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不是料事如神而是潜心研习治未病,不是空穴来风而是预判精准治欲病。</p><p class="ql-block">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这不是廖医生的发明,但可以是他的座右铭,古今中外,多少仁人志士抱着这个理想,把自己投身于民族复兴的奋斗中,比如中山先生、鲁迅先生等等,都有过从医再从政,或先从政后从医的经典故事,许多人也就是胸怀抱负,人生处事,必定要为社会带来点什么,创造的什么,追求点什么,达到点什么,信仰点什么,追求点什么,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星星点点,只要有益于社会,就不愧疚于到世上来过一回。</p><p class="ql-block"> 人生道路,他总是健步匆匆,一袭比同龄人多一件衣着,一副眼镜架在鼻梁上的温文尔雅,相搭一路思考眉头紧锁的模样的体貌,那也就是与他坐诊出方的模式相辅相成,风格与作派一脉相承。<b>他就是“少”年老成,城府不浅的湘中著名主治中医师—— 廖琦先生。</b></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说他儒医¹ 有依据。</b> 他给人看病,或有人请他把脉,他的三指左按穴探脉,右持腕紧贴,初看他似海阔天空的闲谈,其实他都是在轻松的交流问询中,套取患者的病因病情信息,待把脉结束,他或打开手电筒,查验患者的舌头口腔,或也会看看患者的眼睛、耳朵、脖颈,或打量一下病人的衣着。他在与患者交流的过程中,常常给予一些心理辅导和安慰,辩证的看待中西医学理论和民间传说,在唯物史观的无神论与信仰自由之间,确找一些能扶住患者树立与病魔斗法的精神信念:人的肌体五脏六腑,如同事物的总有对立面,总有矛盾,总有两大阵营,说到底这就是正气与邪气。这就是正气内存,邪气不干。简单通俗易懂的话,就是你强它弱,你弱它就强。内外正邪,各侍其主,帮派体系,自成一派。中医从来就不是头疼医头,脚痛医脚,而是通盘考虑,辩证诊治,知其然而尽知其所以然,因为身体各个器官部位,从来就不是单兵作战而是一个集团军。</p><p class="ql-block"> “病起萧萧两鬓华 卧看残月上窗纱</p><p class="ql-block"> 豆蔻连梢煎熟水 莫分茶</p><p class="ql-block"> 枕上诗书闲处好 门前风景雨来佳 </p><p class="ql-block"> 终日向人多酝籍 木犀花”</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认识廖琦医师是她肺切除手术的第二年,回想起来这看似偶然,却是幂幂之中的自有天意。</span></p><p class="ql-block"> 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相通相同的价值观、人生观、伦理观,一经认识彼此就成了朋友,成了忘年交。</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说他儒雅一点不假。</b>起初找他看病开方子,怀疑他是说书的,但闻其言确实又是一个郎中。他从天到地,从中国的《伤寒杂病论》《难经》,到西方的《古德曼·吉尔曼治疗学的药理学基础》《安德森肿瘤学》,从时珍芳草到扁鹊问针 … … …,谈天论地,天南地北,跟病人聊天,跟病人讲授治与防的辩证之理,着实让不少病人拿到他开的处方后,还不愿走、舍不得离开,只是要廖医生督促快下去抓药吧,人们才挪步离去。</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说他神奇也不玄乎。</b>廖医生对“心情愉悦是大补”这一黄帝内经之说深喑其道、学以致用。在他的影响下,从那时起我们支撑搀扶着,走上了带疾延寿的长征路。</p><p class="ql-block"> 在这条路上,在这个十年,我们自2015年到过内蒙古达旗响沙湾,2016年两次畅游珠港澳,2017年我们去了福建厦门鼓浪屿,之后又一起乘机去了新疆天山伊犁奎屯参加全国比赛,2018年我们又飞到内蒙古锡林格勒甘肃张掖青海茶卡盐湖,同年我们到了多彩云南大理丽江泸沽湖,贵州安顺;2019年去了江西庐山井冈山;2020年我们度过了结婚40年的红钻石婚庆,2023年去了新化紫鹊界,4月份,我们再次去了北京大栅栏锣鼓巷成语故乡邯郸 … … 。期间,有一些新老病友,走着走着就没了,而我们继续在绿茵步道、在问医征程上前行。</p><p class="ql-block"> 以步履跋涉乘健康之舟,以愉悦身心开快乐之游。先后打破了三个月,六个月,九个月,一年不行看三年,三年再就看五年的预言,成功的向十年进发。</p><p class="ql-block"> 实践证明,稚趣心态,寄情山水,愉悦才是最自愈的良方。</p><p class="ql-block"> 姊妹晓环慈爱心善, “昨天是奉主耶稣的差遣,秉着基督的爱心,由颜牧师带领我、全庄姊妹、小凤姊妹一起去看望我们亲爱的姐姐,恳求恩主耶稣怜悯医治我们姐姐身上的病痛!”</p><p class="ql-block"> 特别感谢不相识心相通的小凤姊妹的到来!</p><p class="ql-block"> 全庄姊妹也是知性知情之人。“陪亲人战胜病魔这路程漫长又艰辛,您一定也要照顾好自己身体,福往者福来,相信上帝赐福,会眷顾姐姐,赐她平安喜乐、与健全的身体。”</p><p class="ql-block"> 感恩姊妹相携相助,感恩上帝赐福护佑,感恩神助眷顾灵验。</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时间似乎过得很快,转眼即将十年了。</span></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说他是良医也不过誉。</b>相识十年,也是因患癌化疗之后的头一年,自此问诊于他近八年,多是服用他的处方,后面两年停止服用。期间联系不断,友情常在。最烦忙最紧张的第三年疫情防控的2023年10月不幸摔伤摔伤,也还是请他处方。几度护疗,得以痊愈。</p><p class="ql-block"> 《难经》讲:“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巧,脉而知之谓之工。这大概就是中医的四问之源。廖先生对此望闻问切四法,再熟悉不过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从医患关系到朋友关系,从莫逆之交到忘年交,近十年来,彼此深信,许多的病友是通过这口碑相传,积攒的人脉,纷至沓来,抢约挂号、排队等方。</p><p class="ql-block"> 也是缘分更是情义,我们与廖琦先生走的更近更亲密了。不时喝三邀五小聚小乐,其实心相通,不在乎见与不见,而在于有事必应,有应则顺。</p><p class="ql-block"> 在他的鼓捣下,姊妹得主圣恩,灵验而至,感恩相遇。愿每一个人都能得到神主的造化,替人消灾化疫,愿每一个人都要赋予灵魂找对最美好的归宿。</p><p class="ql-block"> 会做人的人也会乐观通达,她明白事理,懂得很多,人需要肉体上的舒服,还要精神上的愉悦,灵魂才会拥有美好的归宿。</p><p class="ql-block"> 记得,有一年他被安排送医下基层,好几个月的时间,不在医院坐诊上班。可是他的病人“满天飞”四处寻,待打听到了他下基层所在地,就蜂拥而至,缠着他看病给开处方。那个时候的他,比在医院上班还累,接触的病人也不少,倒是乐坏了病人:你下基层,我们找你看病,还省了挂号费!</p><p class="ql-block"> 他只是抬眼瞅瞅,抿嘴微笑。</p><p class="ql-block"> 据传,“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这八个字出自两宋,也是自汉以来董仲舒“罢黜百家“之后,医者与文人志士交融一体的结果,许多文人的知识及从事的文献,对医学典籍都有涉猎。有名的有苏轼、沈括。他二人关于医药的笔记被后人编辑成册《苏沈良方》。后来人们觉得行医,挽救一个只一个,不如把精力投身到更能唤醒民族民众智慧的教育事业,以唤起工农千百万,从愚昧到觉醒睿智。</p><p class="ql-block">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尽其所能,为民而生。</p><p class="ql-block"> 中医药是我大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经典文化的渊源之一,这一古老而独具特色的文化形式更是伴随着华夏文明而不断发展,从有史可考的资料来看,岐伯、雷公、扁鹊、仲景诸公,给我们留下了《内经》《难经》《伤寒》《金匮》等煌煌巨著。</p><p class="ql-block"> 熟悉中医的人都知道中医里面很多需要记忆的东西都被编成歌诀,不仅成韵,朗朗上口,更是方便记忆。<b>比如:扶正解表剂有:</b></p><p class="ql-block">【败毒散】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生姜薄荷煎汤服,祛寒除湿功效宏。<b>比如润下剂有:</b></p><p class="ql-block">【润肠丸】润肠丸用归羌活,大黄桃麻两仁合;劳倦纳呆便秘涩,蜜丸嚼服功效确。</p><p class="ql-block"> 这些,都是廖先生常用的常诵的汤头。</p><p class="ql-block"> 总之,廖琦先生是我们在中心医院认识,是继叶春华博士<b style="color:rgb(237, 35, 8);">²</b>、管床医师金娜和后从省中医附一调过来尹晓青博士<b style="color:rgb(237, 35, 8);">³</b>之后,齐名并列的出类拔萃的人物。</p><p class="ql-block"> 其实,求医问药未必只能去远方,近在咫尺也有仁医仁术,信乎则灵。对于发生在我们家族那段难忘的经历,他们的作为,总让人念兹在兹,没齿难忘!</p><p class="ql-block"><b>【图文撰稿】</b>姓名<b> </b>梁智平、昵称 如松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法学院 退休教师。中国法学会会员、湖南省法学会家事法学研究会理事。</p><p class="ql-block"> 偶书文字敞心扉,常怀童稚问山川。</p><p class="ql-block"><b>【版权所有 谨慎使用】</b>本美篇图文版权为署名作者所有。除民法典著作权法及其他法律规定可以使用以外,未经作者和照片肖像人的书面许可,不得有擅自用于商业、营利等行为,不得有侵害作者、图片肖像人、图片肖像权人及“娄底市中心医院”声誉的行为,违者必究。</p><p class="ql-block"> 若有转发,请注明文章源自出处和作者。</p><p class="ql-block"> (作者:13487993829)</p><p class="ql-block"><b>附 注</b>:</p><p class="ql-block"> ① 儒医是中国古代对中医的最高评价。自北宋以来,儒医逐渐成为一个特殊群体,即儒家学者与医学知识的结合体。例如,宋徽宗时期,医学被纳入儒学教育体系,使儒医的地位得到确立,开辟了“医而优则仕”的道路。这一时期,许多文人士大夫如王安石、苏轼等都涉足医学,提高了中医的社会地位。</p><p class="ql-block">② 《天佑我母——致敬我心中的医院—— 叶春华博士做横截肠癌切除手术》2018-02-13</p><p class="ql-block">③ 《众人携母渡危艰--— 记中医附一尹晓清教授为83高龄主动脉夹层患者支架手术成功暨易可兰众姐妹的辛勤护理》2018-11-16<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欣慰报告:母亲今年十月份满九十;父亲今年九十四,感恩党和政府,感恩亲友关怀,如今椿萱并茂,颐享天年。)</span></p> <p class="ql-block">从医患关系到朋友关系,从莫逆之交到忘年交,近十年来,彼此深信,许多的病友是通过这口碑相传,积攒的人脉,纷至沓来,抢约挂号、排队等方。</p><p class="ql-block"> 也是缘分更是情义,我们与廖琦先生走的更近更亲密了。不时喝三邀五小聚小乐,其实心相通,不在乎见与不见,而在于有事必应,有应则顺。</p> <p class="ql-block"> 姊妹晓环慈爱心善, “昨天是奉主耶稣的差遣,秉着基督的爱心,由颜牧师带领我、全庄姊妹、小凤姊妹一起去看望我们亲爱的姐姐,恳求恩主耶稣怜悯医治我们姐姐身上的病痛!”</p><p class="ql-block"> 特别感谢不相识心相通的小凤姊妹的到来!</p><p class="ql-block"> 全庄姊妹也是知性知情之人。“陪亲人战胜病魔这路程漫长又艰辛,您一定也要照顾好自己身体,福往者福来,相信上帝赐福,会眷顾姐姐,赐她平安喜乐、与健全的身体。”</p><p class="ql-block"> 感恩姊妹相携相助,感恩上帝赐福护佑,感恩神助眷顾灵验。</p> <p class="ql-block">熟悉中医的人都知道中医里面很多需要记忆的东西都被编成歌诀,不仅成韵,朗朗上口,更是方便记忆。</p> <p class="ql-block"> 廖医生对“心情愉悦是大补”这一黄帝内经之说深喑其道、学以致用。在他的影响下,从那时起我们支撑搀扶着,走上了带疾延寿的长征路。</p><p class="ql-block"> 总之,廖琦先生是我们在中心医院认识,是继叶春华博士²、管床医师金娜和后从省中医附一调过来尹晓青博士³之后,齐名并列的出类拔萃的人物。</p><p class="ql-block"> 其实,求医问药未必只能去远方,近在咫尺也有仁医仁术,信乎则灵。对于发生在我们家族那段难忘的经历,他们的作为,总让人念兹在兹,没齿难忘!</p><p class="ql-block">【图文撰稿】姓名 梁智平、昵称 如松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法学院 退休教师。中国法学会会员、湖南省法学会家事法学研究会理事。</p><p class="ql-block"> 偶书文字敞心扉,常怀童稚问山川。</p><p class="ql-block">【版权所有 谨慎使用】本美篇图文版权为署名作者所有。除民法典著作权法及其他法律规定可以使用以外,未经作者和照片肖像人的书面许可,不得有擅自用于商业、营利等行为,不得有侵害作者、图片肖像人、图片肖像权人及“娄底市中心医院”声誉的行为,违者必究。</p><p class="ql-block"> 若有转发,请注明文章源自出处和作者。</p><p class="ql-block"> (作者:1348799382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