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r></h1><h1> 兰德宾馆的早餐很丰盛,狠狠吃了一顿,估计直到下午都不会饿。今天要去南岸很多地方,晚上要赶到东海岸小镇赫本,任重道远。<br> 冰岛的热门景点大多都在南岸,瀑布、冰川、冰湖、黑沙滩和维克小镇等。我们先去塞里雅兰瀑布(Seljalandsfoss),这是冰岛最著名的瀑布。出发时天气晴朗,公路两边的植被还都是黄色,间或出现几处红顶村舍,挺养眼。</h1><div><br></div> <h1><br></h1><h1> 开始我以为这是草原,心想冰岛的畜牧业很发达靠得就是大片的草原。可环岛一周除了几匹马,却从未见到牛羊群,而且租车时,车行一再嘱咐车不能下路,下路属于违法,政府要重罚,当时我觉得冰岛对草原的保护有点过了。后来才知道这不是草原,是苔原,因为冰岛是北极圈国家,又是火山熔岩地貌,土壤贫瘠且保水能力差,只能生长苔藓、地衣和一些小型草本植物,这种植被差不多占了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h1><div><br></div> <h1><br></h1><h1> 我想起去北极斯瓦尔巴群岛时,那里的植被就只有地衣、苔藓,这种植被生长极其缓慢,每年仅长一、二毫米,又极其脆弱,踩踏或车辙破坏,数十年才能恢复。冰岛沿一号公路几乎都是火山岩,自然大部分植被都是地衣和苔藓构成的苔原了。冰岛法律严禁车辆或步行离开公路碾压地衣,自有其道理。</h1><h1> 北极地区极其珍重地衣,因为它有着重要的生态功能,通过地衣固沙有助于土壤的形成。冰岛真正的草原只在南部和海边低海拔,低纬度,有湖泊、河流的地方,这些地方树也很少,只看到一些灌木丛。冬天牛羊都是圈养,即使在南部草原也看不到。</h1><div><br></div> <h1><br></h1><h1> 正欣赏着美景,感觉很惬意,突然黑云密布,狂风大作,是暴风雪来了。不一会儿天昏地暗,能见度只有不到五十米。到达塞里雅兰瀑布时,已经大雪纷飞了,雪片很大,真正见识了什么叫鹅毛大雪。可以说有生以来从未见过这么大的雪片,想起李白的句子: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第一次读到这首诗觉得李白太夸张,现在知道只有这样描述才靠谱。</h1><div><br></div> 瀑布景点的纪念品小铺(上图)塞里雅兰瀑布(下图) <h1><br></h1><h1> 风把雪花吹得满天飞舞,相机打开镜头盖,就会飘进雪花,为了拍下大雪顾不上相机了。冲锋衣里面套着羽绒服,鞋外面套上防滑冰爪,踩着冰,冒着雪参观塞里雅兰瀑布。这个瀑布,高约六十多米,与我们贵州的黄果树瀑布相仿,在冰岛很有名,特别是其背后的“水帘洞”人气很高,可穿行至瀑布后方,今天下这么大的雪穿过水帘洞的人依然络绎不绝。</h1><div><br></div> <h1><br></h1><h1> 塞里雅兰瀑布的水量十分充沛,来自埃亚菲亚德拉(Eyjafjallajökull)冰盖融化的水,令人称奇的是冰盖底下竟然是一座活火山曾在2010年爆发,造成了当时欧洲航空交通瘫痪,不过“冰与火共生”就是冰岛的魅力所在。</h1><h1> 按说我在南美巴西和阿根廷都见识过伊瓜苏大瀑布,对一般的瀑布并不感到震撼,但在如此大雪中看瀑布还是第一次。从山崖上飞流而下的瀑布在暴风雪中变得朦胧而失去了原有的气势,雪成了主角。我先用快速拍了大雪纷飞,又用慢速度拍把雪拉成线,因为雪片大,都很美。</h1><div><br></div> 慢、快速度拍摄雪中塞里雅兰瀑布(上下图) <h1><br></h1><h1> 冰岛三月天仍然非常冷,寒风扑面,大雪纷飞,顷刻,除了一条小河和一间小屋,天地之间全部覆盖成白色,相机也被打湿,我们却很兴奋,难得能遇到这么大的雪呀。平时我们说雪花飞舞,并未去体会“舞”的意境,今天知道了。硕大的雪片,像羽毛飘飘洒洒,上下翻飞,舞得很美。这时非但不觉得是在顶着酷寒,冒着风雪,反倒是在欣赏大自然的炫技:“雪花飞舞”,生怕它停下。<br></h1><div><br></div> 除了一条小河和一间小屋,全部覆盖成白色(上下图) <h1><br></h1><h1> 南岸相距三十多公里还有一个斯科加瀑布(SkógafossWaterfall),这个瀑布的规模与塞里雅兰瀑布相仿,出名因为曾是《权力游戏》的拍摄场景。我没追过剧,从网上知道这是剧中雪诺第一次骑龙翱翔和龙妈接吻的位置,龙妈在这里对雪诺说出了那句经典台词:We could stay a thousand years here.(我们可以在这儿待上一千年)。粉丝自然不会放过到这里拍照的机会,怪不得看到网上很多在这儿接吻的照片。这时雪小了一些,风开始大了,拍了照离开,再去灯塔。</h1><div><br></div> 斯科加瀑布(上图)迪霍拉里灯塔(下图) <h1><br></h1><h1> 斯科加开车半小时抵达灯塔(Dyrholaey Lighthouse),灯塔只能远看,近了乏善可陈,因其处在黑色山包的最高点,从这里可以俯瞰周边风光。南岸著名的石门洞就在这里,巨大的火山岩被海水侵蚀出两个大洞很像门洞,故得名,乍一看有点像台湾的象鼻岩。海面上还有一只酷似小象的石头,煞是好看。这些火山奇石都历经了千年磨洗成了现在的样子。</h1><div><br></div> 石门洞(上图)Dyrholaey半岛(下图) <h1><br></h1><h1> 从这里还可以远眺雷尼斯黑沙滩。我用长焦拍了黑沙滩与海浪的边缘,黑白相间,对比强烈,很像抽象画。黑沙滩之所以是黑色的,是因为火山玄武岩含铁和镁,呈黑色,只是没想到黑沙竟然这么黑。火山喷发时,岩浆流入海中,迅速冷却,碎裂,这些黑色的火山岩碎屑经过海浪的侵蚀、淘洗、风化,最终形成了黑沙滩。以前见过黄沙滩、白沙滩、粉红沙滩、红沙滩,第一次见到黑沙滩,确实很特别。</h1><div><br></div> 雷尼斯黑沙滩(上下图) 维克小镇(下图) <h1><br></h1><h1> 南部维克小镇也是打卡地,我们进入小镇主要是加油,小镇太小了站在高处一览无余。其实冰岛的小镇都差不多,一样的漂亮,我注意到每个小镇或城市都会有一座漂亮的教堂,维克小镇的红色小教堂也是网红。<br> 再往东是另一个世界遗产瓦特纳冰川国家公园。瓦特纳冰原(Vatnajökull)在冰岛的东南部,面积达八千三百平方公里,覆盖了冰岛约8%的面积,是欧洲最大的冰川,世界第三大冰川,仅次于南极冰川和格陵兰冰川。瓦特纳冰川平均海拔约一千五百米,冰川一般都不是静止的,不断被挤压,瓦特纳冰川以每年八百米的速度流入较温暖的山谷中。令人感到奇特的是在瓦特纳冰川地区还分布着熔岩、火山口和地热湖,冰岛的“冰与火”共存无处不在。</h1><div><br></div> 杰古沙龙冰河湖(上下图) <h1><br></h1><h1> 我们无缘欣赏整个瓦特纳冰川的壮美,只去了杰古沙龙冰湖国家公园(Jökulsárgljúfur),也算瓦特纳冰川国家公园的一部分。杰古沙龙冰湖也称冰河湖,深约二百米,是冰岛最大,最著名的冰河湖。据介绍冰河湖水湛蓝、清澈,我们来时云层很厚,水颜色暗,但很多形状各异的大冰块漂浮于湖面,静止不动,时间仿佛停住。我曾经去过南极和北极,见识过比这更壮观的巨大冰山但它们都是在海上漂浮,在湖里的冰山是第一次见,也别有一番风味。也是因为独特、神秘,很多著名好莱坞电影像《古墓丽影》及007系列剧都曾在此取景拍摄。</h1><div><br></div> 瓦特纳冰川山体(上下图) <h1><br></h1><h1> 钻石沙滩也是冰岛一景,沙滩也是黑沙滩,只是沙滩上散布着一些冰块,称为钻石海滩,但我一直不明白这些冰块怎么会到了岸上。蓝洞其实是冬天的景观,我们转了几个地方没有找到,人家说必须参团,个人无法参观,另外徒步需要大半天时间,现在天色已晚,只好带着遗憾离开。<br> 晚上入住赫本(Höfn)的Hotel Árnanes宾馆。晚间是阴雪天气,早早睡下,这是在冰岛睡得最好的一晚,因为预告没有极光。</h1><h1><br></h1><h1> (未完待续)</h1><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