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楠溪江,古名瓯水,位于永嘉县境内,浙江省东海独流入海河流瓯江的第二大支流,楠溪江上游的田园山水风光,在历史上就是浙东著名的风景区,以“水美、岩奇、瀑多、村古、村秀”闻名。被誉为“永远的山水诗,最美的桃花源”。</p><p class="ql-block"> 楠溪江是典型的流纹质火山岩地貌,秀美的水体景观和历史悠久的古村落群为主,是中国耕读文化与山水文化完美结合的杰作。</p><p class="ql-block"> 楠溪江的古村落是中国四大民居之一,共有大大小小200余座古村落,被誉为中国乡土文化的史书库,其中最着名的当属岩头、苍坡、芙蓉、蓬溪四个宋村,这些村落至今仍保持着比较完整的历史风貌和许多传统文化遗迹。并有谢灵运、王羲之、孟浩然、苏东坡等历代文人墨客的履迹和诗句,被誉中国山水诗的摇篮。</p><p class="ql-block"> 永嘉书院 其实书院是后建的,位于楠溪江核心地段,所以集山、水、石、林、滩、瀑于一体,兼容了楠溪江所有的景致特征,成为楠溪江最具代表性景观。</p><p class="ql-block"> 芙蓉古村和丽水街</p><p class="ql-block"> 芙蓉村是楠溪江各村落中历史最悠久的“芙蓉村古建筑群”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村内有祠堂、书院、寨墙门、亭台、庙、民居等明清建筑50余处,且多数保存完好。</p><p class="ql-block">陈氏大宗祠,重建于明初,是典型的江南宗祠建筑,芙蓉亭建于水中,不远处的村子还有国七的嘉靖年的金昭牌坊。</p><p class="ql-block"> 陶公洞是“三教合一”的典型代表,整个洞穴里融合了儒家、道教、佛教的文化元素。</p><p class="ql-block">陶公洞因南朝齐梁年间著名的道教思想家陶弘景在此隐居并撰写《真诰》而得名。</p><p class="ql-block">陶公洞内建有文昌阁、三清殿等道教建筑,供奉道教神像,道士在此修炼。隨开皇年间,陶公洞为佛道合居的场所,洞里有观音洞、大雄宝殿、供奉如来佛、观音大士等佛教神像,佛教文化在陶公洞中占据主要地位。南宋时期,永嘉儒教兴盛,许多学子在陶公洞苦读,科考有成,洞中还建有文昌阁、文昌君是儒家尊崇的文运之神。</p><p class="ql-block"> 永嘉县鹤盛乡岭上人家,坐落在半山腰上,距离楠溪江石栀岩景区小三峡入口较近,早在明朝嘉靖年间就有人家在此繁衍生息,至今保留400多年历的田园古村落,整个村子依山而建,呈半圆形分布,具有古瓯越风请的原始风貌,美食以烤全羊而闻名,可在此漂流。</p><p class="ql-block"> 琵琶井是岩头镇西岸村东口,其形如琵琶,长20.2米,井深5.6米,需经“琵琶头”的二十级台阶下到井内,井壁四周以溪石垒成琵琶状井栏,两侧还各有一棵苦槠树,据村中老年人讲,此井砌切筑于明代,是永嘉隐居文化标志性符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