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近期接诊并管理了几例胰腺癌患者,因为胰腺癌的超低生存期特性,家属提问最多也是最关心的问题是:生存期还有多长时间?现跟大家一起复习胰腺癌的相关知识。</p> <p class="ql-block"> 胰腺癌素有“癌中之王”之称,生存率极低,预后差,严重威胁着公众健康。近年来,胰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男女之比约为 1.5~2:1。</p> <p class="ql-block">一、长在胰腺的肿瘤就是胰腺癌?</p><p class="ql-block"> 胰腺癌是指来源于胰腺导管上皮的恶性肿瘤。原发胰腺的肿瘤还有一类神经内分泌肿瘤,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是源于胰腺多能神经内分泌干细胞的一类肿瘤,原苹果CEO乔布斯得的其实不是胰腺癌,而是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两者无论是生物学特性、治疗和预后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决不能混为一谈。</p> <p class="ql-block">二、胰腺癌为什么是“癌中之王”?</p><p class="ql-block">1、恶性度高,生存率低</p><p class="ql-block"> 胰腺癌是高度恶性的肿瘤,发病凶险,侵袭性强,进展迅速,容易扩散转移,现有的各种治疗手段效果都很不理想,手术切除率低、术后复发率或转移发生率高,总体5年生存率不到 15%,而晚期更是连 5% 都不到。患者诊断后的生存期总体很短,未接受任何治疗的胰腺癌病人的中位生存时间往往仅约 4~6 个月,多数病人在确诊后1年内死亡。</p><p class="ql-block">2、起病隐匿,难早发现</p><p class="ql-block"> 胰腺癌之所以可怕,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很难早期发现。胰腺在腹膜后的位置,位置隐藏在很深处,而且周围被其他多个器官组织包绕,很难被目前常见的检查方法检查发现,早期也常无特异的临床表现,大部分患者诊断时已属中晚期。</p><p class="ql-block">3、晚期难治,预后极差</p><p class="ql-block"> 胰腺癌早期病例少,而晚期治疗手段又很有限,治疗效果不好。虽然近年来胰腺癌诊疗水平有所提高,但总体上仍然远不够理想。</p> <p class="ql-block">三、哪些人群容易得胰腺癌?</p><p class="ql-block"> 目前为止,胰腺癌的确切病因还没有完全弄清楚,但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了和胰腺癌发病相关的一些危险因素,其中就包括:吸烟。</p><p class="ql-block"> 吸烟和很多癌症相关,吸烟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学者认为吸烟导致的胰腺癌占 20%~30%,而戒烟可以降低得胰腺癌的风险。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被动吸烟同样增加胰腺癌的发生风险。</p><p class="ql-block"> 其他可能的危险因素还包括:过量饮酒、高脂肪和高蛋白饮食、体重指数超标(肥胖)、过量饮用咖啡、环境污染、遗传易感性因素(家族史)、慢性胰腺炎史、胆囊切除史、职业因素等。</p><p class="ql-block"> 年龄也是多数恶性肿瘤的天然高危因素,大多数胰腺癌发生在 40 岁特别是 55 岁以后。另外,糖尿病人群中胰腺癌的发病率似乎要高于普通人群。</p> <p class="ql-block">四、如何预防胰腺癌?</p><p class="ql-block"> 要预防一种疾病首先得知道它发生的病因,但由于确切的病因不明,胰腺癌还没有有效的预防措施。不过针对胰腺癌的一些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可采取一些措施尽可能降低发病风险,比如:戒烟,远离二手烟,控酒,尽量做到清淡、易消化、低脂肪饮食,要避免高脂高热量饮食,坚持运动,提倡户外有氧活动,控制体重,避免超重肥胖。</p><p class="ql-block"> 另外,对胰腺的一些良性病变,比如胰管结石、导管内黏液乳头状瘤和囊性腺瘤等应及时就医诊治;慢性胰腺炎和糖尿病也要及时诊治和监控。</p> <p class="ql-block">五、如何尽可能早期发现胰腺癌?</p><p class="ql-block"> 胰腺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是非常困难的。</p><p class="ql-block"> 不过,也并不是说我们就无所作为,只能听天由命。那该如何做呢?</p><p class="ql-block">1、高危人群主动筛查。</p><p class="ql-block"> 对胰腺癌高危人群尤其是有家族史者和已有胰腺病变者,建议每年一次抽血查 CA199、CA125、CEA 等肿瘤标志物,并结合腹部 CT 或磁共振检查,有时也可考虑配合B超检查。发现异常视情况定期随访复查或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p><p class="ql-block"> 高危人群指:40 岁以上(特别是 50 岁以上),有胰腺癌家族史或已证实携带胰腺癌易感基因者,无家族遗传史的新近突发糖尿病者,长期吸烟和饮酒的人,有高脂高蛋白饮食习惯的人,慢性胰腺炎反复发作尤其合并胰管结石的慢性胰腺炎、主胰管型黏液乳头状瘤、黏液性囊性腺瘤、实性假乳头状瘤等患者有血清 CA199 升高。</p><p class="ql-block">2、不放过任何的“蛛丝马迹”,发现异常及时就诊。</p><p class="ql-block"> 胰腺癌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而且没有特异性,首发症状取决于肿瘤部位和范围,比如胰头癌早期就可能出现梗阻性黄疸的表现,而早期胰体尾部肿瘤则一般没有黄疸的表现。胰腺癌早期的一些症状往往容易混淆为一般的胃肠疾病,需要我们足够警惕,提高识别能力,可能的临床表现包括:</p><p class="ql-block"> a.上腹部不适或隐痛是常见的首发症状;</p><p class="ql-block"> b.消化道症状(厌食、恶心、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腹泻特别是油花样脂肪泻等);</p><p class="ql-block"> c.黄疸,可伴皮肤瘙痒、深茶色尿和陶土样便等;</p><p class="ql-block"> d.多数胰腺癌患者在初期就可能有消瘦、乏力、体重减轻等;</p><p class="ql-block"> e.部分患者可伴低热或有血糖异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