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疼就去爬山吧

随意的风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刚开始登甘肃康乐县莲花山,就看到一幅宣传字板:“没人疼就去爬山吧,爬完那都疼”。觉得写的挺有意境,与其它景区那些“我在哪哪等你,我在哪哪想你”之类的,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就想,用它做徒游的文字题目吧。</p><p class="ql-block"> 莲花山,又叫“白玛山”,此二名称皆与藏传佛教的红教祖师莲花生大师有关。据《安多政教史》,在藏传佛教初弘期,莲花生大师(亦称白玛噶拉尊)来到此山,降伏众神魔后进行了奠基仪轨,当时因大师名称莲花生,又叫“白玛山”,又因山形似莲,遂称此二名。</p><p class="ql-block"> 因为莲花与佛极有渊源,又在民间博得喜爱,我这里借花献佛介绍一下山名的由来,其它关于莲花山的历史人文等网上都有,感兴趣的友们可上网翻阅。</p><p class="ql-block"> 莲花山我在2014年来过,当时是转完冶力关景区,看到莲花山距冶力关比较近而来,走到景区大门处,询问得知门票40元,产生了退却。那时我刚爱好旅游,经济条件也不好,贵清山崭露头角,门票50元,觉得更有性价比,就转头去了贵清山。现在登了莲花山,个人认为,甘肃初级登山最好的选择,没有之一。</p><p class="ql-block"> 好些人会说,你吹的那么好,为何这么些年过去,依然没有声名远播、大众认可?是的,我这次登了,知道了原由,细细娓娓道来。</p> <p class="ql-block">  莲花山主峰玉皇阁海拔3578米,对于老驴似乎没有什么,对于新驴而言,需要有一个高海拔测试身体对高海拔反应。这里林木茂密,含氧量高,不会缺氧,所以只要心脏没问题,基本条件已具备。莲花山打不开市场的原因不止是海拔,最关键的是爬升,估计直线约八百至一千米,而且全部是台阶,每级台阶高度比楼房台阶尺寸大,非常考验腿部肌肉力量;下山时对膝关节的冲击力特别大,一般人会疼痛的不敢向下迈步。有些人会说,那我坐缆车下来,不好意思,没有。那骑马吧,不好意思,没有。那找景区管理人员帮忙,不好意思,没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次出行我是和老郭一起的,吃住行都在车上,本意休闲慢游。莲花山的险峻出乎意料,莲花山的景色精致绝美,它属于初级开发阶段,保持着原始的自然风貌。登莲花山有两层环线,第一层到四天门,即攀行一天门至二天门至三天门至四天门,四天门约到莲花山的半腰,攀不动的可以环线绕下,一半上山的人选择这里返程;体质好的可以继续攀登,再往上爬会有好几段比较惊险刺激的路段,贴着山崖,抓着铁链,一人宽且不规则的石阶,晃晃悠悠的上,碰到下山的人,必须有人在略宽的石阶处等待错身。</p> <p class="ql-block">  在快到达金顶的转弯处,有一个天然的石像,特别奇特的是就那么孤独的一块石,瘦瘦高高,面容冷峻、凝重、深邃,极有思想的眺望远方的山谷,我认真的仰望他,越看越觉得熟悉,越看越倍加尊崇,我认出了他,世尊释迦牟尼在拘尸那罗城的娑罗双树之间荣生后,参悟佛法云驾经过莲花山,松林涛声阵阵,似芸芸众生在祈求生命的真谛,佛祖停留驻足,释迦牟尼传经说:“我在菩提树下悟道,树木扎根大地,向天空生长,象征修行者向下扎根实践,向上追求智慧。树木经历四季变化而不改其本性,就像修行者面对人生起伏而保持内心不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佛教对于生命、宇宙和真理的独特理解。娑椤双树故事是有的,佛祖在莲花山的故事是我想的,你别认真。但我是这样想的,我认真了,我觉得那个位置,就是宇宙为他准备传经的道场,那座山巍峨挺拔,需要他来掌控气势。再往上一百多米,便是金顶他的座殿,很小,每一个攀爬到此的人都会流露尊敬的目光及行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金顶往上攀爬至玉皇阁,直线海拔上升不到200米,这一路惊险刺激的段落很多,我就不表述了,留给你亲自挖掘感受。玉皇阁是莲花山的最高峰,下山有另外一条路,比较好走,全部是成型的水泥板台阶,体能好走的快的人也需2——2.5个小时,这样说你通过下山的时间,大概能判断出上山所需的时间吧,是不是爬完山那都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