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66号公路全程自驾到达终点

东方色看世界

<p class="ql-block">野驴镇(奥特曼镇)1915年,两名西部淘金的探险者在这里挖出了金子,短短一年时间整个奥特曼都塞满了人类!无数怀揣着一夜暴富梦想的人,晒着加州暴烈的阳光,在这里光着膀子挖金子。淘金热过去之后,奥特曼镇走向没落,人们渐渐散去,奥特曼成为野驴遛弯之地,此处又称野驴镇。今天奥特曼小镇两三百米长的街上野驴和游人各自漫步,驴粪在烈日下散发着挥之不去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1915年前后,从这里挖出了价值近1千万美金的黄金。那可是20世纪初的1千万美金,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多亿美金。</p><p class="ql-block">淘金者们蜂拥而至,山路崎岖,当地的矿主和行脚商人们带来了大量的驴子,帮助运输黄金和供给小镇。人多,驴子也多。</p><p class="ql-block">然而,像所有因资源而兴起的小镇一样,当黄金挖尽,人们纷纷离去。人走了,但驴子留下了。</p><p class="ql-block">后来,一场大火烧毁了小镇,新的公路也修建起来了,这个城镇在20世纪中旬被彻底废弃。于是,这个小镇就被定格在了上世纪中叶的模样:木制的人行道,斑驳的招牌,贴满美元账单的酒吧和枪店……以及许多许多的驴子。</p> <p class="ql-block">野驴从不拒绝合影</p> <p class="ql-block">离开野驴镇,来到科罗拉多河边的一处休息站,66号标志随处可见</p> <p class="ql-block">科罗拉多河岸的沼泽地托波克,一处水上运动和餐饮娱乐活动场所</p> <p class="ql-block">这座桥叫伦敦桥(London bridge),是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哈瓦苏湖市(Lake Havasu City)的著名景点。伦敦桥始建于公元43年,起初位于伦敦(London)和南画(Southwark)之间,被认为是景隆街铁桥或铁塔。1968年,由美国商人罗伯特·麦卡罗克买下拆卸,运往亚利桑那州哈瓦苏湖市重新安装。</p><p class="ql-block">关于英国人是怎么把快要塌了的伦敦桥卖给了美国商人罗伯特,而这座桥梁落座哈瓦苏湖市带来的营销效果、城市发展、人口聚集、旅游兴旺等,故事还挺有趣的。</p> <p class="ql-block">伦敦桥建于1831年,跨越泰晤士河的伦敦桥无法处理日益增加的交通流量,因此英国政府决定将桥梁出售,当时身兼哈瓦苏湖市的创市业主和麦卡洛克石油总公司主席的罗伯特麦卡洛克Robert McCulloch以$2,460,000美元成功标下伦敦桥。</p><p class="ql-block">这座伦敦桥在拆除过程中每一个石头均在有系统的编号后运到一万英里远的加州长滩港,然后再用卡车运到哈瓦苏湖城。重建工作始于 1968年9月23日,先由包括伦敦市长等人奠定基石, 并在1971年10月10日让迁址后的伦敦桥重新在哈瓦苏湖市服务大众。这座桥是世界上最大的移建建筑物</p> <p class="ql-block">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早期,英国的官员们发现了一个大麻烦:伦敦桥正在下沉!这座长1000英尺(大约300米)的大桥已经有130多年的历史了。它经历了二战期间的伦敦大轰炸,并且幸存下来,但是当初建造时并没有考虑到现代交通的压力,所以正以每8年大约1英寸(大约2.54厘米)的速度,逐渐沉入泰晤士河。重新维修是不切实际的,所以伦敦市政府决定另建一座更宽的更适合汽车通过的大桥。而原来这座十九世纪的花岗岩伦敦桥,似乎注定要被扔到垃圾场去了。幸运的是,当时一个叫做Ivan Luckin的市议员说服了其他议员,建议把伦敦桥卖到美国去。1968年,他最终得以实现把伦敦桥出售的方案。</p> <p class="ql-block">Luckin心里清楚,伦敦桥可能比较难卖得出去,伦敦人也认为这座桥相比泰晤士河上的其他桥,乏味可陈,相形见绌。但是,Luckin在美国的记者发布会上鼓吹道:伦敦桥是一座永恒的地标(a timeless landmark),它不仅仅是一座桥(London Bridge is not just a bridge)!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公元1世纪罗马时代的英国!</p> <p class="ql-block">伦敦桥的出售在美国遭到了普遍的质疑,但是在罗伯特·麦卡洛克看来,这却是个天赐的良机。罗伯特出生在密苏里州,通过开办石油公司、汽车公司和电锯公司,积累了大量财富。麦卡洛克在哈瓦苏市湖区建了一个小区,旨在这个沙漠当中打造一个旅游绿洲,但却一直苦于无法吸引游客前来。而伦敦桥的出售,有如天赐良机,让麦卡洛克一下子看到了希望,他甚至为了伦敦桥,把哈瓦苏湖畔的一个半岛硬是开挖成了一个湖心岛,这样就可以让这座桥得以横跨这座人工凿出的湖心岛来连接湖的两岸了。</p> <p class="ql-block">1971年10月10日,伦敦桥最终竣工了,开始了她在美国的首秀!为了庆祝伦敦桥的落成,麦卡洛克可谓不惜重金,打造了一个极为绚丽奢华的建成庆祝典礼。他雇佣了跳伞队来表演,放烟花,乐队游行,热气球,还有包含龙虾和烤牛肉的奢华盛宴——这个盛宴的规格是按照1831年伦敦桥刚落成的时候给威廉姆四世国王准备的标准的。为了表示对伦敦桥的重视,伦敦市长身披黑色的正式长袍、由一位执剑武士相随,参加了大桥的落成典礼。美国当红的明星Robert Mitchum和Dan Rowan也应邀出席,可谓星光闪闪!《纽约时报》当时评论说:“这场典礼可谓超级噱头,疯狂至极,这种事情只会发生在美国,也只有美国人才会在如此疯狂的事情上花费如此巨资。”</p> <p class="ql-block">大部分美国人对于麦卡洛克的做法都嗤之以鼻,认为他这是傻瓜之举。然而,这起市场营销事件最终又一次证实了麦卡洛克的投资眼光。哈瓦苏市自从伦敦桥落成之后,人口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早期的几百人,一下子增长到了1974年的10,000多人。1975年,哈瓦苏市的商会报道说,在过去的一年里,伦敦桥已经吸引了将近200万的游客!</p><p class="ql-block">时至今日,麦卡洛克当初投建的小镇, 如今长久居民已经多达50,000多人,旅游产业相当发达。历经185年岁月蹉跎的伦敦桥,仍然矗立在哈瓦苏湖上,成为当地最为醒目的地标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哈瓦苏湖城亚利桑那州西部小城,(1990年)位于哈瓦苏湖畔,亚利桑那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的界河科罗拉多河流经此湖,哈瓦苏湖是众所周知的休闲钓鱼和划船胜地,在此城市里,游客除可享受一流的露营房车度假胜地和地点方便的观景公寓外,450英里长的湖岸线和波光粼粼水域,哈瓦苏湖亦提供了几乎所有与水有关的活动,包括钓鱼、滑水、划船和船屋。您亦可经由湖边沙滩、露营地和步径来探讨这湖泊的美丽。由于离赌城拉斯维加斯和大峡谷不远,前往者两地旅行的游客往往也顺道前来游玩。</p> <p class="ql-block">1968年,美国的亚利桑那州的哈瓦苏市(Havasu City)还是个天气炎热、干燥贫瘠的穷乡僻壤(backwater),当地人口不到4000人。当时的美国地产商罗伯特·麦卡洛克(Robert McCulloch)因为在此投资了房产项目,所以一直苦于找不到适合的推广办法,以便吸引更多的人来到这个处于起步阶段的度假城镇。机缘巧合的是,他在远在半个地球之外的英国找到了答案。通过竞拍,他抢得了地标性的伦敦桥。于是,罗伯特启动了这个被认为是历史上最愚蠢的市场推广方案之一,把这座十九世纪的标志性建筑,一块一块地拆分装船,横渡大西洋,运回了美国,然后又一块一块地在哈瓦苏这片荒凉的沙漠地上重新组建起来。</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这里的时候是正午,阳光热烈,地面好像要把鞋底烫化了,十月中旬亚利桑那州科罗拉多河边的气温差不多40摄氏度。</p> <p class="ql-block">空气滚烫的,热浪扑面而来</p> <p class="ql-block">喷泉水雾都是热的</p> <p class="ql-block">在桥底下找了一个餐厅,餐厅四周不仅空调环绕,还有多个喷头喷着水雾降温</p> <p class="ql-block">19世纪末的66号公路甚至只是一条走马车的土路。1926年,美国政府投资将断断续续的道路连接起来,历时十余年终于竣工。在这期间,恰逢西方世界为之色变的经济大萧条。这一修建工程为处在困难时期的美国提供了上万个就业岗位,成为众多工人维持生计的救命稻草。</p> <p class="ql-block">66号公路始建于1926年11月11日,于1938年才宣告全程完工。它起始于伊利诺伊州的芝加哥,穿越密苏里州,堪萨斯州,俄克拉荷马州,德克萨斯州,亚利桑那州,斜贯美国版图一直到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杉矶(后来延伸至圣蒙尼卡Santa Monica),跨八个州,三个时区,全长2450英里,约合3943公里。</p> <p class="ql-block">66号公路最后还是因为不再能胜任日益繁忙的州际交通而被迫退役,于1985年6月7日从United States Highway System“美国公路系统”中被抹去了,取而代之的是Interstate Highway System(州际高速系统)。此路在伊利诺伊州,新墨西哥州以及亚利桑那州中的路段被定为National Scenic Byway (国家景观旁道),取名Historic Route 66(历史遗产66号公路)。于是66号公路以此面貌又重新回到了美国地图上。</p> <p class="ql-block">美丽国经历了几次西进,在上个世纪早期,因过度开荒农垦造成的严重的沙尘暴(黑风暴)迫使21万农民生活困顿,他们不得不背井离乡,沿着66号公路西迁到加州。二战时期,军队,装备和补给也通过这条大动脉迅捷地从各地调往太平洋沿岸。战后私人汽车的普及,让来自偏远村庄和小镇的人们可以自由地来往于东西两岸的大都市,66号公路因此成为人们追求自由和更好的生活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离开亚利桑那州就来到加利福尼亚州了,66号公路的终点就快到了。</p><p class="ql-block">图标是老城,老城应该是圣地亚哥的老城。看博物馆地标是在加州的维克多维尔,到底是哪里?糊涂了</p> <p class="ql-block">这个old town是我们自驾66号公路临近尾声路过的最后一站,百度一下是圣地亚哥市的圣地亚哥老城。如果是这样,那这里是一个美丽而充满乐趣的历史古城,它是加州的诞生地,是西班牙早期殖民地,同时也是第一批欧洲人定居所。这里有150多个商店,屡获殊荣的餐厅,17个博物馆和历史遗迹。不过我们匆匆走过,没有探寻究竟。</p> <p class="ql-block">据说19世纪欧洲人最先来到这河谷的一角,随着Old Town所在地附近的驻军要塞和圣迭戈传道院(Mission San Diego de Alcala)的建立,这座城市前进的轮轴才真正开始转动。如今时过境迁,圣迭戈的中心已然转移,Old Town也早已卸下光鲜的外表。这里保留着的是原汁原味的西班牙与墨西哥风情,向人们展现的也是其最质朴的一面。</p> <p class="ql-block">1542年西班牙人第一次到达圣地亚哥,1769年在此定居。1821年墨西哥战胜了西班牙后,为墨西哥所有。1848年美墨战争后为美国所并吞,归为美国加州一城市。</p> <p class="ql-block">这次匆匆路过,就没有进城游览</p> <p class="ql-block">66号公路加州博物馆就在此处</p> <p class="ql-block">到达这里已是傍晚,66号公路加州博物馆已经关门了,很遗憾不能进去看看</p> <p class="ql-block">然后来到麦当劳发祥地博物馆,太晚了,无法进去。</p><p class="ql-block">这里位于加州的圣贝纳迪诺,是麦当劳兄弟(理查德·麦当劳和莫里斯·麦当劳)创业的地方,他们是麦当劳品牌的最初创立者,他们通过食品工业化和标准化生产革新了快餐业,但在1954年与雷·克罗克合作后逐渐失去控制权,最终于1961年被完全收购出局。</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一大早再次来到麦当劳发祥地,又来得太早,还是关门进不去。</p><p class="ql-block">麦当劳兄弟的创业历程</p><p class="ql-block">1940年,理查德和莫里斯·麦当劳在美国加州圣贝纳迪诺开设首家餐厅,通过四项核心创新奠定现代快餐模式:</p><p class="ql-block">‌精简菜单‌:仅保留汉堡、薯条等基础产品‌‌1</p><p class="ql-block">‌流水线作业‌:将后厨改造为装配线,出餐时间从30分钟缩短至30秒‌‌1‌‌2</p><p class="ql-block">‌自助取餐‌:取消服务员,采用开放式点餐窗口‌‌</p><p class="ql-block">‌标准化管理‌:精确控制油温、烹饪时长等参数‌‌</p><p class="ql-block">这种革新使单店年收入达10万美元,五年内扩张至5家分店。</p> <p class="ql-block">与雷·克罗克的合作与冲突</p><p class="ql-block">1954年奶昔搅拌机销售员雷·克罗克发现其商业价值后,与兄弟俩达成合作协议:</p><p class="ql-block">初期合作‌:克罗克获得特许经营权(1.4%分成),兄弟保留品牌所有权(0.5%分成)‌‌;</p><p class="ql-block">‌矛盾激化‌:克罗克提出分店扩展计划遭兄弟阻挠,合同规定所有改进需经原股东批准‌‌;</p><p class="ql-block">‌最终收购‌:1961年克罗克贷款270万美元(相当于2024年约2.3亿美元)买断全部权益,兄弟仅保留此处这个原始店,但不得使用"麦当劳"名称。</p><p class="ql-block">所以现在麦当劳的宣传资料里介绍的麦当劳创始人已经不是加州的麦当劳兄弟,而是来自芝加哥的克罗克了。而麦当劳创业发祥地也被介绍为芝加哥。芝加哥那处发祥地我们也去看过,据说要建麦当劳博物馆,我们去的时候只看到一片空地上立着一个大大的金拱门标志,其他的什么都没有。</p> <p class="ql-block">66号公路终点在加州的圣莫妮卡海边。2024年9月27日从芝加哥出发,经过16天在66号公路上的长途跋涉,终于在10月12日到达圣莫妮卡。</p> <p class="ql-block">圣莫尼卡位于洛杉矶国际机场以北,是加州最吸引人的海滨城市。这里冬暖夏凉,交通便利,不仅仅适合消夏乘凉,对于那些想度过一个闲适下午的人来说,圣莫尼卡海滩也是最好的选择。其海滩为著名海岸景点,沙滩上有一座码头延伸到海里,码头上方有一座游乐园,园内有摩天轮、云霄飞车等设施。</p> <p class="ql-block">十几年前的一个冬季曾经来过这个地方</p> <p class="ql-block">通往圣莫妮卡海滩有长长的栈桥</p> <p class="ql-block">海滩上修建有餐馆、商店、停车场、摩天轮等设施</p> <p class="ql-block">或许是天气的原因,原本清澈的海水污浊不堪,沙滩也显得不清爽。</p> <p class="ql-block">66号公路终点就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终点站依旧有一家知名的快餐店</p> <p class="ql-block">排队大约二十分钟,吃一个美式午餐。</p> <p class="ql-block">这一路从加州出发又回到加州,除去66号公路的16天行程,我们从9月18号出发萨克拉门托飞波士顿,之后从波士顿自驾经尼亚加拉大瀑布,过克利夫兰,从芝加哥走上66号公路,全程8800多公里,历时25天,又回到了加州。</p> <p class="ql-block">这一路不止是66号公路走全程,而是横跨北美大陆从西飞到东,再经陆路从东一路向西。</p> <p class="ql-block">这一路深刻感受了车轮上的美国,不管是繁华的城市,还是无际的旷野。</p> <p class="ql-block">拜访了摇滚乐名人堂,也一路看到许多乡村摇滚音乐人的纪念地纪念雕塑。音乐和公路汽车为伴,无论咖啡馆、餐厅还是旅店、博物馆、纪念馆、打卡点,音乐和摇滚的的元素无处不在。</p> <p class="ql-block">我们还看了多处老爷车博物馆、旧机车与零件藏展地、飞机博物馆、武器枪支博物馆、牛仔博物馆。66号公路上展示的是美国普通人一路向西开发西部的生活轨迹。这与大城市的艺术馆、自然博物馆、历史博物馆所展示的内容及方式截然不同。66号公路上展示的是最接地气的美国。</p> <p class="ql-block">这一段横穿美利坚大陆的行程结束了,轻松愉快的最后一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