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小妈妈 </p><p class="ql-block">仲夏时节,回江南小镇看望母亲。在小桥一下车,就看到桥下街上一个熟悉的身影:这不是小时候被称为“小妈妈”的春香吗!二十多年不见,她发福的身形好像她的妈妈呀!</p><p class="ql-block">春香是我的同学,那时候还是邻居,我们住在前后院。这是一栋徽派的深宅大院,前院旁街,后院临着水塘。听说解放前是卞家大地主的当铺,后院是会馆。前院是一栋二层带天井楼房,天井上盖着当时少见的玻璃亮瓦;天井二楼四周栏杆蒙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都是些帝王将相的戏文故事。每次上学走过,都要看上几眼,像看连环画一样呢!可惜文革初期,被造反派破“四旧”铲毁了!</p><p class="ql-block">春香的爸爸妈妈都是缝纫社的职工。她爸爸吴师傅,是小镇上的头把剪刀✂️,特别是中山装做得好!小镇上粮、棉、油、工商、税务等八大家的头头脑脑都要找吴师傅做服装呢!到城里开会,个个都是以穿吴师傅做的中山装为耀哦!理发店刘大贵师傅的老婆当着吴师傅面笑称:你做的中山服跟中央领导穿的一样,笔挺了!</p><p class="ql-block">春香的妈妈身体偏胖,但五官精致,乌黑的头发用发簪箍在脑后好看极了。夏天是缝纫社的淡季,往往这时候他们就为女工在江南、江北的棉站、粮站揽些缝补油布的活干。缝补油布是个苦差事,要在大太阳底下干活,因为油布要晒得軟軟的才好缝补。她们拿着长长的、穿着棉线的钢针蹲在晒得发烫的油布上工作,个个汗流浃背!春香的妈妈身体虚胖,就更难受了。</p><p class="ql-block">一九七0年盛夏的一天,前院传出一个男人撕心裂肺的哭喊:“我的天呀,我的姊妹!你走了我怎么办啊!”原来春香的妈妈在江北棉站补油布中暑了没有抢救过来去世了。吴师傅的哭喊在小镇街上回荡!春香她们三姐妹围着爸爸也哭的死去活来!大家纷纷劝说,个个泪目!这一年春香十一岁,二妹元萍九岁,幺妹三姑七岁。</p><p class="ql-block">妈妈去世了,生活还要继续呀!春香好像一夜间长大了。她承担起了全部的家务和照顾二个妹妹的责任。每天我上学从她家门口经过,她已经在晾晒洗好的衣服;放学回来她马上系上围裙刷锅做饭。她小小忙碌的身影至今历历在目!</p><p class="ql-block">吴师傅的同事开菊妈看到这一切,心疼的说:好懂事的姑娘 呀!真像一个小妈妈呢!!!</p><p class="ql-block">吴师傅正值壮年,时间长了心就有些不在家里了。除了交给春香生活费,慢慢的当起了甩手掌柜。春香的责任更重了。元萍、三姑由于年岁还小,两人经常发生小纠纷。一次,不知什么原因,两人纠打在一起。你抓我的衣领、我扯你的头发互不相让!春香把她们解也解不开,急的直跳脚。最后春香声嘶力竭的呼喊:我的妈耶,我的先人!我跟你们下跪你们不打了好不好?说着春香一把跪下来!这一举动惊呆了两个妹妹,她们面面相觑,相互松开了手。她们扶起姐姐三个人抱在一起:“妈呀!妈呀”的哭的好伤心!这场纠纷过后,两个妹妹好像醒悟知事了,开始帮助姐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再也没有扯皮了!</p><p class="ql-block">五年后,吴师傅续弦了勤快贤惠的肖妈;春香中学毕业也要下乡了。这样她才告别了“小妈妈”的角色。</p><p class="ql-block">光阴似箭,几十年转眼就过去了。春香后来从知青点招工来到油厂上班,遇到了她的(同事)如意郎君,生了一个帅气的儿子。现在他们含饴弄孙,跳跳广场舞,刷刷抖音,过着幸福的退休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