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5月18日和朋友在呼图壁县拍摄到了中国四大美鸟之一的蓝胸佛法僧。 </p><p class="ql-block"> 蓝胸佛法僧主要分布于新疆北部、西部及天山地区,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平原、荒漠和半荒漠地带,偏好开阔环境如稀疏灌丛、悬崖沟谷、林缘或靠近水域的区域。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常站立于枯树枝、电线等高处观察猎物,飞行时蓝色羽毛呈现金属光泽,行踪较为隐秘,在茂密森林中常一闪而过,而在开阔原野或电线上易被观察到。</p> <p class="ql-block"> 篮胸佛法僧以甲虫、蝗虫、蟋蟀、蜘蛛等无脊椎动物为主,也捕食青蛙、蜥蜴、蛇甚至小型鸟类或鼠类。它们擅长长时间静止观察,发现目标后迅速出击,飞行姿态优雅且翅膀拍打频率快,兼具敏捷性与滑翔能力。</p><p class="ql-block"> 每年的4-7月,是篮胸佛法僧繁殖活跃期,雄鸟通过喂食雌鸟示好,交配后共同筑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蓝胸佛法僧的巢穴多选择悬崖裂缝、树洞、土壁隧道或房屋缝隙,巢穴隐蔽性强,无内垫直接产卵于地面,每窝产卵3-5枚,雌雄轮流孵化约17-19天(雌鸟为主),雏鸟晚成性,25-30天后离巢飞行,但仍需亲鸟喂养3周以上学习捕食技巧。</p> <p class="ql-block"> 蓝胸佛法僧属典型的夏侯鸟,繁殖后集群飞越1万多公里至撒哈拉以南非洲越冬,春季返回新疆,迁徙路线横跨欧亚大陆与非洲,被称为“迁徙狂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