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传承历史(向南侯王诞有感)

GMX(虢)

<p class="ql-block">  向南年度大狂欢,只因先贤侯王诞。天崖无阻回归期,乡俗民约在召唤。</p><p class="ql-block"> 以下的场景拔动了全体向南居民的心弦,共奏一曲 : 心念先贤高尚德行,倡导儿孙责任担当,承前启后、接力光大的美妙乐章。</p><p class="ql-block"> 向南村得名于郑姓先祖因“坐北向南”建房的风水选择,现存古榕树、大板桥(三拱石桥,300余年历史)等文物。向南社区侯王诞祭典是深圳市南山区一项传承300余年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p><p class="ql-block"> 侯王庙供奉着明末大将陈忠勇,他出身平民,因为民请命被封侯,去世后被尊为庇佑村民的“侯王”。始于清雍正年间,向南村郑氏族人因半农半蚝、出海捕鱼的生活需求,建侯王庙祈求风调雨顺。1994年庙宇重修后,祭典规模逐渐恢复,2008年列入区级非遗,2009年升级为市级非遗。</p><p class="ql-block"> 侯王诞祭典活动,首先凝聚宗族情感​​,培养家国情怀。海内外郑氏宗亲自发返乡参与,成为维系家族纽带的重要活动。同时加强深港文化融合​​,香港南山联谊会等组织带领青年参与,促进大湾区文化认同。也是非遗保护实践​​,通过政府支持与年轻一代的加入(如非遗传承人郑建荣),祭典规模逐年扩大,传统技艺得到发扬传承。</p><p class="ql-block"> 传统仪式​​流程:1、午夜拜侯王​​(5月19日23:00)。2、村民以醒狮夜巡游拉开祭典序幕。3、主祭日祭拜​​(5月20日)。村中老者代表全村祭拜侯王,随后群众依次祈福,体现尊老传统。4、放生仪式与醒狮巡游​​,象征驱邪纳福,醒狮队表演“采青”“舞柱”等非遗技艺,巡游至郑氏宗祠。5、民俗庆典​​大盆菜宴​​,330桌大盆菜宴席沿街摆开,2000余名村民、海外宗亲代表、香港同胞、社区工作人员代表、各自愿服务队代表、商户代表及外卖小哥共聚,体现社区包容性。6、文艺汇演​​(5月21日晚),武术、粤剧、舞蹈、合唱、魔术等社区居民自编自导自演的文艺节目展现传统文化活力。</p> <p class="ql-block">  主祭日祭拜​​(5月20日):村中老者代表全村祭拜侯王,随后群众依次祈福,体现尊老传统。</p><p class="ql-block">​​ 放生仪式由村中族老等德高望众者执行,体现慈悲心,倡导对生命的敬畏,人与自然和谐共处。</p> <p class="ql-block">  向南社区醒狮队,承传统技法,表达象征驱邪纳福,表演的“采青”“舞柱”等非遗技艺,颇具专业水平。</p> <p class="ql-block">  您吃过大盆菜吗?您见过330桌大盆菜沿街摆放,2000多人共食吗?这可是咱向南村侯王诞祭典的精彩环节哦!</p><p class="ql-block"> 盆菜承载着“和味同心”“盆满钵满”的寓意,象征团圆和睦、财富丰足,常见于春节、重阳祭祖、婚礼等场合。</p><p class="ql-block">​​ 相传南宋末年,宋帝昺逃亡至广东沿海,当地村民将剩余食材共冶一盆,供君臣充饥,后演变为盆菜。香港新界围村的宗族祭祖仪式“食山头”(清明祭祖)和“食盆”(重阳祭祖)中,盆菜是必备菜肴,体现宗族团结。如今的盆菜已从乡村走入城市,成为粤港地区节庆热门美食,甚至有高端版本加入花胶、龙虾等名贵食材。</p> <p class="ql-block">  文艺演出,所有节目都由向南居民自发自主编演,即有对传统文化的演译、也有对现代社会的讴歌、海内外向南人一齐登台共乐、更是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期待。</p> <p class="ql-block">  向南人民历来都很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发掘和传承。随着深圳不断发展,这里已是寸土寸金,但对古庙、宗祠、古桥等承载向南厚重历史的事物,一直都是极尽保护,绝不因商业利益而让步。在区域规划改造中,无论是市、区、街道还是社区,都会充分考虑将历史遗迹保护和融入。</p><p class="ql-block"> 向南虽只是深圳不起眼的一个村,但在这里不仅能看到深圳的现在和发展,也能感受到深圳的历史厚重。欢迎您来深圳市南山区南山街道向南社区参观、发展、淘金,请相信加上您的智慧,这里有无限的可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