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银发心向党</p><p class="ql-block"> 运河映初心</p><p class="ql-block"> 静海区供销社老干部</p><p class="ql-block"> 参观陈官屯运河</p><p class="ql-block"> 文化博物馆有感</p><p class="ql-block"> 悠悠运河水,殷殷家乡情。5月20日,静海区供销社老干部党支部组织退休老干部到陈官屯运河文化博物馆、吕官屯村文化陈列馆。开展“银发聚力 运河传承”主题活动。</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一下车,博物馆陶梦振馆长早已等候着我们,热烈欢迎老同志们到此参观。我们转身走近陈官屯运河文化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飞檐高挑的门楼,红柱灰瓦,雕梁画栋,彰显了仿古建筑的特有风格。尚未进入展厅,大运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时代色彩已扑面而来,令人心生无限遐想。</p> <p class="ql-block"> 讲解员把我们引导到展厅,首先看到的是“京杭大运河全景示意图”和“运河史话”壁雕。地面玻璃板下一条蓝色的“运河”蜿蜒流淌,生动地展现了陈官屯镇沿着运河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河水潺潺,航船、古树、民宅等一系列陈设都在讲述着陈官屯的发展和风貌。</p> <p class="ql-block"> 一拐弯就是“千年古韵”,一艘古木船真实的再现兴旺的漕运码头。运河边粗犷豪放的船工号子声仿佛就响彻在耳边,还有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热闹场面。看到这承载了千年古韵的木船,它佈满沧桑的外表,启迪人们在困难面前,要不惧风浪,勇毅前行。</p> <p class="ql-block"> 来到运河流翠厅,讲解员向我们介绍说:陈官屯镇的24个自然村,陈官屯镇共有24个自然村落,其中23个分布在运河两岸。千年流淌的大运河滋润了陈官屯的土地,哺育了两岸的儿女,孕育了陈官屯独有的人文气象,促进了沿岸的经济发展、商贸繁菜、文化兴盛和社会进步,形成了陈官屯独有的运河印象。</p> <p class="ql-block"> 看着许久未见的老物件,老房屋,我们驻足凝思。几间作坊述说着百年故事,件件陶瓷碎片记录着千年传承。古风民俗的魅力,两岸人民的勤劳,还有因河而兴的漕运景象。大家在历史的回廊里徜徉,追忆逝去的岁月,感受时代变迁。</p> <p class="ql-block"> 走进跨越发展厅,老干部陈金宝特意让我拍照留影,他不禁感慨的说,这座博物馆记录着运河人艰苦奋斗的岁月,也书写着劳动人民的智慧,让自己感受到了静海发展的美好前景,更激发了爱祖国、爱家乡的热情。</p> <p class="ql-block"> 而后我们来到吕官屯,村委会对面就是吕官屯文化陈列馆。讲解员介绍说,吕官屯村依河而建,随着漕运,商贾给这里的居民带来了新的思潮,也带来了特有的耕读文化。所以说运河文化根植在每位老百姓的心里,大运河造就了这里特色的民间风俗。</p> <p class="ql-block"> 步入艺术陈列馆,总能闻到一股淡淡的墨香。一间展室内挂满了书画作品,既有刚劲有力的诗词书法,也有各具特色的山水墨画,作者既有老人也有孩童,从侧面印证着村民们的能书善画。</p> <p class="ql-block"> 讲解员介绍说,百余年来,吕官屯人重视教育,这里的村民们“白天耕种、夜里读书”,不但艺术水平高,也是有名的“状元村”。不完全统计,自恢复高考以来,已经有15位村民拿到了博士学位,52位村民拿到硕士学位,600多位村民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如今,这个运河边的美丽乡村成了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为此老干部许贵敏饶有兴致地挥笔留言“文化兴村 人杰地灵”。</p> <p class="ql-block"> 一千多公里的京杭大运河,流经陈官屯,吕官屯,珍贵的文献和实物展示在我们面前。我们这些老同志亲历了运河沿线的发展和变迁,甚至曾参与运河治理或沿线建设,所以对大运河的感情更加真挚,更加浓厚,更有高度的责任感。参观后老同志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很有意义、深受启发。决心要当好宣传运河文化的使者,要把大运河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退休不褪色”,以实际行动赓续运河文脉,继续为静海的经济发展献智出力。</p><p class="ql-block"> 韩辅忠</p><p class="ql-block"> 2025.5.2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