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15分钟“玩”出新花样!广信一小把智慧“藏”进游戏里

晓峰

<h3>“跳!再跳一格!小心‘水深危险’不能踩!”广信区第一小学的操场上,一群孩子正围着一张巨大的“防溺水飞行棋”棋盘,兴奋地指挥着同伴。骰子一掷,前进几步,每格都可能遇到“安全知识问答”或“模拟救援挑战”,答对了才能继续闯关。而在不远处,另一群学生正玩着“交通安全飞行棋”,红灯停、绿灯行,一不小心“违规”就要退回起点…… </h3> <h3>这是广信一小课间15分钟的常态。原本短暂的休息时间,如今变成了寓教于乐的“游戏课堂”。学校巧妙地将安全教育、体能锻炼和思维训练融入课间游戏,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乐中练。</h3> <h3>游戏怎么玩?安全知识“藏”进跳跳笑笑里 </h3> <h3>“以前课间就是追跑打闹,现在游戏花样多,还能学知识!”五年级学生小林一边跳着“安全跳格子”一边说。格子地上画着各种交通标志,跳到“斑马线”要模拟安全过马路,跳到“禁止游泳”则要说出一个防溺水要点。 <br>“重走长征路”则把红色教育和体能训练结合,孩子们沿着“长征路线”完成跳跃、平衡、短跑等任务;“萝卜蹲”升级为“安全口令蹲”,蹲下时要喊出“防溺水六不准”或交通安全口诀;“趣味跳远”的落点区贴着不同的安全场景,跳到哪里就要快速反应应对方法。 </h3> <h3>学生玩得怎么样?“比上课还有意思!</h3> <h3>“我最喜欢玩‘防溺水飞行棋’,上次我还‘救’了一个落水的‘小伙伴’!”三年级的小张笑着说。原来,游戏中设置了模拟救援环节,孩子们要正确演示如何用竹竿、救生圈施救,而不是盲目下水。 <br>“以前觉得安全知识很枯燥,现在玩着玩着就记住了。”六年级的小陈说,他和同学甚至自己发明了新玩法,比如“安全知识接龙”,边玩边巩固记忆。 </h3> <h3>学校:让课间既欢乐又有意义</h3> <h3>广信一小的老师们表示,这些游戏并非一时兴起,而是经过精心设计。“课间15分钟虽短,但利用好了,既能释放孩子的活力,又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安全意识、锻炼身体。”一位负责课间活动的老师说。 <br>如今,课间追逐打闹的少了,积极参与游戏的多了;死记硬背安全口号的少了,真正掌握应急技能的多了。广信一小的课间“游戏化”探索,不仅让孩子们玩得开心,更让安全教育、体能锻炼和思维训练“活”了起来。正如一位学生所说:“这样的课间,再来15分钟也不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