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乡行(三)

向阳

<p class="ql-block">  亲爱的朋友们,若问你:周恩来总理的家乡在那里?相信你肯定会回答:江苏的淮安!但若再问你:周总理的祖籍又在那里?可能就会有不少的人一时半会答不上。那幺就让我来告诉你吧:在浙江的绍兴市!而且在那里也有一座周恩来总理的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那年,我参军呆在淮安城有五个年头,连队组织我们参观过淮安周恩来总理的故居,那时候才知道,在绍兴也有周总理的纪念馆!有幸的是,此次我前往绍兴市,自然不会错过参观之机,浙江绍兴的祖居坐落于越城区劳动路369号,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堂名锡养堂。建筑按东、中、西三条纵轴线布局,共三进,周总理童年和少年时曾来此居住,他的始祖可追溯到西汉功臣周勃,其祖先由中原迁到浙江,后在绍兴落户,清代幕业发达,周总理祖辈兄弟5人到淮扬地区做师爷,形成了延续100多年的师爷世家。参观后发现,绍兴市的纪念馆,其房屋的格局与淮安的比较,基本上差不多,淮安的故居正是沿袭了绍兴的风格所致!瞻仰完绍兴周总理的纪念馆后,更加感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伟大,其功勋将永远烙印在国人的心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周恩来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1939年春,周恩来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身份,借清明节探亲祭祖扫墓为名来到绍兴。他在龙山越王殿向绍兴各界人士发表演说,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为例,激励大家团结抗战,并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p> <p class="ql-block"> 陆游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即今天的浙江绍兴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但他遭受排挤仕途不畅。然而,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代表诗作有《游山西村》《关山月》《书愤》等,散文代表作有《老学庵笔记》《入蜀记》等。</p><p class="ql-block"> 我们因为事先做了功课,知道沈园和鲁迅景区在同一街道,只是方向不同而已。沈园因陆游与其妻唐琬被迫分离后在此偶遇,陆游题下《钗头凤》一词而闻名,被誉为“中国第一爱情名园” 。沈园位于绍兴市越城区鲁迅中路318号,是南宋时期一位沈姓商人的私人园林,距今已有800余年历史。沈园分为北苑、东苑和南苑三部分,包含孤鹤轩、半壁亭、八咏楼、问梅槛等景观,园内的钗头凤碑、六朝井亭、葫芦池等都是重要的遗迹。晨起后,我们计划先去看沈园,然后再去参观鲁迅景区。</p> <p class="ql-block">景区门票导览图。</p> <p class="ql-block">入园口。</p> <p class="ql-block">园内十景图。</p> <p class="ql-block"> 园内的钗头凤碑遗迹,现在沈园的钗头凤碑上,刻着这两首词,成为两人爱情悲剧的见证 。陆游与前妻唐琬感情深厚,后因家庭陆母等因素被迫分离。多年后两人在沈园相见,唐婉在丈夫赵土程同意后,差人送去一壶黄腾酒,陆游触景生情写下《钗头凤·红酥手》,唐琬日后再游园时,看到后也和作了一首《钗头凤·世情薄》,表达了同样的悲苦与思念。因此,两人都有《钗头凤》传世,分别从各自角度抒发了这段情感的遗憾。</p><p class="ql-block"> 陆游的《钗头凤·红酥手》全文 :</p><p class="ql-block">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p><p class="ql-block">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p><p class="ql-block"> 唐琬的《钗头凤·世情薄》全文 :</p><p class="ql-block">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p><p class="ql-block">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p><p class="ql-block"> 写下此词不久,唐琬香消玉殒,时年28岁,而赵世程带着对唐婉的爱,战死在沙场!</p> <p class="ql-block">园外的名称。</p> <p class="ql-block">纪念陆翁梅花摄影展。</p> <p class="ql-block"> 这是清晨的鲁迅古里街区! 鲁迅(1881年-1936年),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阿Q正传》等,散文集有《野草》,《朝花夕拾》,杂文集有《华盖集》,《三闲集》,《南腔北调集》等,其作品对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p><p class="ql-block"> 鲁迅早年赴日本公费留学,1906年弃医从文,参加光复会。辛亥革命后曾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还曾赴南京和北京政府教育部任职。1918年5月开始以″鲁迅″为笔名在《新青年》发表笫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五四运动前后,他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参加《新青年》编辑部工作……</p><p class="ql-block"> 我在读书时代,曾多次在课本中读到过鲁迅先生的作品,对他所写的杂文读起来有些费力,不仔细琢磨还弄不清楚,对有故事情节的祥林嫂,阿Q,孔乙己,润土等文看的还有兴趣……所以,对鲁迅的故乡神往已久!此次虽走马观花按图索骥,但终归得愿如偿!</p><p class="ql-block"> 鲁迅故里是绍兴的重要文化地标,景区集中了:</p><p class="ql-block"> ①鲁迅故居: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建筑共分三进,由台门斗、大厅、侧厢及杂屋等组成,展现了鲁迅童年生活场景。 </p><p class="ql-block"> ②鲁迅祖居:建于清乾隆年间,是鲁迅祖辈世居之地,坐北朝南,青瓦粉墙,砖木结构,“德寿堂”是周家举行大型活动的场所。</p><p class="ql-block"> ③百草园:是鲁迅童年乐园,园中的菜畦、桑椹、覆盆子等,以及鸣蝉、黄蜂等小动物,都曾出现在他的笔下。</p><p class="ql-block"> ④三味书屋:是当时绍兴城内一所私塾,鲁迅12岁开始在此读书,他的书桌右边有一个为勉励自己而刻的“早”字。</p><p class="ql-block"> ⑤鲁迅笔下风情园:环境优雅,为古城保存最完好的花园式台门,设立“绍俗祝福”“越俗漫话”等四个主题陈列馆,再现绍兴独特风土人情。</p><p class="ql-block"> ⑥绍兴鲁迅纪念馆:采用编年体形式讲述“鲁迅生平事迹陈列”,重点反映鲁迅与故乡绍兴渊源关系。</p> <p class="ql-block">1936年10月19日,鲁迅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对此,中共中央发去唁电,鲁迅精神不朽。</p> <p class="ql-block">鲁迅雕像,上方刻着“民族魂”三个大字。</p> <p class="ql-block">鲁迅神情庄重,仿佛穿越了时光,依旧在凝视着这片他深爱的土地。</p> <p class="ql-block">展板写着鲁迅的介绍。</p> <p class="ql-block">鲁迅一家。</p> <p class="ql-block">走进“三味书屋”,屋内的木质桌椅整齐排列,仿佛还能听到当年私塾先生的讲授声。</p> <p class="ql-block">墙上挂着一幅画,旁边有一张小相框。</p> <p class="ql-block">展板介绍了“三味书屋”和寿镜吾先生。寿先生是鲁迅的启蒙老师,性格耿直,学问渊博。</p> <p class="ql-block">展板介绍了鲁迅的书桌,上面放着文房四宝。鲁迅曾因迟到,在书桌上刻下“早”字,以提醒自己。</p> <p class="ql-block">石碑简介周家老台门的历史,它建于清乾隆年间,是鲁迅祖辈的居所。“德寿堂”是周家接待宾客、举行婚丧祭祀的重要场所。老台门不仅是鲁迅先人居住的地方,也是目前绍兴保存最完好的清代台门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德福永馨”</p> <p class="ql-block">鲁迅故居的门口。</p> <p class="ql-block">鲁迅的卧室</p> <p class="ql-block">鲁迅及其家庭成员的黑白照片,</p> <p class="ql-block">鲁迅举家迁居时的家具寄存、出售情况,以及1953年许广平捐赠的付款单。</p> <p class="ql-block">通往百草园。</p> <p class="ql-block">在“百草园”。</p> <p class="ql-block">“百草园”的石碑介绍。</p> <p class="ql-block">″我将大笑 我将歌唱”!</p> <p class="ql-block">休息一下。</p> <p class="ql-block">“孔乙己吃茴香豆”的石碑介绍,仿佛看到了那个在酒馆里慢悠悠吃茴香豆的孔乙己,也看到了绍兴人对文化的珍视。</p> <p class="ql-block">沿街区逛进一家绍兴黄酒馆。</p> <p class="ql-block">展板详细介绍了黄酒的历史、种类和酿造工艺,“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志,仿佛闻到了那醇厚的酒香。</p> <p class="ql-block">越酒行天下!</p> <p class="ql-block">还没开门,只好先打个卡,到此一游。</p> <p class="ql-block">因为要赶行程去乌镇等地,便再在入街区囗处拍了几张像,依依不舍地地说声:再见!</p> <p class="ql-block">去乘车前往乌镇等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