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韵绵长】之九,呈坎,中国风水第一村

姚宇纬

<p class="ql-block">呈坎村,古称龙溪,位于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依山面河而建,坐西朝东,面对灵金山,背靠葛山,被誉为“中国风水第一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古建筑之乡”“中国国宝之乡”“中国最佳旅游名镇”。</p><p class="ql-block">呈坎村现已有1800多年历史,唐朝末年罗氏始祖文昌公、秋隐公为避黄巢之乱,从江西南昌举家迁此, 盖地仰曰“呈”,洼下曰“坎”。阴(坎);阳(呈);二气统一,天人合一。呈坎村的5条街大体和众川河平行,延展呈南北走向,小巷与大街垂直,呈东西走向。村内主要有宝纶阁、罗东舒祠、燕翼堂等景点。街巷全部由花岗条石铺筑,两侧民宅鳞次栉比,纵横相接,排列有序。此外,呈坎村内两条水圳引众川河水穿街走巷,现仍发挥着消防、排水等功能,形成二圳五街九十九巷,宛如迷宫。呈坎村现今完整保存着东汉三国时期三街九十九巷的古村落肌理,以及唐、宋、元、明、清等历代古建筑、古遗址180多处和部分出土的新石器、青铜器、国家重点文物等。呈坎古村目前有宋代,元代建筑各1幢,明清建筑130多幢,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2处,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0处,还有董其昌,林则徐等历代名人题写的牌匾30余块。</p> <p class="ql-block">2001年6月,呈坎村20处古建筑作为“呈坎村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8月2日,呈坎景区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AAAA级景区。2013年3月,呈坎村28处古建筑作为“呈坎村古建筑群(扩展项目)”,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呈坎人杰地灵、人文荟萃、名人辈出,历史文化沉淀深厚。</p> <p class="ql-block">东汉三国孙权统帅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吕蒙征服山越人。见此地地处万山之中,四面矗立着八座大山,山形交错,水色清澄,人情庞实,伦理端严,有田可耕,有水可渔,脉祖黄山,五星朝拱,可开百世不迁之族。龙溪河由北向南宛如一条腾飞的巨龙穿村而过。观其象,又形似一幅天然八卦图。呈坎八卦村按先天八卦的形式来布局建村。</p> <p class="ql-block">呈坎村地处新安江上游,属山区地貌。呈坎按《易经》“阴(坎),阳(呈),二气统一,天人合一”的八卦风水理论选址布局,同时古龙溪河宛如玉带,呈“S”形穿村而过,形成阴阳鱼的分界线,河水在下结山嘴折向西流向龙盘山嘴,再复向南经杨干汇入丰乐河,形成“之”字形河道,改直射之水形成了“冠带形”,实现了镇锁水口、留住吉气的格局。</p> <p class="ql-block">呈坎,中国东汉八卦村。</p> <p class="ql-block">八卦门是呈坎的另一大特色,“一门一乾坤,一卦一人生”,地势坤进,天行健出,寓意着通达顺畅、平安如意。这里蕴含着无穷的先哲思想和智慧。</p> <p class="ql-block">五福桥。网红打卡祈福地。</p> <p class="ql-block">呈坎村依山傍水,坐西朝东,背靠大山,地势高爽,村中溪水绕村而过,形成了类似阴阳鱼的图形,选址完全符合“枕山、环水、面屏”的古代风水理论。两条水圳引众川河水穿街走巷,现仍发挥着消防、排水、泄洪、灌溉等功能。</p> <p class="ql-block">在村落建设上,呈坎村按先天八卦图主四卦布局形成:东为“乾”(天)、西为“坤”(地)、南为“离”(火)、北为“坎”(水),诠释了水火相克生万物、天地容万物的先哲理论。呈坎村周边大环境矗立着八座大山,自然形成了八卦的八个方位,共同构成了天然八卦布局。</p> <p class="ql-block">呈坎奉行“周礼”所规定的“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布局形式。村北(村“左”)有罗东舒祠,村南,(村“右”)有长春社,一祠一社、一南一北,左祖右社,遥相呼应。</p> <p class="ql-block">‌永兴湖‌的湖面倒映白墙灰瓦,夏季荷塘点缀,构成水墨画般的景致。</p> <p class="ql-block">我们眼前的这片水塘叫永兴湖,永兴湖上总共有五座桥梁,分别代表金木水火土,寓意聚水纳财,兴旺发达。</p> <p class="ql-block">呈坎村的村北上水口,称为天门,山林笼密,建有龙山庙。村南下水口,为地户,是藏风聚气的关键部位,所以,历史上曾建有上花园、下花园、上观、下观。上观有都天庙、隆兴桥、钓鱼台、观音庙、百步云梯和隆兴观等建筑;下观则有廊桥、乐济桥、女贞观、关帝庙、文会馆、文昌阁、藏经楼、大圣堂、旷如亭、石牌坊等建筑。上、下之间是大坝(南河流)和小坝(北河流),这两道大坝、小坝使众川河在下结山自北向南转而西行,至龙盘山后又复往南,使水口处水流弯曲,符合“藏风聚气”的要求,同时,也使众川河水形象地体现出了太极图中的“S”形态。所以这里又被叫作“呈坎八卦村”。</p> <p class="ql-block">呈坎在村落建设上,人文八卦与天然八卦融合的巧妙布局,使呈坎成为中国古村落建设史上的一大奇迹。</p> <p class="ql-block">呈坎景区的5条街大体和众川河平行,延展呈南北走向,小巷与大街垂直,呈东西走向。街巷全部由花岗条石铺筑,两侧民宅鳞次栉比,纵横相接,排列有序。青墙黛瓦,高低错落,黑白相间,淡雅清秀。长街短巷,犬牙交错,宛如迷宫。呈坎景区内两条水圳引众川河水穿街走巷,形成二圳五街九十九巷,宛如迷宫。村中仅明代建筑就有28处,有的房子楼高3层,门楼气派,显示户主当年的身份显赫。由于选址审慎,布局合理,精心设计、施工,古村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以山为本,以水为魂的山水田园特色显著。村中百分之八十为罗姓。</p> <p class="ql-block">长街短巷。</p> <p class="ql-block">呈坎村古建筑群是中国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建筑群,最初始建于宋朝,属于古建筑群体,现有原宋代建筑二处,元代二处,明代建筑23栋,清代建筑130多处 。</p> <p class="ql-block">古街巷。</p> <p class="ql-block">呈坎五街大体平行众川河延展,呈南北走向,小巷与大街垂直,呈东西走向。街巷全部由花岗条石铺筑,两侧民宅鳞次栉比、纵横相接、排列有序、青墙黛瓦、高低错落、黑白相间、淡雅清秀、长街短巷、犬牙交错、宛如迷宫、漫步街头、一步一景、步移景异、无处不景、人在画中、其乐无穷;呈坎现有宋、元建筑各一幢,其一是长春社,宋建明修是徽州仅存的古代祭祀土地神的公共建筑;其二是罗会泰宅(俗称老虎润)为元代建筑,呈正方形、高大精美、宛如古堡。呈坎明清建筑不仅数量大,而且祠堂、民居、更楼、石桥类型多样,民宅的斜门、铁皮门、楼厅美人靠、窗户遮羞板、石雕、木雕、砖雕以及月梁、梭往、彩绘等,特色显著;呈坎古村保存至今的明代建筑,虽遭大量破坏,但仍占黄山市首位,而且类型丰富,风格之独特,在全国都属独一无二,故有“呈坎民居甲天下”之誉。</p> <p class="ql-block">当然有几座古建筑对游人开放,有“首善儒宗宅门楼”(罗应鹤官邸)和“长春社”等,前者为徽州呈坎罗氏22世祖明隆庆年间户部侍郎罗应鹤的官邸,一幢由皇帝"敕建"的高规制牌坊式建筑,位于钟英街31号,是村中最大的宅院,三间五楼砖木混合门罩,门匾"首善儒宗"四字,传为明朝三朝元老许国所赠,明朝书法大师董其昌手书。</p> <p class="ql-block">首善儒宗宅门楼。罗应鹤官邸门匾“首善儒宗”由董其昌书。</p> <p class="ql-block">罗应鹤官邸内院。</p> <p class="ql-block">石柱厅。位于钟英街的"石柱厅"是一幢三进三天井楼房,朝街有五间仿佛牌楼式的门罩,后进为三层,中进南廊内有独木旋转楼梯。</p> <p class="ql-block">钟英楼位于钟英衔与前、后街交叉之要道路口,为呈坎村之中心点。始建于明万历十一年(1582年),钟楼平面呈方形,墙脚紧靠街沿,可架梯上楼。楼板搁栅上铺板,中空,四面封墙,原专属户部侍郎罗应鹤府,后为村内百姓打更、报时、纳凉之用。</p> <p class="ql-block">钟英楼(更楼)的侧面。这是一间过街楼,楼下即是钟英街。</p> <p class="ql-block">清代私塾,现为“粮家洲”酒坊。</p> <p class="ql-block">环秀桥上拍摄环秀楼(推荐拍照点,也是村中最古老的建筑。桥头的百年老店环秀楼收藏了大量徽州老木雕、瓷器刺绣之类,必看)</p> <p class="ql-block">徽州木雕的兴衰与徽州民居的兴衰并行,明初为发展时期,明中叶到清中叶为鼎盛时期,清末至民国年间为衰落时期。明代的徽州木雕古拙而朴素,比较接近汉代画像砖的风格,造型浑圆结实,承袭了秦汉遗风,俭朴中富有变化,用线简练挺拔,粗放刚劲,人物形象适度夸张。到清代后期则慢慢趋向缜密、繁复、精巧。有的人物过分雕琢,力度感削弱,以精细为时尚。到民国时期,构图上受平面绘画的影响,写实味浓而民间味相对减弱。在徽州木雕的雕刻工艺上,明代也较单纯,只有浅浮雕、深浮雕、圆雕几种。清代在前者的基础上加上透雕、凹雕、线刻、多层雕刻等,形成并举的局面。</p> <p class="ql-block">徽州木雕是传统“徽州三雕”之一,早在唐末就已经出现。徽州木雕多用于建筑物和家庭用具上的装饰,其分布之广在全国遍及城乡,民居宅院的屏风、窗棂、拦柱,日常使用的床、桌、椅、案和文民用旦上均可一睹木雕的风采。传承方式一般都是师徒传授方法进行传授技艺。</p> <p class="ql-block">宝纶阁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名“贞静罗东舒先生祠”。古祠占地五亩余,气势宏伟威武。第一进为仪门,第二进为大厅,堂上匾额为明代著名书法家董其昌所书。大厅高大的板门照壁后又是一个天井,其后第三间才是宝纶阁。宝纶阁是整个祠堂的精华部分,相传主持续建此祠的罗应鹤,是明万历年间深得明神宗宠信的官员,他在这里供奉圣旨与收藏御赐珍品,“宝纶阁”因此得名。后来整座祠堂被约定俗成地称为“宝纶阁”。</p><p class="ql-block">罗东舒祠全称“贞靖罗东舒先生祠”,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建筑坐西朝东面河,包括照壁、棂星门、左右碑亭、仪门、两庑、拜台、亭堂、后寝等共4进4院,北侧为厨房杂院,南侧是并置的女祠。整座建筑布局严谨,风格独特,规模宏大,气势雄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宝纶阁由三个三开间构成,加上两头的楼梯间,共十一开间,吴士鸿手书的“宝纶阁”匾额高挂楼檐。天井与楼宇间由黟县青石板栏杆相隔,石栏板上饰有花草,几何图案浮雕,三道台阶扶栏的望柱头上均饰以浮雕石狮。台阶上十根面向内凹成弧形的石柱屹立前沿,几十根圆柱拱立其后,架起纵横交错的月梁。圆穹形的屋面和飞扬的檐角,梁柱之间的盘斗云朵雕,镂空的梁头替木和童柱、荷花托木雕,令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横梁上彩绘图案优美、色彩绚丽,虽历四百余年,至今仍鲜艳夺目,历久不凋。</p> <p class="ql-block">后寝宝纶阁是用于珍藏历代皇帝赐予呈坎罗氏的诰命、诏书等恩旨纶音。宝纶阁二层硬山顶。阁内木构件,用各种云纹、花卉图案组成,雕刻玲珑剔透。台基上石柱、望柱、栏板、阶级上的垂带、抱鼓石,均刻有姿态殊异的辟邪浮雕及狮子圆雕等图案。宝纶阁,依太和殿而建,雕花手绘更是巧夺天工,加盖层藏有皇榜和诏书。</p> <p class="ql-block">宝纶阁的细部真的是美轮美奂。</p> <p class="ql-block">宝纶阁左右两边为登楼的楼梯,登上30级木台阶,只见楼上排列整齐的圆木柱,屋顶阁栅外露,饰以水磨青砖。此处为呈坎村的最高点,可远眺黄山天都、莲花两峰烟云。宝纶阁以巧妙的结构,精致的雕刻,绚丽的彩绘,集古、雅、伟、美为一体,堪称明代古建筑一绝。</p> <p class="ql-block">罗东舒祠是呈坎村最大的艺术瑰宝,祠堂规模宏大、营造精细,其建筑融“古、雅、美、伟”于一体,是徽州古建筑的典范之作,被誉为“江南第一名祠”。 屏门的上方悬挂着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题书的“彝伦攸叙”金字横匾,字径约1米见方,遒劲有力。其四根金丝楠木柱估值达12亿元。‌‌</p> <p class="ql-block">罗东舒祠内纹样精美,雕刻细腻,工艺精湛的花岗石雕花栏杆。</p> <p class="ql-block">罗东舒祠是罗氏族人为供奉其先祖罗东舒先生而建造的。罗东舒,是宋末元初的著名学者。据罗氏族人介绍,罗东舒幼年时期就聪颖过人,成年后,淡泊名利,隐居乡间,以耕作读书为乐。他积德行善,以仁义之心待人,赢得了“黄鲁直之才”和“欧阳永叔之贤“的美誉,当时的学者也都尊敬地称他为东舒先生。对这样一位备受人们爱戴的先祖,罗氏族人更是敬重有加。据说对他的祭祀仿照曲阜孔庙的礼仪,这在徽州祠堂中是不多见的。</p> <p class="ql-block">罗东舒祠内现存有历代匾额26幅,享堂正梁悬有明太守董其昌书“彝纶攸叙”长6.5米、高2.5米的巨幅匾额,后寝楼槽悬有明孝子吴士鸿书“宝纶阁”匾额。南廊庑汇集了从村中收集来的的20多幅匾额,其中以元代“大司成”,明代宋濂书“文献”,清代曹振镛书“进士”、林则徐书“累世簪缨”和“观察河东”较为珍贵 。</p> <p class="ql-block">人杰地灵的呈坎,历史上科甲不断,人文荟萃,文化沉淀极为深厚。苏东坡在《罗氏族谱》题辞中有“文德武功名留简竹,理学真儒后先继续的评说。如宋代吏部尚书罗汝楫、安徽省第一部地方志《新安志》作者罗愿,元代国子监祭酒罗绮,制墨大家罗龙文,扬州八怪后起之秀罗聘,近现代孙中山秘书罗会坦、文物鉴赏家罗长铭等。</p> <p class="ql-block">宋代理学家朱熹赞誉:“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当代国画大师刘海粟曾说:“登黄山,不可不去呈坎”,著名女作家毕淑敏亦赞誉道:“中国最应该去的地方就是呈坎”。</p> <p class="ql-block">呈坎村是一座融合自然风光、千年历史与神秘八卦布局的徽州古村落,被朱熹誉为“江南第一村”。村庄依八卦图设计,青石板小路蜿蜒曲折,古建筑群密集如迷宫,初次进入时易产生“迷路”的趣味感。明清时期的徽派建筑保存完好,灰白墙面、雕花门窗与马头墙错落有致,细节处可见木雕、石雕的精湛工艺。虽说在村里逗留的时间有限,但是徜徉期间,拍摄名祠古宅、触摸青苔石墙、聆听溪流声时,仿佛与千年前的工匠、学子对话,深刻感受“风水宝地”的智慧。呈坎八卦村确实是一处兼具历史深度与自然灵性的秘境,它那种未被过度开发的质朴与千年积淀的文化,仍值得专程探访了解。</p> <p class="ql-block">这一路我们游览了十多个徽州的古村落和名胜古迹。深切体验徽州地区是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地方,而呈坎八卦村更是其中的瑰宝。都说徽文化的传承,是明清徽派官商蓬勃发展的基石。呈坎八卦村,不仅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的村落,更是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