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孔子:过而不改,是谓过矣</p> <p class="ql-block">此句大意为,有了过错却不改正,这才叫过错。</p> <p class="ql-block">人非圣贤,都会犯错,犯错不可怕,关键是要正确对待错误。王阳明提出“贵于能改过”,强调改过是君子的必备品质。“吾日三省吾身”,发现过失,承认错误,寻找原因并加以改正,才能不断完善自我,提升个人品德和修养。如果知错不改,就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阻碍个人的成长和发展。</p> <p class="ql-block">对于领导者或管理者来说,要有正视错误的勇气和改过的决心。像西汉韩延寿任太守时,将百姓的问题反思为自身治理的不足并积极改正,赢得民众的信任和尊重,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反之,若领导者刚愎自用、知错不改,可能会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p> <p class="ql-block">“过而不改,是谓过矣”不仅是儒家思想的精髓,更是跨越时空的普世智慧。它提醒人们:错误本身是成长的契机,而坚持错误才是真正的失败。无论是个人修养还是社会治理,知错即改始终是通往完善之道的关键。</p> <p class="ql-block">孔子,春秋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论语》一书主要以语录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