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粤行之一 泉州

风驰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泉州,福建省地级市,是福建省经济总量最大的城市,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东临台湾海峡,北承福州,南接厦门,西毗漳州、龙岩、三明。</p><p class="ql-block"> 泉州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宋元时期,泉州港成为东方第一大港,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海上贸易往来。泉州是著名侨乡,旅居海外华侨华人750多万人。泉州文化灿烂,南音、南戏、南拳、南建筑、南派工艺等“五南”文化独具特色,提线木偶、高甲戏等艺术形式蜚声海内外。</p><p class="ql-block"> 泉州经济发达,是福建省重要的制造业基地,纺织服装、鞋业、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等产业优势明显。泉州美食众多,肉燕、土笋冻、面线糊等令人回味无穷。泉州,这座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p> <p class="ql-block">  泉州市的历史文化街区很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  传统街巷与现代建筑交相辉映</p> <p class="ql-block">  泉州珞珈寺位于石狮市闽南黄金海岸东侧的宫屿岛上,是一座建在海上的寺庙,涨潮时四面环海,仿佛漂浮于海上,有“海天佛国”之称。其历史可追溯至唐代,最初由印度僧人建立,后成为东南亚重要的佛教中心。现有建筑于2000年开工,2001年竣工,寺内有天王殿、圆通宝殿等建筑,还有国内较大的石雕千手观音像。</p> <p class="ql-block">  泉州关岳庙位于鲤城区涂门街,始建于宋代,是福建省现存规模最大的武庙。它最初主祀关羽,1914年增祀岳飞后改称关岳庙。庙宇由武成殿、三义庙、崇先殿三座并排组成,建筑风格融合闽南特色,屋脊剪瓷龙雕等装饰精美。这里香火旺盛,是闽南地区重要的民间信仰中心,也是台湾600多座关帝庙的祖庭。</p> <p class="ql-block">  泉州开元寺位于鲤城区西街,始建于唐垂拱二年(686年),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寺院占地约7.8万平方米,现存建筑多为明清时期重建。寺内有东西双塔,东塔名镇国塔,西塔名仁寿塔,均为五层八角石塔,是中国现存最高的石塔之一。大雄宝殿(俗称紫云大殿)为重檐歇山顶建筑,殿内供奉的佛像庄严肃穆。寺内还有甘露戒坛、檀越祠、藏经阁等建筑,以及众多碑刻、石雕等文物,是研究中国古代佛教文化和建筑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  泉州清真寺,又称清净寺,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清真寺之一。它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初名“圣友之寺”,仿照叙利亚大马士革伊斯兰教礼拜堂的建筑形制建造。寺内建筑包括大门楼、奉天坛和明善堂等,其中大门楼高12.3米,采用花岗岩和辉绿岩砌成,具有典型的阿拉伯建筑风格。1961年,清净寺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不仅是泉州伊斯兰教的重要场所,也是中国与阿拉伯各国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p> <p class="ql-block">  泉州非遗馆位于丰泽区侨乡体育中心内,建筑面积9000㎡,展陈面积6500㎡。馆内分四部分:《物华之美 民间瑰宝》《泉腔之韵 晋唐遗响》《民俗之风 浓情闽南》《天工之巧 匠心营造》,展示650多件非遗展品。馆内还设有15个工坊和互动舞台,每周末开展常态化非遗互动体验、展览展示、非遗展演。</p> <p class="ql-block">  泉州历史文化街区众多,如西街、中山路、城南等。西街是泉州古城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街区,也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一,保存着大量明清时期的古建筑。中山路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联排式骑楼建筑商业街,曾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遗产保护优秀奖”。城南历史文化街区则有“金青龙、银聚宝”的美誉,街区内有众多文物保护单位和特色建筑。</p> <p class="ql-block">  洛阳桥,位于泉州市洛阳江入海口处,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梁式石桥,被誉为“海内第一桥”。它始建于北宋皇祐五年(1053年),由当时的郡守蔡襄主持修建,至嘉祐四年(1059年)建成,历时六年。洛阳桥全长约731米,宽约4.5米,有46个桥墩,采用“筏形基础”和“种蛎固基法”等先进技术,巧妙地解决了在江海交汇处建桥的难题。桥上建有亭、塔、石将军等附属建筑,桥两侧还设有石栏杆,雕刻精美。洛阳桥不仅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见证了泉州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