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中国第一比丘尼道场 徐州竹林寺

李建民

<p class="ql-block">徐州竹林寺,它的来历与中国第一位比丘尼净检法师以及佛教在徐州的传播密切相关。</p> <p class="ql-block">净检法师原名仲令仪,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出生于西晋末年(公元291年)。她自幼聪慧,琴棋书画无所不通。16岁时嫁给太学生丁泽远,然而晋永嘉五年(公元311年),洛阳被攻破,仲令仪的父亲和丈夫双双殒命。此后,仲令仪在母亲支持下,为贵族子女教授琴书。一次偶然机会,她听胡僧法始讲解《安般守意经》后顿悟,与法始结下不解之缘,并逐渐结识了名僧智山、佛图澄等,对佛教心驰神往,决心皈依佛门。晋建兴二年(公元314年)六月初八,仲令仪在法始寺剃度出家,法名净检,成为中国第一位比丘尼。</p> <p class="ql-block">净检法师出家后,与24位志同道合的女信友一同发心建造寺院。因佛祖释迦牟尼初传佛法时有竹林精舍,也称竹林寺,是佛法传播之源,且竹有气节,象征着佛教修行者的品德,于是她们将所建寺院命名为竹林寺。这座位于洛阳的竹林寺成为中国第一座尼姑道场,为中国女性出家人提供了修行场所。</p> <p class="ql-block">净检法师是徐州人,她在佛教界的影响力日益增大。东晋永和年间(345-356年),徐州东郊狮子山上的青园寺建成,净检法师应邀驻锡青园寺。皇帝得知后,下敕将青园寺改名为竹林寺,以纪念净检法师以及她所代表的佛教精神。这座位于徐州的竹林寺,也因此成为中国第一比丘尼道场。</p><p class="ql-block">徐州竹林寺名副其实,山上山下,寺院内外,到处长满了茂密的竹子。</p> <p class="ql-block">透过殿堂之间的缝隙,不远处隐约可见山顶处的观音阁。</p> <p class="ql-block">徐州竹林寺山顶观音阁,供奉着美轮美奂的千手观音,它承载着当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也见证了寺庙的兴衰变迁。</p> <p class="ql-block">千手观音菩萨佛像</p> <p class="ql-block">竹林寺在历史上历经多次兴衰。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令全国崇佛,竹林寺得以修复扩建。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巡幸竹林寺礼佛,再度对其进行扩建,使其展现出中国名寺的风貌。然而,在上世纪中期的日军侵华战争中,竹林寺遭到劫掠,千年古刹毁于一旦。2004年,竹林寺开始复建,2009年9月落成开放,明道法师应邀住持。2013年,竹林寺成为国家3A级景区,再次展现出其独特的宗教地位和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明道法师俗家曾是某航空公司空姐,丈夫是上海商人,资产千万。她出生在上海富裕家庭,从小美丽善良,跟着母亲信佛拜佛。</p><p class="ql-block"> 她和母亲一样热心于佛事,在母亲建议下在家中设佛堂,每日晨起念佛,感觉内心平静安详,后皈依佛门成为在家居士。2003年,她和丈夫开车去宁波办事,途中遭遇车祸,车头撞烂但两人毫发无损,这让她觉得是菩萨显灵,学佛更加虔诚。</p> <p class="ql-block">2004年4月,明道法师到五台山朝拜,冒雨跟着朝圣队伍三步一叩首至山顶。看到朝圣者的种种,她内心受到触动,在山顶礼拜文殊菩萨道场时,感动得泪流满面,遂在佛前发心出家。回家后,她不顾丈夫百般劝说,毅然辞去空姐工作,办理离婚手续,收拾行装前往五台山普寿寺出家为尼,从此开始佛门修行生活。</p><p class="ql-block">图为五台山普寿寺一隅</p> <p class="ql-block">2004年,徐州市委市政府尊重历史,顺应民意,恢复重建江苏徐州竹林寺。2009年9月,竹林寺修建落成对外开放,因住持虚席,明道法师响应当地佛协和十方信众举荐,担任了竹林寺住持职务。</p><p class="ql-block"> 明道法师到竹林寺后,制定了严明的寺规与修行方针,树立竹林宗风,培养了一批青年女尼,还积极开展慈善事业和对外交流活动,有效展现了中国名寺风貌。</p><p class="ql-block">图片为明道讲堂</p> <p class="ql-block">这座影壁墙刻有一副对联寓意深刻</p><p class="ql-block">上联</p><p class="ql-block"> “净之检之佛光熠熠正法明”</p><p class="ql-block">既可以理解为对中国第一位比丘尼净检法师修行精神的赞誉。“净”“检”体现了净检法师对自身修行的严格要求,通过净心、检行,使自己的修行达到很高的境界,从而仿佛与佛光相辉映,“正法明”是观世音菩萨的名号,暗示净检法师的修行与菩萨的慈悲智慧相契合,也象征着她所秉持的佛法纯正而光明。</p><p class="ql-block"> 下联</p><p class="ql-block"> “明也道也竹影萧萧观世音”</p><p class="ql-block">“明”“道”可指代当今竹林寺主持明道法师对佛法的明悟和践行,他在传承佛教文化、弘扬佛法之道上有着自己的作为。“竹影萧萧”描绘出竹林寺清幽的环境,也寓意着在这样的环境中,明道法师以一种宁静、超脱的心境修行和弘法,如同观世音菩萨以慈悲之心普度众生,暗示着明道法师在佛法修行和寺院管理中展现出的慈悲与智慧,如同观世音菩萨的精神在世间显现。</p><p class="ql-block"> 横批</p><p class="ql-block"> “净检明道”</p><p class="ql-block">直接点明了两位法师,强调了竹林寺从净检法师开创比丘尼道场的历史渊源,到如今明道法师继承和发展佛教事业的传承关系,体现了竹林寺在佛教发展历程中一脉相承的重要地位,以及两代法师在佛教传播与修行实践中的重要贡献,也表达了对佛教教义在竹林寺不断传承和弘扬的美好期许。</p> <p class="ql-block">十年前知晓明道法师的故事我就感知,如果她不出意外的话或许会被载入史册、流芳千古。岁月验证了她的功德在不断的积累,被众生所敬仰。下面的视频称她是“中国四位大慈大悲的人间活佛”的其中一位。评价之高,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玉柱通天路</p><p class="ql-block">金钟醒佛明</p><p class="ql-block">此图为钟楼</p> <p class="ql-block">欢迎继续欣赏竹林寺美景</p> <p class="ql-block">摄影 李建民</p><p class="ql-block">设备 小米15Uitra</p><p class="ql-block">编辑制作 李建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