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国科学院旗下的国家动物博物馆,是一个让我们走近动物,了解动物的宝藏。这里6500件栩栩如生的动物标本,有熟悉的熊猫,孔雀,梅花鹿,也有长相奇奇怪怪,连名字都不认得的奇珍异兽。日前编写了一篇《可爱的鸟儿》,今天主打《美丽的蝴蝶》,当然还有脊椎动物们唱配角。</p> <p class="ql-block">悬吊挂在天花板上巨大无比的蓝鲸骨骼模型,是这里的镇馆之宝。若要全须全尾的拍下它,实属不易。</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建筑格局仿法国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共三层半。设9个展厅:动物多样性与进化展厅、无脊椎动物展厅、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发展史展厅、濒危动物展厅、鸟类展厅、动物与人展厅、昆虫展厅、蝴蝶展厅、精品展厅。</p> <p class="ql-block">濒危动物。地球上大部分动物的濒危与人类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或是人类直接猎杀了动物;或是使用农药、杀虫剂等化学药品毒害了动物;或是侵犯和破坏了动物的栖息地,改变了栖息地的性质使其不再适合原有动物的生存,导致其濒危。</p> <p class="ql-block">濒危动物展厅里的另一件镇馆之宝——白鳍豚。</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给圣诞老人拉雪橇的驯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犴达犴,四不像</p> <p class="ql-block">“狼狈为奸”的两家伙,下面是狼,上面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青藏高原上的雪豹</p> <p class="ql-block">蝴蝶展厅。展出了来自世界各国的蝴蝶标本15科2200多种以及各国的国蝶10种。展览分两部分,中国蝴蝶和外国蝴蝶,最明显的区别就是中国蝴蝶个体小,颜色素雅,有水墨画之风;外国蝴蝶个体大(一只手都盖不住它),色彩艳丽,让人联想到大教堂里的彩色玻璃,大幅的油画。</p> <p class="ql-block">眼斑</p><p class="ql-block">另一种保护色是利用花斑吸引捕食者的注意力,从而避免致命部位受到伤害。眼斑,是存在于大多数蝴蝶翅上的斑纹,也许是这种色彩的最好例子。眼斑在眼蝶科、闪蝶科和环蝶科中最常见。这些类似眼睛的斑纹可能很简单,例如很多眼蝶的“眼”由一个黑色的圆斑组成,其边缘仅有一圈白色的细线。一些眼斑则与脊椎动物的眼有着惊人的相似,这就是所谓的鹰蝶。</p><p class="ql-block">美眼蛱蝶Junonia almana(反面)</p><p class="ql-block">美眼蛱蝶Junonia almana(正面)</p> <p class="ql-block">破坏性斑纹</p><p class="ql-block">隐藏色可以结合斑纹、翅形及休止状态来增强伪装效果。蝴蝶休止时最易被察觉的显著特征是其翅的三角形轮廓。我们常常可以在整个隐藏色上发现一些附加斑纹,它们起着消除翅膀轮廓或破坏其整体形状的作用。荨蛱蝶 Aglais urticae是具有这两种斑纹的一个范例。</p><p class="ql-block">荨蛱蝶 Aglais urticae(正面)</p><p class="ql-block">荨蛱蝶 Aglais urticae(反面)</p> <p class="ql-block">惊吓色</p><p class="ql-block">具有眼斑或其它醒目颜色的蝴蝶也可以通过突然暴露这些斑纹使天敌受到惊吓而获得保护。孔雀蛱蝶(Inachis io)在休止时也只能看到隐藏色,但它受到骚扰时则会突然打开翅膀,而呈献出四个大眼斑。</p><p class="ql-block">孔雀蛱蝶(Inachis io)</p><p class="ql-block">宽尾凤蝶 Agehana elwesi幼虫</p><p class="ql-block">眼斑也可被幼虫用来惊吓其天敌。宽尾凤蝶的5龄大幼虫在受惊而翻出臭角时,还使三胸节鼓凸呈特大的三角形,配合其上的三大黑斑,形成毒蛇般的威吓姿态,籍以自卫。</p> <p class="ql-block">警戒色</p><p class="ql-block">那些有毒或难于下咽的蝴蝶常有醒目的色斑,以显示它们的存在,使捕食者容易识别它们,在天敌发动攻击前就能被识别为不可食,对这些蝴蝶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为此,它们常利用红、桔黄或黄色斑纹作为警戒色,常具有黑或暗褐色的边纹。也许最常见的种类就是君主斑蝶(Danaus plexippus)。</p><p class="ql-block">虎斑蝶</p><p class="ql-block">灿福蛱蝶</p> <p class="ql-block">绝大多数蝴蝶的翅膀是不透明且具各种色彩的,但也有少数种类的翅是完全或部分透明的。绢蝶属Parnassius的蝴蝶是最好的例子。其中有完全透明的种类和半透明的种类。在山区的蝴蝶中,透明区域是由于鳞片的缺乏。部分透明(透明斑可能是由于鳞片的不足)在蝴蝶中并非少见。也可以在一些凤蝶的翅端部见到这种情况,或在一些蛱蝶的翅上发现透明“窗”。在珍蝶科中有许多种类具有鳞片细小的透明斑,极端的形态类似于蜻蜒。透明斑在许多蝴蝶中都能见到,例如斑蝶、眼蝶、粉蝶等。</p><p class="ql-block">虎斑蝶 Danaus genutia(翅不透明)</p><p class="ql-block">小栗绢粉蝶A2ounta hponia(翅半透明)</p> <p class="ql-block">各国的国蝶</p> <p class="ql-block">中国的蝴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国是蝴蝶种类很多的国家,根据《中国蝶类志》记载,共包括1227种。这些蝴蝶被分为12个科,即:凤蝶科Papilionidae,绢蝶科Parnassiidae,粉蝶科Pieridae,眼蝶科Satyridae,斑蝶科Danaidae,环蝶科Amathusiidae,蛱蝶科Nymphalidae,喙蝶科Libytheidae,蚬蝶科Riodinidae,珍蝶科Acraeidae,灰蝶科Lycaenidae及弄蝶科Hesperiidae。我国的蝶类以云南省最多,有500多种,是我国的“蝶类王国”,其次是海南岛和台湾,四川产蝶也很丰富。</p> <p class="ql-block">外国蝴蝶</p><p class="ql-block">世界的蝴蝶已知约2万种,而我国的种类仅占约10%。为了展示各国蝴蝶的多样性,特别是一些我国没有分布的科,特布置这一展厅。</p> <p class="ql-block">这4只蝴蝶,大得像把小扇。</p> <p class="ql-block"><b>美国国蝶一君主斑蝶</b></p><p class="ql-block">翅展75-100毫米。最著名的蝴蝶之一、许多电视片上讲的就是这种端蝶。它能进行大规模的迁飞,数量成千上万、从加拿大、美国飞行儿干公里,到达墨西哥的一些山区越冬。美国选择君主斑媒作为国蝶,以示国家繁荣昌盛,民族兴旺发达。君主现蝶的另一个本领是浑身有毒,它的幼虫取食马利筋有毒的叶片,身体中累积的毒素会传给成虫的,因此绝大多数鸟类都对它敬而远之。</p><p class="ql-block">原产美洲,目前世界范围有分布,我国香港、台湾也曾有分布的记录。</p> <p class="ql-block"><b>日本国蝶-大紫蛱蝶</b></p><p class="ql-block">为大型蛱蝶,展翅85-100mm;雄蝶翅表黑褐色,各室有白褐色班。前后翅中央有紫色金属光泽,内有白班;臀角有红斑;反面浅灰褐色,前翅中央黑褐色,散布白面;雌蝶遛形较大,姐黑褐色,无紫色金属光泽。</p><p class="ql-block">幼虫摄食榆科之朴树(Celiis sinensis),共分为6龄,以幼虫期在落叶间越冬,翌年春天在食草或附近之植物间或叶柄化蛹:5-8月间为成虫发生期,一年一代。成蝶喜食树汁及腐熱水果汁液。</p> <p class="ql-block"><b>马来西亚国蝶-红颈鸟翼凤蝶</b></p><p class="ql-block">极大的凤蝶,翅展达160mm。它的颈部密布红毛,雄蝶前翅个三角形的绿色斑,形态仿佛翠绿的竹叶,因而得名翠叶红颈凤蝶。后翅中部有大面积翠绿色斑。雌翠绿色鸟羽状纹十分淡化。分布于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p><p class="ql-block"><b>巴西国蝶-太阳闪蝶</b></p><p class="ql-block">大型蝴蝶,展开的翅面就像一幅旭日东升的美丽画卷:前翅为漫天的朝霞,后翅是正在退去的黑夜。巴西选择太阳闪蝶作为国蝶,以示国家的崛起和民族的昌盛。</p><p class="ql-block">产于巴西的世界名蝶。</p> <p class="ql-block"><b>哥伦比亚国蝶-塞浦路斯闪蝶</b></p><p class="ql-block">它的翅面淡蓝色,中域和亚外缘各有一排小白斑,整个翅面素雅、清秀,给人以美的享受,被称为蝶中的“蓝钻石”,在小国塞浦路斯并没有分布,它的命名是为了表达蝴蝶学家对他的祖国的敬仰之情。这种蝴蝶仅分布在哥伦比亚,被称为光明女神的后代,深受哥伦比亚人民的喜爱。</p> <p class="ql-block"><b>印度国蝶-喙凤蝶 </b></p><p class="ql-block">本种形态与金班喙凤蝶极相似,唯独后翅的金黄色斑星带状,故又名金带喙凤蝶。分布于印度、中国、缅甸、尼泊尔、不丹。由于大肆的森林砍伐与垦荒种植,造成水土滇失,使该种的寄主植物急剧减少,该种的生存要求遭到严重破坏,其栖息地范围更趋狭小,致使该种的大批种群与个体灭绝或处于濒危。</p><p class="ql-block"><b>不丹国蝶-多尾凤蝶</b></p><p class="ql-block">翅展90-100mm。前翅特别狭长,有7条明显的淡黄白色细纹,多呈波状。后翅基部很窄,外缘有3支长的尾状突和2支短的尾状突。幼虫取食马兜铃。</p><p class="ql-block">分布于印度、中国、缅甸、不丹、泰国。</p> <p class="ql-block"><b>澳大利亚国蝶-天堂凤蝶</b></p><p class="ql-block">产于南美秘鲁,是世界最美蝶,为亚马逊河流域之瑰宝。</p><p class="ql-block">纯正的蓝色与黑色及优雅的形态令人倾倒,是收藏与欣赏的佳品蝴蝶。新几内亚的热带丛林中,生活着一类蝴蝶-天堂凤蝶,由于它们翅形优美而巨大,全身在黑天鹅绒质的底色上闪烁着纯正蓝色的光泽,被当地土著人认为是来自天堂的使者。</p><p class="ql-block">它的翅面淡蓝色,中域和亚外缘各有一排小白斑,整个翅面索雅、清秀,给人以美的享受,被称为蝶中的“蓝钻石”,在小国塞浦路斯并没有分布。它的命名是为了表达蝴蝶学家对他的祖国的敬仰之情。这种蝴蝶仅分布在哥伦比亚,被称为光明女神的后代,深受哥伦比亚人民的喜爱。</p><p class="ql-block">分布于新几内亚及澳大利亚。</p> <p class="ql-block">蝶与蛾</p><p class="ql-block">鳞翅目昆虫俗称蝶与蛾,其主要特征就是翅面上布满了色彩斑斓的鳞片,因而有了“会飞的花朵”、“大自然的舞姬”等美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致敬先贤</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