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沉思录

雅琪万理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日小满。晨起出门,看见绿道旁的植物的叶片上,都含着着将坠未坠的水珠,在熹微晨光里滚动闪亮。这时忽然想起元代文人吴澄编著的文字作品《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的一段话:"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恍惚迷离间,面对四周的晨露,我竟分不清是珠露凝了诗句,还是古人的文字凝了这晨光里的微芒。</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自古以来,对“小满”的看法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之多样,对“小满”的认识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之不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农人说小满是节气与民俗的风情,茶客讲小满是境界与智慧的交集,知音谈小满是旋律与情感的和鸣,画家道小满是色彩与意境的交融,商人曰小满是积累与突破的契机,智者谈小满是追求与超越的精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广袤无垠的华夏大地上,二十四节气宛如一条无形的纽带,串联着岁月,指引着农事,也承载着人们对生活的细腻感悟。其中,小满这个独特节气,对各种不同职业的人来说,仿佛是截然不同却又相互交融的镜子,映照出不同视角下的生活哲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农人说小满是节气与民俗的风情,认为小满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时节标志,更是一种生活智慧的凝聚,承载着人们对自然、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满,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宛如一颗低调却饱含韵味的明珠,镶嵌在岁月的长河中。此时夏熟作物开始灌浆,籽粒渐见饱满,然而尚未成熟,只是小满,尚未大满,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庸”与“留白”的智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小满开始之后,当四月的暖风轻柔地拂过田野,农人便敏锐地察觉到小满的脚步正悄然临近,麦穗逐渐充实,开始逐渐褪去青涩,染上了淡淡的金黄。这时,诵念北宋诗人欧阳修的《小满》:“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也让我们了解了在小满之际,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理解,以及对大自然的深情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也启示我们,要珍惜生命,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民俗方面,小满同样有着丰富的内涵。江南地区古老的祭祀车神的小满习俗,祈蚕节希望通过祭祀等方式保佑蚕茧丰收,小满时节以清爽清淡为主的饮食独特讲究,都体现了顺应自然、期望丰收、健康养生的民俗理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茶客讲小满是境界与智慧的交集,是一边饮茶,一边将小满这个节气当作一首温润的诗,在时光的长河中浅吟低唱,又触动着茶客们的情思。在茶客眼中,小满不仅仅是一个气象意义上的时节,更是一种蕴含着深刻境界与智慧的人生隐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满时节,麦粒渐满,却未全熟,恰到好处的状态宛如人生的一种理想境界。就如同茶之韵味,太淡品则无味,过浓闻则失真,唯有恰到好处的浓度与火候,才能品出那悠悠茶香,领悟到生活真谛。小满因“小”,所以“满”而不溢,教会人们知足常乐、乐天知命。茶客们围茶席正襟危坐,轻执茶盏,看着茶叶在沸水中,原本紧抱的芽尖层层绽开,露出藏在褶皱里的浅淡脉络。这时,茶叶随同自己吸水时放出的细密气泡,在茶汤里旋转、舒展、沉浮,如同人生在世遇到起落、坎坷、反复时亦要保持内心的平和。这也是从“小满”中悟得的智慧,面对生活的得失时,多了一份淡定与从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茶客都知道,小满既有春季气候的清新与灵动,又有夏季气候的热烈与蓬勃;小满还有春雨润物的绵密与轻柔,并有夏日骤雨的酣畅与豪迈;小满更有春日繁花的缤纷与娇艳,且有绿荫的浓郁与深沉。这时,茶园里的新茶正在悄然生长,汲取着天地间的精华。这一时期的茶叶虽然还没有达到最为醇厚的阶段,却已带着春的嫩爽与夏的活力,在积累、转换,别有一番风味。茶客也悟出人生的成长过程,无需急于追求极致,只需在每一个阶段用心经营、沉淀,在小满的时光里,感受着生命循序渐进的美好,领悟到智慧藏于平凡岁月之真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智者谈小满是追求与超越的精神。智者谈到:“小满”一词早已超越节气本身的含义,成为蕴含东方智慧的哲学符号。智者眼中,小满是农作物灌浆饱满却未满溢的自然现象,更是一种张弛有度的人生态度,一种永不自满的精神境界。它恰似一幅水墨丹青,浓墨处彰显意境表达的极致,留白处藏匿发挥极致的余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智者对“追求”的精准把握,在于以精神“小满”为核心。既要倡导人们怀揣理想,又要防止追求不是贪得无厌的索取,而是懂得在恰当的时机审时度势的,在揆情度理中逐步前行。正如小满时节的麦穗,既不急于成熟,也不停止生长,而是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向着饱满的方向稳步前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满”,并非止步于“小满则足,小闲即清”。“超越”,才是小满精神的升华。就像江河奔涌,永远向着大海的方向,却也懂得在曲折的河道中奔腾,在宽阔的河床中平缓。智者在小满的哲学中领悟到,超越需要清醒的自我认知,既要看到自身的成长,也要正视存在的不足,在谦逊中持续精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智者常细究日常小事,或几个词汇、几段诗句来领悟了人生的哲理,解读小满的哲理。比如雨后的竹林,嫩笋破土不过三寸便收了势头,青竹竿上残留着白霜似的纹路;花匠修剪盆景时说:"枝条留得短些,来年才会长得俏”;扫地僧说:“修行就像扫落叶,扫帚压得狠了,反倒扫不干净”;《道德经》里有说:"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原来小满不仅是时令的提醒,更是生活的禅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农历二十四的夜晚,天空似一块深邃的黑绸缎,静谧而悠远。下玄月,静静地悬挂在天幕之上。那弯弯的月牙,犹如被命运轻轻折断的玉梳,残缺却又蕴含着一种别样的美。我看着月亮慢慢升起,豁然开朗:那些将满未满的岁月,原来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最温柔的留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落笔于2025年5月2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