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旅途】 ‍坚持不懈终入党

大爱无疆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上世纪60、7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人民中享有崇高的威信,每个追求上进、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中国人、特别是青年人都渴望加入共产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文革初期,各级党组织瘫痪了,除了军队,其他单位都停止了发展党员。1969年中国共产党第九次代表大会后,各地,各单位逐渐恢复了党的组织生活,也开始少量地发展党员。</span></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70年代在宣传科工作的作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70年10月我回到二车间工作时,车间已经恢复了党支部。1971年经过慎重考虑,我郑重地向党支部提出了入党申请。过了不长时间,我就被发展为党的积极分子,开始接受党员的基本知识培训。1973年上半年到宣传科工作前,我已被列为车间重点党的积极分子,准备在下一个年度发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到科室工作后,有关培养、考核材料转到了机关党支部,但是却要重新考察,在积极分子队伍中重新排队了。机关老资格的积极分子多,论资排辈我排在后边;机关党员多,同车间相比不是发展党员的重点部门,我入党的愿望短期内难以实现了。 1975年,原来二车间党的积极分子排队在我后边的张立辉入了党,听到这个消息我心里真不是滋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入党还存在一个重大障碍,是机关党支部必须逾越的。随着文革运动的结束,一批老干部被摘掉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帽子,恢复了工作。我厂原党委书记王泽林不仅平了反,而且当上了厂革委会主任。由于我搞过王泽林的专案,因此王泽林能否谅解并同意发展我入党就成了关键。当时工厂抽调人员对前几年清队、审干包括一些专案的情况进行了复查,了解到我在搞王泽林专案时还是实事求是的,对平反王泽林剪毛主席照片的冤案发挥了重要作用。审查人员把我的有关情况向王泽林做了汇报,王泽林对我的看法有了根本性的改变,我入党也出现了转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77年6月初,我正在科里写材料,王泽林推门进了屋。他问了我最近的工作情况后,亲切地告诉我:“你近几年进步很大,工作成绩突出,各方面表现不错,机关党支部已经上报组织科,7、1发展你入党。”我很高兴,焦急地等待填写入党申请书。6月末的一天,机关党支部许书记找我谈话,他说:“你各方面表现都不错,本应这批发展你入党,但有的老同志已是十几年的积极分子了,这次机会让给他吧。”一瓢凉水浇灭了我希望的火焰,怎么回事呢?后来有人告诉我,保卫科宋科长找王泽林打了小报告,说需要对我在清队和搞专案的表现做深入的了解,这样我的入党问题又搁置下来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宋科长是个品质恶劣的人,他文革期间下放劳动在二车间小型组工作,和我在一个小组。他在班组中拉帮结派整班组长老工人董师傅,我们几个同学看不惯,支持了班组长并曾经讽刺过他,他便怀恨在心。我的妻子肖百荣学徒时,他是师傅,师徒关系很好。肖百荣同我处朋友时,他就说我的坏话,极力反对这门婚事。我和肖百荣结婚后,看在妻子的面子上,对他很是尊重,逢年过节都去看望,没有想到他关键时刻给我下跘子。</span></p> <p class="ql-block">入党宣誓。</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这个人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不灰心、不气馁,照样积极工作。1978年6月29日,经宣传科长赵密忱、安技科长王厚德2人介绍,机关党支部大会通过了我的入党申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7、1”党的生日,我和其他一些新党员登上了工厂俱乐部主席台,在党旗下庄严宣誓,我终于实现了多年来的愿望,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是我政治生涯中的重要里程碑,我的前途充满希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附录:生命旅途 第二章 企业十八年(35)</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