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如兵:岁月长河里最温暖的光

不忘初心

<p class="ql-block">  九十年代,我怀揣着满腔热忱,从陕南奔赴铜川矿区,投身铜煤事业,成为一名煤矿工人。在这与煤尘、机械相伴的日子,在时光铺展成平凡却坚实的工作画卷。未曾想,让我邂逅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我的妻子。</p><p class="ql-block"> 那是个普通的工作日,当我结束井下作业,拖着沾满煤灰的沉重身躯,在矿区的小路上缓缓踱步时,我与从老家来矿在同事家做客的她不期而遇,她那温柔的目光与我疲惫的眼神交汇,心底泛起丝丝缕缕的暖意,如同春日里第一缕穿透云层的阳光。</p><p class="ql-block"> 此后,我们在矿区的各个角落频繁相遇,仿佛每一次相遇都是命运精心编织的巧合。在煤尘飞扬的岁月里,两颗年轻的心,如同被无形的丝线牵引,在日复一日的邂逅中,渐渐靠近,相互吸引。 </p><p class="ql-block"> 那是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没有娇艳欲滴的鲜花,没有璀璨夺目的钻戒,更没有盛大华丽的婚礼。但我们心中的爱意,比任何珍宝都珍贵,比任何仪式都隆重。怀着对彼此最真挚的深情,我们坚定的牵起对方的手,在工友们的祝福声中,郑重的步入了婚姻殿堂,开启属于我们的人生篇章。</p><p class="ql-block"> 婚后的日子像被煤烟熏染的粗布,虽朴素却饱含温度。我们栖身于狭小的职工宿舍,斑驳的墙皮与生锈的铁架床,见证着岁月的清贫。我每日披着星光下井,肩头扛着全家的生计,她则化身生活的魔法师,将不足二十平米的空间打理得井井有条,然而,无论我下班多晚,家中总有一盏温暖的灯为我亮着,锅里也总是温热的饭菜,即便生活拮据,她从未有过一句抱怨,还总是安慰我:“只要一家人在一起,日子总会越过越好。”这份坚定的信念,给予了我无尽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寒来暑往,我们迎来了生命中最珍贵的礼物,儿子的啼哭划破矿区的寂静时,她的脸上却绽放出最灿烂的笑容,她省吃俭用,把最好的都留给咿呀学语的孩子。</p><p class="ql-block"> 看着儿子一天天茁壮成长,我们觉得再苦再累都值得,为了让儿子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妻子毅然决定陪读,儿子从小目睹我们的辛劳,学习格外刻苦努力,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理想的大学,当儿子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们夫妻俩相拥而泣,过往所有的艰辛与付出,在那一刻都化作了幸福的泪水。在儿子大学四年的时光里,妻子始终保持着节俭的习惯,舍不得给自己添置一件新衣服,却总是惦记着给儿子寄生活费、购买学习用品。</p><p class="ql-block"> 在对待婆婆,妻子更是尽心尽力,关怀备至,如同对待自己的亲生母亲一般,即便我们定居在百公里之外矿区,妻子也将这份孝心化作了跨越距离的牵挂,坚持每周与婆婆通话联系,仔细询问老人的饮食起居,叮嘱按时服药。邻里常常开玩笑说:“老高家儿媳比亲闺女还贴心!”婆婆也逢人就夸:“这辈子最幸运的事,就是有这么个好儿媳。”</p><p class="ql-block"> 如今,我们都已年过半百,两鬓斑白。回首携手走过近三十载的岁月,在党的好政策关怀下,我们家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妻子符合相关养老保险政策,顺利办理了退休手续,每月都能领取稳定的退休金。这笔“幸福金”不仅是生活的保障,更是党和国家对劳动者家庭的温暖关怀。儿子大学毕业后,顺利踏上工作岗位,开启了属于他的人生之旅,看着儿子在工作中努力拼搏、踏实上进,我们满心都是欣慰与自豪。</p><p class="ql-block"> 这些年,妻子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重担,她以不离不弃的坚守、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在艰苦的工作中始终充满力量,从青春年少到两鬓染霜,从简陋的宿舍到敞亮的楼房,岁月在变,但她对家庭的赤诚之心从未改变。</p><p class="ql-block"> 如今,生活越来越好,我只愿能与她携手相伴,走过未来的每一个春夏秋冬,一同享受这平淡而幸福的美好时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