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月的美篇

皓月

<p class="ql-block">《美文学习与欣赏》</p><p class="ql-block"> 人静则安,事静则顺,心静则胜 </p><p class="ql-block"> 2025年05月21日 </p><p class="ql-block"> 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致虚极,守静笃。”告诫后人,要保持内心的清明与宁静,才能洞察事物的本质,安然处世。层次越高的人,往往越是能够做到“心静”。因为只有“心静”,才能摆脱外界的浮躁与喧嚣,遇事安之若素,处变不惊。</p> <p class="ql-block">  (1)人静则安。“晚清第一名臣”曾国藩曾说:“人心能静,虽万变纷纭亦澄然无事。”人的心只要能静下来,即便外界再是烦乱嘈杂,也能做到头脑清醒,分明事理。除了后人熟知的每日写日记的习惯,他还会每天静坐、反省自身。正是这份“心能静”的功夫。使他面对纷扰的世事时,总能保持一颗宁静的心。每每遇到复杂的事情,他都能冷静下来,说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找到最好解决办法。他不为外界所动,以静制动,从而在官场中游刃有余,成就了一番伟业。他有一个“处事第一法”:“凡遇事须安详和缓以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盖天下何事不从忙中错了。故从容安详。”忙中易错。对待世间的大小事情都应该如此。大事面前沉住气,不受过激的情绪影响,才能在嘈杂中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法;小事面前不慌乱,不被琐碎牵绊,才能从容应对。心静如水,方能映照万物,洞察秋毫。现代社会的节奏很快,我们总是面临着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挑战。越是纷扰环境,就越应该保持内心的宁静。静则生慧。”只有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平和,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p> <p class="ql-block">  (2)事静则顺。事静则顺,事缓则圆。网上有段很有哲理的处事方法:“焦虑的人或者是做事急躁的人,往往越想要却越得不到。”“遇到事情的时候,不要着急回应或者解决,让子弹飞一会,让事情发酵一下,我们的抑郁就会解开,从而减少鲁莽和冲动的概率。”很多时候面对着急的事情,你越急就越办不好。急躁会让人失去理智,看不清事情的本质,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相反,当你冷静下来,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问题时,你会发现原本棘手的事情也会变得迎刃而解。这就是“事静则顺”的道理。事情的发展往往有其自身的节奏和规律,急躁并不能加速问题的解决,反而可能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所以,保持冷静,耐心等待,遇事要静。让事情自然而然地发展,你将会发现,生活其实并没有那么艰难。。</p> <p class="ql-block">  (3)心静则胜。《庄子·达生》中有一个这样的故事:说是有个训鸡大师,叫纪消子,齐王请他来驯养斗鸡。驯养十天后,齐王派人来问:“驯练好了吗?”纪消子答道:“还没有。现在鸡表现出内心空虚而神态高傲,盛气凌人的样子。”十天后又来问,纪消子答道:“还没有。它现在听到其他鸡的声音,看到鸡的影子就会有反应。还存在好斗的心理。”十天后又问,纪消子答道:“还没有,现在它还视物敏锐而充满怒气。”十天后再来问,纪消子终于答道:“差不多了。它现在面对挑战者,没有什么反应,看上去像个木鸡了,但已精神安定专一,不动不惊了。”“已经没有其他的鸡敢和它对战,都退走了。”很多时候,我们面对挑战和竞争,心中充满了焦虑和不安。但真正的胜利者,往往是那些能够保持内心平静,不为外界所动的人。他们像那只被驯养到“呆若木鸡”的斗鸡一样。看似无动于衷,实则精神专一,不动不惊。这样的心态,让他们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心静则胜。当我们处于逆境时,保持内心的平静,才能冷静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当我们处于顺境时,也需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被胜利冲昏头脑,才能持续稳健地前进。</p> <p class="ql-block">  写在最后:人静则安,事静则顺,心静则胜。在如今纷扰繁杂的社会环境中,唯有保持内心的宁静,方能洞察世事,明辨是非。静,不仅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智慧。它教会我们在喧嚣中寻得一片净土,在浮躁中觅得一份安然。当我们学会“静”的功夫,便能以更加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游刃于纷扰的世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