形成清雅隽秀、禅意浓郁的"赵体"。</p><p class="ql-block">②创作理念:主张"返璞归真,悟初笃静",将佛学精粹融入笔墨,强调"贵和尚中"的文化内核。其作品常书写自创诗词,实现诗书合一。</p><p class="ql-block">二、代表作品与成就</p><p class="ql-block">①重要作品:《无尽意斋诗词稿册》《华严经句联》《佛心轴》等,被公认为"当代佛家书法第一人"。</p><p class="ql-block">②学术地位: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西泠印社社长,推动书法艺术与佛教文化的融合。</p><p class="ql-block">③诗词创作</p><p class="ql-block">出版《滴水集》《片石集》等诗集,作品兼具文学性与禅理哲思。1963年创作的诗歌曾获毛泽东高度评价。</p><p class="ql-block">④艺术影响</p><p class="ql-block">2025年上海举办"纪念赵朴初逝世廿五周年书画展",汇集全国名家作品100件,展现其艺术精神的延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赵朴初书法集》</p><p class="ql-block">一一李桂强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赵朴初书法作品欣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赵朴初作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赵朴初书佛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李桂强艺术简介</p><p class="ql-block">李桂强,字瘦牛,号梦墨斋主,笔名军旅墨客,癸卯年(1963)正月生,粤中四会人也。少负壮志,弱冠从戎,隶广州军区“塔山英雄部”,司职影映,躬逢对越之役,两膺战功。战后擢桂林陆院修习,旋供职于四十一集团军及广州军区装备部,主翰墨宣传之事。军中以“文武兼资”见称,获广州军区“军地两用人才先进个人”、总政“全国军地两用人才先进个人”之誉,京华蒙军委首长亲晤。</p><p class="ql-block">甲申年(2003)解甲归粤,执掌天河博物馆、刘永福纪念馆、苏东坡纪念馆诸馆。粤省嘉其勋,授“南粤英杰”;宣文诸司共举为“广东十大杰出艺术家”;文化部赐“共和国文化艺术终身成就奖”;复膺“人民书画家”“CCTV艺术传承人”之号,声闻海内。</p><p class="ql-block">其书道承朴初公、李铎将军衣钵,以二王为宗,融百家之长,尤擅行草,笔走龙蛇,墨渖淋漓,世称“行草王”。更擅逆笔双管之技,独步书坛。作品屡展于国、军、省邑,刊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荣宝斋》等报刊凡三百余帧。勒石题匾于名山古刹三百余处,载入《世界名人录》《中国美术史》等典籍百余部。</p><p class="ql-block">著述丰赡,刊《李桂强书法作品集》(大红袍)等二十余卷。佳作播于京畿地铁、纽约巨屏,藏于中国美术馆、人民大会堂、俄罗斯列宾美院等殿堂。癸未年(2003)入艺市,瀚海、保利、佳士得等海内外拍行竞逐,悉数成交,时人谓“当代翰墨翘楚”。</p><p class="ql-block">今膺中国书协会员、世界华人实力书画家协会副主席、广东金谷书画院院长等职,兼《中国美术市场报》总编,政协四会委员。</p><p class="ql-block">(时维乙巳年(2025)仲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李桂强书法集》</p><p class="ql-block">一一赵朴初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桂强书法作品欣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片提供:广州梦墨斋</p><p class="ql-block">责任编辑:文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