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5)一路向西4:光荣属于希腊

黑姑

<p class="ql-block">5月21日上午,参拜雅典的卫城。</p><p class="ql-block">从昨天开始导游就一路强调参拜雅典卫城的三大纪律多项注意:不得携带任何有色饮料(包括但不限于果汁、茶、可乐、冰激淋等等),不得穿戴任何奇装异服,不得擅自拍摄用于商业的各种影视频;不要飞无人机,不要吸烟,不要摸石柱,不要捡石子,不要穿拖鞋高跟鞋,不要越隔离线,不要高声喧哗,不要…不要…</p><p class="ql-block">在严加管束中成长起来的一代我们,对这类要求难免会产生联想并自觉延展。一位同伴严肃地请教:“请问明天可以背双肩包吗”?语气很像小学生。导游:“双肩包可以”,语气很像老师。</p><p class="ql-block">一切都是OK的!文物必须被保护,而朝圣需要仪式感。</p> <p class="ql-block">雅典卫城是希腊最著名的历史遗迹,是世界文化遗产的象征。它的历史跨越数千年,见证了希腊文明的发展与变迁。</p><p class="ql-block">阳光明媚,天空万里无云。上午九点四十我们到达卫城山下。大理石台阶细腻光滑,路边的橄榄树在风中摇曳。来自世界各国的男女老少摩肩接踵络绎不绝,沿着坎坷山路迤逦来到山门。</p> <p class="ql-block">山门是卫城的入口,残存的中央大厅立柱粗壮有力,挺拔雄伟。我曾经无数次从图片、视频上为她的雄姿沉醉着迷。今天来到她的脚下,我依然被她恢宏的气势和穿越时空的有节制的唯美张力强烈震慑。</p> <p class="ql-block">穿过山门就到山顶。纯净的蓝天下,米黄色的帕特农神庙赫然在目,阳光照耀,神圣庄严。我的视线越过密密的人群,凝视着那排顶天立地的大理石廊柱,眼泪忍不住潮水般涌出。</p><p class="ql-block">千年一叹!今天,终于来到你面前…</p><p class="ql-block">我对希腊最初的好奇,始于童年时父辈中一些很有学问的叔叔伯伯戴高帽子被游街批斗时。“言必称希腊”是他们的罪状之一,其罪名相当于崇洋媚外,并且让人联想起更吓人的里通外国。</p><p class="ql-block">WG初期,父母忙于自证清白,疲于奔命,无暇顾及家庭,把我托付给父亲的高中同学、美术家欧老师。</p><p class="ql-block">欧老师的儿子大我几岁。在他的怂恿和带领下,我们几个小毛孩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通过非法手段翻进县图书馆,潜入深锁着各种“大毒草”的库房,抱回几摞美术画报。我从那些画报里认识了俄罗斯油画和希腊雕塑以及承载那些雕塑的建筑。</p><p class="ql-block">“就画它。线条,素描”!今天我站在往昔画报的实景里,想起欧老师当年指着画报上大理石雕塑对我们几个毛孩的那句话。</p><p class="ql-block">此刻我在雅典卫城的废墟上,泪流不止。这泪水里,有陌生的熟'识,有遥远的亲近,有梦境的真实,还有几分突然苏醒的童年的委屈……</p><p class="ql-block">(↓摄影:杂花生树)</p> <p class="ql-block">在古希腊哲学史上,有位哲学家曾经提出过过一种观点,他认为世界是由“数”构成的。初读《希腊哲学史》时,我对这个观点很有点不以为然。今天回味,却感觉意味无穷——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的地球不是孤儿,一定有一系列可计算的数字表明它和宇宙之间最为协调的比例关系。如此看来,关于“数”的世界观一定对古希腊(甚至埃及)的美学产生过深刻的影响。</p><p class="ql-block">所以当年由雕塑家和建筑师共同完成的这座帕特农神庙,才会在长宽高的整体布局、整体和局部的比例关系、刚柔并济的阴阳协调等方面如此精确计算,乃至为了消减透视产生的视觉误差而在每根立柱中部故意膨出的0.7cm的“卷杀”,以期最大限度地追求度量和秩序的平衡之美。</p><p class="ql-block">或许,正是那貌似荒诞的“数学世界观”,揭示了天地间某种只可意会的神谕,而先知先觉的天才艺术家们对此“心领神会”。他们运用智慧和手工精算,帮助每一块大理石恰如其分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这才成就了这个难以超越的世界“最美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记不清是谁说过,“时间久远的历史会因为人类的淡忘而变成传说;更加久远的传说会留下神话被人铭记”。古希腊盛产神话,这些神话会不会是人类久已淡忘的历史真实呢?</p><p class="ql-block">帕特农神庙是众神之智慧女神的寓所,千百年来,它经历过风雨的无尽吹打,经历过战争的多次蹂躏,经历过人类的无数践踏——尽管如此,今天我依然能在这两千多年前的废墟上看到人神共建的极致之美,并在这五月的太阳下沐浴神性的光辉。在这个意义上,正是无数个体的瞬间感受,持续构成了这种久远的真实存在。</p> <p class="ql-block">卫城里的古歌剧院和附近的马蹄形运动场(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会址),追溯着古希腊人热爱艺术和体育运动的历史。</p><p class="ql-block">在他们心中,健康的体格是上帝对人类的最宝贵的馈赠,值得骄傲也值得展示。因此,无论是体育还是艺术,他们都毫不掩饰对人体美的赞颂和追求。</p> <p class="ql-block">后来希腊虽然被罗马武力征服,但是当罗马人深入接触到希腊文化艺术的时候,“征服者倾倒在被征服者的脚下”。胜利属于罗马,光荣属于希腊。</p> <p class="ql-block">这几天,我们曾在希腊首都街头感叹雅典经济基础脆弱,城市设施落后。当我们离开卫城,离开雅典,离开希腊,我的心中不断浮现出古罗马迦太基遗址、杜迦遗址、卢浮宫胜利女神雕塑、大英博物馆的少女……所有这些,都是希腊文明的传播和延续。</p> <p class="ql-block">人类文明的传播,往往伴随着战争和牺牲,或许这也是一个残酷的宿命。不管希腊今天怎样,我们在共享人类文明成果的时候,总会对历代的创造者和牺牲者心怀感恩,虔诚致敬。</p><p class="ql-block">同伴杂花生树同日的诗作也清晰地表达了我的心迹:</p><p class="ql-block"><i>白色战马</i></p><p class="ql-block"><i>护佑不了雅典</i></p><p class="ql-block"><i>人们把神圣的一票</i></p><p class="ql-block"><i>投给了雅典娜和橄榄树</i></p><p class="ql-block"><i>宙斯尊重人类的选择</i></p><p class="ql-block"><i>雅典不负女神的守护</i></p><p class="ql-block"><i>历史残忍</i></p><p class="ql-block"><i>黄金卫城已成废墟</i></p><p class="ql-block"><i>帕特农神庙的石柱不倒</i></p><p class="ql-block"><i>橄榄绿凌空舞蹈</i></p><p class="ql-block"><i>希腊的理想和光芒</i></p><p class="ql-block"><i>依然把今天的我们照耀</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8px;"> 《2025记录.雅典卫城》</i></p><p class="ql-block"><i> </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