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4月16日下午我们到达新西兰南岛皇后镇,这里时差四小时。南岛四季分明,秋赏色彩,冬玩雪。</p> <p class="ql-block">新西兰位于太平洋西南部,西隔塔斯曼海与澳大利亚相望,全国由南岛、北岛及其附近一些小岛组成。1350年起毛利人在新西兰定居。1642年荷兰航海者在新西兰登陆。1769年至1777年库克船长先后5次到新西兰。新西兰是发达国家,经济以农牧业为主,畜牧业发达,羊肉和奶制品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羊毛出口量居世界第三位。一路游览到处可见牛羊成群,漫山遍野。车程中处处可见黑牛、白羊、黄鹿,这是路上随拍的牧场。</p> <p class="ql-block">第一个景点游览卡瓦劳吊桥,这是冒险运动的地方。蹦极是冒险运动的鼻祖(最早从此地开始的),桥高43米,桥下是卡瓦劳河,卡瓦劳吊桥原先是走马车的桥,现在已不走车了,提供多种蹦极跳方式,可以选择个人跳,多人跳等,是冒险运动者享受蹦极刺激的地方(跳一跳350纽币)。</p> <p class="ql-block">瓦卡蒂普湖是个深而蓝的高山湖(海拔310米),长80公里,平均深度230米。瓦卡蒂普湖是新西兰的第三大湖泊,除了景色优美,这里也是新西兰户外活动的集中地。沿着瓦卡蒂普湖一路到达皇后镇。</p> <p class="ql-block">瓦卡蒂普湖的晨曦,我们酒店餐厅前就是湖,吃着早餐看日出,美呆了!</p> <p class="ql-block">皇后镇(山沟里的小镇)坐落在瓦卡蒂普湖北岸,被南阿尔卑斯山脉环绕,湖光山色的美丽小镇,四季景色各异,春季百花盛开,夏季蓝天艳阳,秋季红叶缤纷,冬季雪岭连绵。19世纪因淘金热兴起,后转型为旅游胜地,因风景壮丽认为“此地应属女王所有”,故得名“皇后镇”。百年前这里仅有241人,现已有3万多人了。瓦卡蒂普湖朝阳一边是居民住宅,对面山坡上建的是酒店,民宿。</p> <p class="ql-block">今天晚餐是当地网红特色餐“大脸汉堡”,我们逛街,领队去排队订餐,然后打包带回酒店用餐。汉堡的个真大,虽没有脸盘大,但也有巴掌大,关键是料足。我吃的是猪肉汉堡,二大块五花肉,还将肉皮烤的脆脆的似烤乳猪,番茄生菜酸黄瓜应有尽有,好吃!吃不下的只能浪费了。</p> <p class="ql-block">17日全天游览米佛峡湾国家公园,导游介绍说,从皇后镇到米佛峡湾直线距离只有50多公里,但是没有穿山越岭的路,唯一的一条高速公路要走四小时车程(单程),不过沿途风景非常美,左边是山脉,清晨云雾缭绕在半山腰似仙境;山脚下广袤的草原上黑牛,白羊,黄鹿漫山遍野,成群散养着;右边是深蓝色的河流似镜子闪着光;浅滩上各种鸭子、鸟类栖息,戏水;还有成片收割后平整好的土地;还经过一段原始森林。</p> <p class="ql-block">米佛峡湾国家公园位于南岛西南角,濒临塔斯曼海,恰好坐落在太平洋板块和澳大利亚印度洋板块交界处的高山断层上。这里古代为高原,经风雨冰雪侵蚀,形成独特景观多种多样,全长23公里,二边山陡峭,有14个冰川峡湾、岩石海岸、悬崖峭壁、高山湖泊、小岛和众多瀑布,被誉为“高山园林和海滨峡地之胜”。1904年被列为保护区,1952年辟为公园,198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1990年峡湾国家公园被认定为联合国世界遗产保护地区。总面积12120平方公里,是新西兰最大的公园,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公园之一。我们乘船游览,每经过一个景点都有讲解,可惜我们听不懂外语,只看景不知道其故事和意义。</p> <p class="ql-block">苏瑟兰瀑布,落差580米,具世界前列,被称为“绿宝石之地”。</p> <p class="ql-block">18日我们游览距皇后镇20公里的箭镇,是新西兰风景如画的淘金历史小镇,人口不足2000。箭镇坐落在箭河畔,主街白金汉街,这里曾经是热闹的淘金地,保留了60多处十九世纪淘金热时期的建筑。现是著名的旅游小镇,金秋时节,山谷被落叶染成金黄,形成标志性的五彩林景观,大自然的杰作,秋色如画。</p> <p class="ql-block">瓦纳卡湖和孤独的树。瓦纳卡湖,位于南阿尔卑斯山东麓,海拔280公尺,面积192平方公里,为冰川堰塞湖,最深点可能超过300米,是新西兰第四大湖泊。瓦纳卡湖被高高的山脉包围,雄伟的山脉环绕着秀美的湖泊,似世外桃源般的天堂,是享受自然风光与休闲放松的理想之地。在湖中一棵水曲柳婀娜多姿,树龄63岁,被称为“寂寞柳树”或“孤独的树”而闻名。但是,长期以来每天吸引着广大摄影爱好者前来拍照,它并不孤独。</p> <p class="ql-block">美女领队漫步在瓦纳卡湖畔。</p> <p class="ql-block">普卡基湖,南岛中部的冰川堰塞湖,面积169平方公里,别称蓝色牛奶湖。</p> <p class="ql-block">库克山国家公园位于南岛中西部,建于1953年,其三分之一地区终年积雪,山峰连绵起伏,气势磅礴,蔚为壮观。库克山海拔3764米(周围海拔3000米以上山峰15座)雄踞中间,誉为“新西兰屋脊”之称。库克山国家公园处于南阿尔卑斯山景色最壮观秀丽的中段,集雪山、冰川、湖泊、山林于一体,是登山、徒步、滑雪及观赏南阿尔卑斯山的绝佳之地。我们的运气非常好,中午到达时库克山雪峰时隐时现,午餐后随着往库克山步道走去雪峰渐渐展露,走一段拍一段,就怕美景错过,结果雪峰全部展现出来,雄伟壮观(之前的暂露照片都可以忽略不要了)。</p> <p class="ql-block">越过胡克河上的吊桥,步入胡克谷步道走到尽头就是穆勒冰河,欣赏雪山与冰河的壮观景象。</p> <p class="ql-block">午餐在库克山雪山观景餐厅吃披萨(二人一个)</p> <p class="ql-block">不论是雪山脚下还是海滩、草地,驴友们兴奋的忘记年龄欢呼!跳跃!</p> <p class="ql-block">19日我们来到坐落于基督城与皇后镇之间的,有世外桃源之称的,美丽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梯卡坡湖,这是麦肯锡第二大湖泊,地理位置属于高地地带(高于海平面700米)也是冰川堰塞湖,长约24公里,宽6公里,面积96平方公里,水深约190米。由于湖底特有的青绿色的岩石,使湖面呈现一种翠绿迷蒙梦幻的景象,远处</span>映衬雪山、蓝天白云,如诗如画。湖畔有座石块打造的小教堂,是早期来此地开垦的牧羊人宗教信仰中心。教堂旁的牧羊犬雕像是纪念辛勤工作的牧羊犬,没有牧羊犬的协助当时根本无法在山中放牧,体现了牧羊人的感激之情。</p> <p class="ql-block">下午游览基督城植物园,位于新西兰雅芳河畔的基督城植物园占地三十公顷,始建于1863年7月9日,为纪念女王的小儿子与丹麦公主结婚,在这里栽下了一棵英国栎。国内林荫浓郁,天蓝地绿,环境雅致,空气清新,是个休息的好场所。但是导游建议我们游览植物园对面的艺术馆(古建筑遗址),所以大家几乎都将有限的时间用在艺术馆中,而植物园仅仅只是打个卡。而贯穿基督城全城的雅芳河,也仅仅是植物园里的一角。</p> <p class="ql-block">野蘑菇有毒,但是的确好看!</p> <p class="ql-block">艺术馆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在新西兰南岛大家再次品尝了美味可口的冰激凌。</p> <p class="ql-block">20日太阳刚露头,我们又要飞往新西兰北岛奥克兰了,然后前往罗托鲁瓦。</p> <p class="ql-block">罗托鲁瓦是新西兰北岛中北部一座工业城市。位于罗托鲁瓦湖南畔,多天然温泉,是毛利人聚居区和著名的旅游胜地。罗托鲁瓦市坐落在火山多发区,被喻为"火山上的城市"。“罗托鲁瓦”是毛利语,意为“双湖”。罗托鲁瓦湖面积为23平方公里。全市遍布热泉,市郊森林密布。湖光潋滟,山色迷离,游禽戏水,海鸥翔空,空气中硫磺弥漫,热泉灰黄泥浆沸腾,加之毛利文化多姿多彩,前来观光的游客终年络绎不绝。</p> <p class="ql-block">皇家爱歌顿牧场(占地约2200亩)是新西兰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观光牧场之一,始建于1971年,因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到访并赞赏其剪羊毛表演,被特许冠以“皇家”称号。以特色动物表演,动物互动,农业体验为核心。游客乘坐拖拉机牵引的观光车在牧场中游览,并近距离喂食(绵羊、羊驼)并合影,参观有机果园,品尝奇异果蜂蜜等活动。爱歌顿牧场是罗托鲁瓦的标志性观光牧场。</p> <p class="ql-block">绵羊们已经习惯了,看见我们车到了,就一拥而上,知道有吃的了。</p> <p class="ql-block">羊驼也聪明的很,朝着我们跑过来。</p> <p class="ql-block">罗托鲁瓦市政公园在市中心的湖边,英式氛围,步入公园就闻到浓浓的硫磺味和雾气腾腾。由于下雨,烟雨蒙蒙,到此匆匆一游。</p> <p class="ql-block">傍晚来到红木森林公园,始建于1901年,高大挺拔的红木(贝壳杉)是100多年前引入栽种的,树皮呈暗红色,故名“红树”。红木森林公园有“天然氧吧”著称。</p> <p class="ql-block">“七仙女”树奇迹重生,在红木森林公园内有一颗杉树倒下后,树干吸取营养,一棵树干上再长出七棵参天大树。</p> <p class="ql-block">毛利人(Māori),是新西兰的原住民和少数民族,属于南岛语族-波利尼西亚人,其民族语言原本没有文字,1840年开始以拉丁字母作为民族语言之文字。现多信仰基督新教。多数考古学和历史学者认为毛利民族是从库克群岛和波利尼西亚地区而来。也有学者认为毛利民族及所有南岛语族的发源地最北可以追溯到西太平洋的台湾岛,毛利人的语言、文化及传统建筑与台湾阿美族很类似,文化上有许多共通点。</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晚餐,边欣赏毛利人歌舞,边品自助特色餐。热闹非凡!</p> <p class="ql-block">21日游览怀欧塔普地热公园(“怀欧塔普”毛利语,意为“圣水”,体现其自然与文化的双重神圣性)怀欧塔普地热公园地处陶波火山区,地热活动频繁,形成彩色温泉、泥浆池、间歇泉等多样景观,是罗托鲁瓦地区著名的地热景区,以其独特的地貌和火山活动形成的自然奇观闻名,被誉为“新西兰的黄石公园”。 徒步走在步道上,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硫磺味,烟雾腾腾(有点喘不上气来)近距离观赏地热奇观。周围森林苍劲,光影变化下景色更具层次感。怀欧塔普以活跃的地质活动和绚丽的色彩吸引全球游客,是新西兰北岛必游的自然奇观之一。</p> <p class="ql-block">香槟池(五彩池),天然彩色温泉,因气泡翻滚似香槟得名,是公园的标志性景点。</p> <p class="ql-block">诺克斯女士间歇泉,每天上午10:15定时喷发,水柱高达20米。(我们未曾见到,这是群里转发的)</p> <p class="ql-block">泥浆池与矿物台地,沸腾的泥浆和五彩矿物沉积形成超现实景观。</p> <p class="ql-block">玛塔玛塔霍比特人村,是《指环王》三部曲及《霍比特人》系列电影拍摄的外景地,这里共建造了44个霍比特人洞穴。</p> <p class="ql-block">进入一个洞穴(电影拍摄地)参观霍比特人生活实景。</p> <p class="ql-block">午餐就在园内自助餐</p> <p class="ql-block">22日,是我们在新西兰的最后一天,晚上9点的飞机回沪。游程即将结束,当地导游让我们多看看,带着我们游览了奥克兰工党纪念碑,是为纪念新西兰第23任首相,也是工党第一任领袖而建的。这是一个绿化修剪非常整齐的公园。</p> <p class="ql-block">使命湾小镇又称教会湾、密逊海滩,是奥克兰有名的海滩度假圣地,最佳住宅区之一。这里能远眺对面的火山岛。</p> <p class="ql-block">奥克兰玫瑰园,为纪念新西兰伟大园丁南希·斯坦恩夫人,她用毕生的心血,终身致力于玫瑰的种植栽培。现在过了玫瑰花绽放期,但是仍花满园。</p> <p class="ql-block">奥克兰怀提玛塔海港是个天然避风港,海港大桥建于1959年,全长1020米,桥高离海面43米,大桥连接奥克兰最繁忙的港口南北两岸。海港大桥与港内游艇俱乐部的万柱桅杆组成了一幅壮丽的图画。</p> <p class="ql-block">帆船码头被誉为美洲杯帆船村,是“风帆之都”奥克兰的标志性景点之一。在蓝色的海湾中,万柱桅杆在阳光照耀下,与海港大桥相映,形成无比壮丽的景象。沿岸很多游艇挂牌出售。</p> <p class="ql-block">海上火山岛,新西兰北岛有70多个死火山,唯一一个活火山在海上(最后一次爆发至今也已有650多年了)。</p> <p class="ql-block">伊甸山位于奥克兰市中心以南约5公里处,是一座形成于2-3万年前的死火山(火山最后一次喷发推测在1.5万至2.8万年前),火山口呈倒圆锥形,深50米,底部为绿地。海拔196米,是奥克兰陆地火山带中最高的一座,也是市区自然制高点。山顶设有三个瞭望台,可360度俯瞰奥克兰全景。伊甸山以其独特的地质形态、历史价值和观景优势,成为奥克兰必游景点。</p> <p class="ql-block">死火山口</p> <p class="ql-block">在伊甸山顶俯瞰奥克兰全景</p> <p class="ql-block">奥克兰市唯一的活火山和伊甸园的死火山。</p> <p class="ql-block">几年前我就非常向往大洋洲的旅游,种种原因拖至此,今年再不去恐怕难以成行了。我们此行运气很好,领导和领队好,耐心细致、照顾周到;景选的好,大饱眼福;天气好,虽偶有雨天没影响游览并避开了风暴;我们还分别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南、北岛三次看见彩虹(都在车程中),每次看见彩虹总是那么惊喜,它告诉我们:风雨过后总有美好在等待着。照片是美的,但是我感觉实际看见的更壮观、更精彩、更震撼!不虚此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