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红军的干事,曾跟随红军三大主力部队长征,建国后担任公安部副部长

爱歌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黄庆熙出生于1917年,福建省上杭县南阳镇人,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七岁的时候,他开始读私塾,后续又进入高小读书。读书期间,黄庆熙对进步思想以及革命道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他也开始关心国家前途与命运,渴望将来走上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29年,黄庆熙参加了家乡的儿童团,开始为工农革命队伍做力所能及的工作,比如站岗、放哨、传递情报等。1930年,黄庆熙加入了共青团,并担任了团支部的宣传委员,主要在青少年群体中宣传革命思想,引导他们走向进步与光明。在这之后,黄庆熙主要活跃在中央根据地,并被派到宁化、青流县等地从事扩红工作,动员有志青年参加红军,为壮大工农革命队伍贡献了一份力量。可惜的是,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以失败告终,黄庆熙也跟随中央红军的主力部队踏上了长征之路,离开了根据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跟随中央红军参加长征期间,黄庆熙先后担任了红八军团地方工作部干事以及红五军团地方工作部干事等职务。1935年6月,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此后红五军团主要跟随左路支队行动,并南下川康一带。红五军团南下至丹巴县城驻防时,黄庆熙被调到红四方面军,此后他在天全、芦山等地做了一段时间的青年工作,为壮大红四方面军的青年力量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不过,红四方面军南下期间虽然歼灭大量敌人,但自身亦遭遇较大的损失,最终在一众有识之士的争取下,红四方面军重新北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黄庆熙也跟随红四方面军北上,1936年,红四方面军与长征的红二军团、红六军团会师,此后红二军团、红六军团改编为红二方面军,9月,黄庆熙被调到红二方面军,继续跟随红二方面军长征,并于10月到达甘肃,见证了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以及长征的胜利。也就是说,黄庆熙曾跟随红军三大主力部队(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长征,他也接受了革命的考验,并始终保持着坚定的革命信念。长征结束后,黄庆熙前往陕北,进入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工作,担任了文教部部长等职务。全面抗战爆发后,黄庆熙继续在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工作,他坚持我党既独立自主,又联合抗战的统一战线政策,积极组建青年抗敌协会等抗日救亡组织,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壮大抗日武装力量作出了积极的贡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38年冬天,黄庆熙被派到晋察冀军区,继续从事青年等方面的工作,在基层组织恢复与建立、青年干部培养以及动员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壮大了晋察冀根据地的抗日力量。1943年,黄庆熙重返延安,参加了大生产运动,支援了抗日前线,并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战胜利后,黄庆熙被重新派回晋察冀边区,担任了晋察冀边区第六地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部长等职务,参与领导了当地的土地改革、支前参战等工作,为巩固与扩大解放区倾注了很多心血。1949年,他参加了南下干部团,随军南下,参与到城市的接管当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新中国成立后,黄庆熙担任了皖南组织部长等职务,皖南与皖北合并之后,他前往华东局等待分配工作,后续又担任了上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组织部部长以及内务部副部长等职务。1972年,黄庆熙被调到公安部,担任了公安部副部长,1978年,他又担任了民政部副部长,继续为新时期祖国的各项建设殚精竭虑地奉献。2005年,黄庆熙因病去世,享年88岁。</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