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油画随笔

回家

<p class="ql-block">  周末到美术馆转转,避开喧嚣靠近艺术应当是不错的选择。此时这里正有个油画展,观展完毕有三幅画影响很深,值得用笔记录观感,延伸想象,回放画面。</p> <p class="ql-block">  《致敬平凡》是一幅基本方形尺幅不大的作品。直观看作者是以一块漏出钢筋的破断水泥楼板上,胡乱摆放荔枝,山竹等普普通通的水果,以最最低调的样态构图成画,固定这些东西的平凡,然后用占好位置,高光提亮来强调主题致敬平凡。这时你没有马上走开,你再驻足细想,没有生命的水泥破楼板它从那来?它一定是完成了为人类生有所居遮风挡雨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卸下了责任,袒露着沙粒石渣钢筋,没有委屈只有岁月的尘迹,没有炫功只有等待新用途的默默无语。再看有生命的水果,它们是从种子秧苗枝蔓到开花结果。完成了生命的全周期,为自身籽粒润足营养,脱离植物的本体,怀揣着甜蜜,绽放着笑脸,心满意足的来到这里,就是这样的平凡,就应当值得敬意。</p> <p class="ql-block">  《根》这幅作品也很朴实,没有复杂构图,没有卖弄技法,没有高大上的选题,没有印象派的玄幻,更不是梵高的最后一幅画《树根》那样,孤独着想结束自己的生命时所画的画,而是非常写实地描绘了,一把掰去棒子砍去棒杆刨出来用柳条筐背回来的植物根。不多满满一筐,不少占据了画面的中央,满丁满条的红砖墙做背景,这里就又含隐着另一个“根”,墙根。墙根层叠着房地基,房屋又是我们农村存在与发展的根本,又是我们不管走多远的乡愁。奉献了粮食留下了根,留下的根在南墙下等待着再利用,等待着被点燃生火做饭,暖屋去湿,灰钾还田,再次辉煌。</p> <p class="ql-block">  《一团和气》作品是一个圆形容器里盛着色泽艳丽,鲜香扑鼻,热气翻卷,盖满蟹黄,肥美馋人的大螃蟹。这一团团热气,朋友家人马上开吃,举杯邀贺,确实呈现了一团和气。单看作品的名字,我认为这是作者的表达,然而您往细里想,一团热气前湛清碧绿,张牙舞爪,横行无忌的大螃蟹,经过了蒸锅笼屉的炼狱,上桌后一定是拆胳膊卸大腿,掀后盖掘肥腰,断骨扒筋吸髓吃肉,酷刑残残尸骨堆堆,有时还会用上工具吃螃蟹,餐厅里的食客们谈着天说着地,吃着螃蟹却吹着“牛皮”,相互挖苦却也“一团和气”,脱去青绿的螃蟹,换上了橘红的肢体,被肢解被享用被“一团和气”变成了“一团悲惨”一团歼灭“一团围剿”,只有餐桌上的酒气吃气毫不客气,对于螃蟹来讲没有半点的“和气”。尽管螃蟹全身配备了最最先进最最黑科技现代感的“外骨骼”,也抵挡不住食客们最最原始的美食欲望,看油画鲜艳鲜美的大闸蟹,留给我却不是如作者所标明的“一团和气”。</p> <p class="ql-block">  没事转转美术馆,让头脑启动,静雅清风,闭住嘴,迈开腿,随走随看随想随笔。</p><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21日天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