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大姐的美篇

宋大姐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银雁”领航“青苗”扎根</p><p class="ql-block">我市乡村振兴“老少”立体共育行动启动</p><p class="ql-block">金彩云客户端&gt;城事记者 吴晓</p><p class="ql-block">2025-05-21 15:43浏览量:2.37万</p><p class="ql-block">5月20日,我市启动“银雁关爱 兴农共富”金华市乡村振兴“老少”立体共育行动。该行动由市关工委、市农业农村局、浙江师范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等牵头,旨在通过“五老”人才与农村青年“双带”人才的深度联动,构建老青共育、产才融合的乡村振兴新生态。</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据了解,我市乡村振兴“老少”立体共育行动是推动全市关心下一代事业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关键举措。该行动主要依托新成立的“新农人”服务团、“共富育苗”助力团等5支专业化“五老”团队,整合老专家、老农技员的经验优势,围绕农业技术推广、畜牧农机发展、水产养殖等领域,为农村青年提供精准指导。同时配套推进政策扶持、信息服务和人才对接等措施,通过创业减负、技术培训、市场信息共享等方式,助力青年解决创业难题,激发农业创新活力。</p><p class="ql-block">启动仪式上,成立了农业农村局关工委,为金华市农科院等7家单位授予“双带”青年培育站、“五老”品牌工作室及“新农人”服务团等特色团队牌匾,并为顾问代表吴立钢及丰作成、张妙仙等专家库成员代表颁发聘书。现场同步举行乡村振兴“老少”立体共育行动签约仪式,标志着农业系统“五老”与青年人才结对帮扶机制正式落地。</p><p class="ql-block">金华近年来全域深化“智汇金农”人才培育工程,着力打造百名乡村CEO、千名“头雁”、万名农创客、十万职业农民的“百千万”人才矩阵,创新推出乡村人才专项政策、梯度培育等“引用育留”组合拳。目前全市已培育现代“新农人”3.41万人,其中农创客突破万人规模。</p><p class="ql-block">“乡村振兴既要‘银雁’铺路搭桥,更要‘青苗’落地生根。”市关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行动建立了“班子配强、老青联合、教育贯通”长效机制,将“五老”的政治优势、技术沉淀转化为青年创业的导航图。</p><p class="ql-block">面对乡村振兴对人才的迫切需求,我市正以“老少”立体共育行动为支点,撬动更多社会资源向乡村汇聚。据悉,下一步我市将重点打造“双带”青年培育站、“五老”工作室等品牌载体,在政策扶持上强化创业减负、项目孵化,在服务保障上贯通技术培训、市场对接,在金融支持上深化“政银保”协同,全方位破解新农人成长瓶颈,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探索新路径。</p><p class="ql-block">编辑:吴慧贤</p><p class="ql-block">二审:陶亮</p><p class="ql-block">三审:倪寒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