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法律依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八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p> <p class="ql-block">《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管理规定》 :第十一条强调,由用人单位代缴的个人缴费未按时足额代缴的,不得要求职工承担滞纳金。</p> <p class="ql-block">具体规定及解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征收主体 :社保滞纳金的征收主体是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其有权对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用人单位进行责令限期缴纳、补足,并加收滞纳金等措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产生条件 :只有当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时,才自欠缴之日起开始计算滞纳金。这里的“未按时足额缴纳”包括未申报应缴费额、申报后未按时缴费、缴费不足额等多种情形。</p> <p class="ql-block">计算方式 :按照欠缴金额每日万分之五的比例计算滞纳金,即滞纳金 = 欠缴社保费的数额 ×0.05%× 欠缴天数。例如,某企业欠缴社保费 10 万元,逾期 10 天,则滞纳金为 100000×0.05%×10=500 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责任承担主体 :因用人单位原因导致社保未缴、欠缴的,滞纳金应由用人单位承担,不得要求职工承担[^2^]。但如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均有过错,比如劳动者自愿不参加社会保险,用人单位放任同意的,可能会根据双方的过错程度分担滞纳金及利息。</p> <p class="ql-block">特殊情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可抗力 :用人单位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如自然灾害、战争等无法抗拒的外力导致无法按时足额缴纳社保费的,可以申请缓缴或减免滞纳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政策性减免 :在一些特殊时期或针对特定地区、行业,政府可能会出台政策性减免滞纳金的措施。例如 2020-2022 年疫情期间,国家对部分企业社保实施阶段性缓缴政策,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p> <p class="ql-block">地方特殊帮扶 :部分地区对困难企业、受灾企业等,经审批后可减免滞纳金。如北京对受洪灾影响企业出台临时政策,允许其缓缴社保费并免收滞纳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非主观过错</span> :若企业因社保系统故障、银行扣款失败等客观原因未能缴费,并能提供证明材料的,可能豁免滞纳</p> <p class="ql-block">文/编:朱宗亮</p><p class="ql-block">备注:图文无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