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河谷草原——那拉提

星星之火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那拉提,这座天山脚下的草原仙境,无论自然风光还是人文景观,都带给人们无尽的遐想,特别是前几年随着《可可托海的牧羊人》这首歌的风靡,那拉提草原成为旅游者心目中抹不去的期待和向往。当五月的风掠过天山,吹醒了沉睡一冬的那拉提草原,我们也带着这种期望,走进那拉提。</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那拉提位于新疆伊犁州新源县境内,地处天山腹地,伊犁河谷东端,是一片平均海拔1800米、总面积达960平方公里的大草原,它由空中草原、河谷草原和国家森林公园三部分组成。当第一缕阳光亲吻这片草原时,它便有了诗一样的名字——那拉提,这个源自蒙古语“纳喇特”的音译,它的意思就是“最先见到太阳的地方”。那拉提草原的最大魅力,是将雪山、森林、溪流、草甸和人文风情完美融合在一起,让人感受到原始纯净的自然力量。来到那拉提景区有两条游览线路可以选择:河谷草原和空中草原,我们选择了河谷草原。河谷草原以低海拔和气候温和著称,它既有“空中草原”的辽阔,又有伊犁河谷的温润灵动,堪称那拉提草原精华所在。</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河谷草原的旅程从塔吾萨尼(哈萨克语意为“美丽的山沟”)开始,这里是那拉提河谷草原的第一站,也是最能展现“一山四景”奇观的地方。一山四景”就是同一视角可同时观赏草原、河流、森林、雪山四大元素,形成层次分明的立体画卷。站在塔吾萨尼观景台可以看到,这里地貌极具特色:远处的天山雪峰如银冠般闪耀,中段的雪岭云杉如墨绿色的云涛翻涌,近处的草原则像一块柔软的绿毯铺展,而脚下的巩乃斯河如一条银链,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尤其是塔吾萨尼两侧山坡更有看点:其东侧山坡因形似一只巨大的耳朵,被当地人称为“天山之耳”。远眺这座山丘,轮廓柔和,曲线流畅,好像大地在静静聆听天空的低语。哈萨克牧民认为,这是天山母亲的耳朵在倾听草原所有生灵的祈愿,默默守护着天山。其西南侧的山坡则形似一匹昂首奔腾的骏马,让人联想到哈萨克族关于天马传说中,凡看到天马便有马到成功飞黄腾达的寓意,所以取名为“飞马坪”。这两处景观让我们看到了大自然神奇的雕刻技艺。</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与那拉提空中草原天高云淡的感觉不同,河谷草原主要看河谷地貌的风情,看草原与水的交融。这里的地势更为平缓,每年5月,那拉提河谷草原最美,遍地山花烂漫,冰雪消融的山脉与满目翠绿的草原相映成趣,漫山野百合在风中摇曳,随手一拍都是大片。5月的那拉提河谷,能满足游客对草原的所有想象。</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这里有茂密的森林,纵横交错的溪流,成群的牛羊,哈萨克牧民的蒙古包,呈现在世人面前的就是这样一片原生态的草原景观。而且这里与其他平坦开阔看不到尽头的草原不同,那拉提草原因为地形的影响,连绵起伏的丘陵和山丘,使得青青草地有了一道道起伏的曲线,线条十分优美,让草原变得更加立体生动。</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那拉提草原并不只是供游客看的风景区,这里也是当地有名的牧场,经常会有牧民在这里放牧、转场。当你走入那拉提河谷草原,沿途你会看到,骑马的牧羊人开心地甩着牧鞭,牛羊慢悠悠的在草地上吃草,日子过得悠闲。远处皑皑雪山,近处清澈的河流,点缀着树林,还有散落的毡房,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童话景象。</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这里是哈萨克人的家园,到处洋溢着浓郁的哈萨克族风情。在这里,你可以骑马驰骋在辽阔的草原,在马背上感受草原的自由与畅快;还可以穿上鲜艳的哈萨克族服装,留下美丽潇洒的倩影;还有舌尖上的满足——品尝美味的手抓羊肉、香甜的奶茶,观看精彩的马术表演和欢快的哈萨克族舞蹈等。(提示:如果打算骑马,一定要穿上长裤,否则大腿可能会被磨破。)</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那拉提草原的天气变化无常,中午时分可能会下雨,但乌云很快就会被吹走,阳光再次普照大地。</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随区间车前行,我们来到河谷草原第二站——乌孙古迹,这里保存着距今3000多年的草原石人和乌孙古墓。乌孙是历史上古老的游牧民族,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为抗击匈奴先后选派两位公主远嫁乌孙,促成了汉王朝与乌孙部落的政治联姻。乌孙是现今我国哈萨克族的主要源流,是组成哈萨克族的主体部落。眼前这些遗迹,就是哈萨克族古老历史的见证。这些散落在草原上的石人,雕刻精美,他们都面向东方,象征游牧民族的太阳崇拜;男性持刀,女性持纺锤, 体现了乌孙古国当时的社会风貌。而零星分布在草原上的200多座乌孙古墓,则大多为高3—5米的土墩墓,只有部分规模宏大的,可能是乌孙贵族的陵墓。我们站在两千多年前乌孙王国留下的遗迹前,想象着张骞出使西域时,乌孙人曾在此驰骋草原,与汉朝和亲共抗匈奴,一种历史厚重感扑面而来。</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我们还参观了景区新建的草原部落,这是一个人工打造的文化旅游景区,它还原了两千多年前的乌孙古国和哈萨克族的民俗文化。在这里可以观赏乌孙王迎娶汉家公主的盛大场面,体验哈萨克族婚礼上迎娶的场景,展示哈萨克族传统的放鹰、赛马、叼羊等活动。里面的乌孙金顶大帐、草原石人、拜火台等仿古建筑,则反映了乌孙古国和哈萨克这个古老游牧民族的悠久历史。</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那拉提河谷草原最后一站是游览国家森林公园,这是一个集山川、森林、草原于一体的自然风景区。公园属高山带状地貌,气候凉爽湿润,由于巩乃斯河穿过公园,河畔的密叶杨、白桦等树种与雪岭云杉交错,形成多层植物群落。那拉提国家森林公园景观层次极为丰富,从河谷草原到雪岭云杉,再到高山草甸,一日之内可以经历四季的景色变换,堪称天山立体画卷。</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公园面积很大,需购票换乘景区观光车进入。车子开始爬坡,两侧的植被悄然变化,低处的灌木丛逐渐被挺拔的新疆落叶松取代,最后映入眼帘的是整齐漂亮的雪岭云杉。十几分钟后,第一个观景台出现在拐弯处。这个半月形平台悬挂在海拔两千多米的山脊上,栏杆处挤满摄影爱好者,大家镜头齐刷刷对准远方的天山雪峰。</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继续上行半小时,道路逐渐变成碎石铺就,车子在之字形弯道上艰难爬升。当海拔快到3000米时,一片开阔的高山谷地闯入视野,我们来到第二个观景台。这个观景台比前一个简陋,原木搭建的平台上,三块天然巨石充当了护栏,其中一块表面布满蜂窝状孔洞,是典型的风蚀地貌。据说此地叫雪莲谷,对面崖壁布满星星点点的白斑——盛开的天山雪莲,但需借助望远镜才能看到。</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一小时后,车子终于驶入平缓的高山草原带,这就是著名的沃尔塔交塔草原。沃尔塔交塔在哈萨克语中意为“爱情草原”,这片面积有十多平方公里的台地确实透着浪漫,无数野花编织成巨幅地毯,其间蜿蜒着牧人踩出的羊肠小道,一群群年轻人在草地尽情欢舞,打卡留念。下车点设在一处哈萨克牧民的夏季牧场,三顶白色毡房呈品字形排列。俯瞰全景时,森林与草原的分界线清晰如刀刻,墨绿的云杉林终止在海拔3000米处,再往上便是黄绿相间的高山草甸。</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那拉提河谷草原是一幅美丽画卷,让人流连忘返;一首动人诗篇,让人回味无穷;一曲悠扬的牧歌,让人陶醉其中。夕阳西下,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这片草原。回望草原那满眼绿色,呼吸这沁人心底的青草的气息,我们惟愿把这里的一切都珍藏在记忆里,并祈愿人类共同守护好大自然赠送的这块瑰宝,让它变得越来越美,让草原的碧绿永驻人间。</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