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胰岛素抵抗?

余生安好

<p class="ql-block">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使得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机体需要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维持血糖稳定。</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一些可以帮助您判断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的方法:</p><p class="ql-block">观察身体表现:</p><p class="ql-block">体重与体型:腹型肥胖是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危险因素,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或男性腰臀比>0.9、女性腰臀比>0.85,可能提示存在胰岛素抵抗。</p><p class="ql-block">皮肤改变:黑棘皮症是胰岛素抵抗的特征性皮肤损害,表现为颈部、腋窝、腹股沟等皮肤褶皱处出现天鹅绒样、乳头瘤样黑色素沉着和过度角化。</p> <p class="ql-block">血糖异常:胰岛素抵抗可能导致血糖调节失衡,出现空腹血糖升高,或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中,血糖升高的同时,胰岛素分泌过多。此外,还可能出现餐前低血糖的情况,即到了下一餐前,因体内胰岛素水平仍较高导致血糖降低,产生明显饥饿感。</p><p class="ql-block">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会引起肝脏对脂肪的合成和分解代谢紊乱,导致血浆甘油三酯增高,男性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0.9mmol/L,女性低于1.09mmol/L。</p> <p class="ql-block">进行相关检查:</p><p class="ql-block">空腹胰岛素检测:一般来说,血清空腹胰岛素水平超过正常值上限(60pmol/L),可初步判断存在胰岛素抵抗。</p><p class="ql-block">稳态评估模型(HOMA):计算公式为HOMA - IR=空腹血糖(mmol/L)×空腹血胰岛素(mU/L)/22.5。通常HOMA - IR>1.9提示有胰岛素抵抗,但该方法不适用于具有严重高血糖或β细胞衰竭的糖尿病患者。</p><p class="ql-block">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同时测胰岛素释放曲线:正常情况下,口服葡萄糖后,胰岛素在30 - 60分钟达到高峰,峰值是空腹的5 - 10倍。若峰值超过10倍或出现峰值延迟(如2小时胰岛素水平比1小时还高),可能存在胰岛素抵抗。</p> <p class="ql-block">如果存在胰岛素抵抗,如何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呢</p><p class="ql-block">减重</p><p class="ql-block">研究显示,减重10%可以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建议超重或肥胖的人群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摄入,控制每日饮食热量,增加运动;腹部肥胖者要注意缩减腰围,以减少内脏脂肪沉积,改善代谢。</p><p class="ql-block">坚持运动</p><p class="ql-block">有氧与抗阻运动的结合,可以增加肌肉强度和骨密度,调节脂肪代谢,降低炎性反应,改善胰岛素抵抗。建议保持每周至少150 min中等强度的有气运动,并与抗阻运动结合。此外,高强度间歇性运动(HIIT)也可有效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建议胰岛素抵抗患者要保持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50%~70%最大心率)的有氧运动,并配合俯卧撑、负重深蹲、臀桥等抗阻运动。</p> <p class="ql-block">合理使用相关药物</p><p class="ql-block">合并T2DM的胰岛素抵抗患者,建议给予二甲双胍治疗;如血糖不达标,在没有禁忌证的情况下,建议联合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或PPAR泛激动剂。</p><p class="ql-block">合并T2DM的胰岛素抵抗患者,如存在慢性肾脏病、ASCVD或ASCVD高风险,建议联合具有心肾获益证据的GLP-1RA或SGLT2i。</p><p class="ql-block">糖尿病前期、T2DM伴胰岛素抵抗患者,如既往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卒中,建议联合吡格列酮,以降低卒中复发的风险;如存在ASCVD或ASCVD高风险,建议联合可降低卒中风险的GLP-1RA。</p><p class="ql-block">肥胖的胰岛素抵抗患者,如生活方式干预不能控制体重,可使用减重药物;重度肥胖的胰岛素抵抗患者,如生活方式干预联合减重药物不能控制体重,可在充分评估风险和获益的情况下行减重手术。</p> <p class="ql-block">马呈祥,副主任中医师,内三病区主任,2007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本科学历,从事内科工作10余年,擅长中西药物联合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甲亢、甲减等内分泌疾病、反流性食管炎、糜烂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肝炎、肝硬化、急慢性胰腺炎、结肠炎等胃肠肝胆病及各种中毒性疾病。</p><p class="ql-block">内三科室!咨询电话:0371-64398772</p> <p class="ql-block">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陈利平,主任中医师,河南省文明医生,巩义十大名中医,巩义市卫生系统十佳学科带头人,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中医系。擅长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食道、胃、肠、肝、胆、胰腺等消化系统疾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高尿酸血症、肥胖症等代谢紊乱性疾病,疗法独特,疗效确切。</p><p class="ql-block">门诊!咨询电话:0371-6439877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