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当我踏入这片古老的城池,眼前的一座古老城门立刻吸引了我的目光。高大而坚固的城墙矗立在宽阔的石板路上方,仿佛在诉说着数百年的沧桑岁月。天空晴朗无云,郁郁葱葱的树木点缀其间,为这庄重的场景增添了一抹生机。</p> <p class="ql-block">聊城光岳楼,被誉为“天下第一楼”,位于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的东昌古城中心。这座始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的古建筑,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的木构楼阁之一。乾隆皇帝曾御笔题名,赋予了它更深厚的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沿着石板路前行,我再次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另一座宏伟的城楼映入眼帘,坚实的砖墙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庄重。行人与骑电动车的人穿梭其间,为这古老的地方注入了现代生活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光岳楼不仅以其悠久的历史闻名,更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它是宋元建筑向明清建筑过渡的代表作,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雄伟的身姿,让黄鹤楼、岳阳楼等名楼也自愧不如。</p> <p class="ql-block">光岳楼不仅是聊城的象征,更是文人墨客和帝王将相驻足的地方。乾隆皇帝九次到访聊城,六次登楼,并留下十三首诗篇。康熙皇帝题写的“神光钟瑛”匾额,更是增添了它的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光岳楼的建造始于东昌卫守御指挥佥事陈镛之手,最初名为“余木楼”,主要用于报时和瞭望。经过多次重修和改名,最终在弘治九年(1496年)由李赞命名为“光岳楼”,寓意其在鲁地的光辉。</p> <p class="ql-block">关于光岳楼的建造,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据说工匠们在建造过程中遇到了结构复杂的难题,一筹莫展。某日,一位白发老人用筷子编成楼阁模型指点众人,随后消失无踪。人们认为是鲁班显灵,至今光岳楼内仍供奉鲁班像。</p> <p class="ql-block">除了光岳楼,东昌湖的镇水神兽也是一段神秘的传说。古时水患频繁,传闻湖底有巨型石兽镇守。据说这个石兽为明代道士所埋,若有人惊动,湖水便会翻腾示警。至今仍有老人称在阴雨夜能听到湖中兽吼。</p> <p class="ql-block">当我站在“天下第一楼”前,那宏伟壮观的建筑瞬间吸引了我的目光。飞檐翘角的设计,仿佛在诉说着千百年来的历史与文化韵味。这座楼,不仅以其独特的外观引人注目,更因为“天下第一楼”这个标志而显得格外荣耀。每一次凝视,都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感受到那份厚重与庄严。</p> <p class="ql-block">走进光岳楼,门楣上悬挂着“神光钟楼”匾额,下方横幅写着“宇宙文衡”。门前两侧立有石碑,地面铺有青砖灰瓦,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这座建筑的非凡地位。</p> <p class="ql-block">站在光岳楼前,我被它的多层飞檐设计和精美的雕刻图案深深吸引。深红色的主调搭配黑色柱子与蓝色瓦片,形成鲜明对比,在蓝天白云背景下显得格外庄重典雅。</p> <p class="ql-block">离开光岳楼时,我回头望了一眼这座古老的城门。城墙坚固厚重,门前有人骑着电动车经过,天空晴朗无云,树木郁郁葱葱。这一切,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城池的过去与现在,让人流连忘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