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好心情 护航成长路—郑州市二七区庆泰路小学心理健康讲座纪实

郑州市二七区庆泰路小学

<p class="ql-block">  5 月 21 日,郑州市二七区庆泰路小学为五、六年级学生举办 “好心情的密码” 心理健康讲座,特邀曈心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荥阳骊元康复中心院长马俪主讲。作为原三甲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同时兼任河南省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协会理事等多项职务的专家,马俪老师以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生动的案例,为同学们打开了探索情绪管理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  讲座伊始,马俪老师以 “什么是情绪” 为切入点,结合 PPT 中 “快乐时的愉悦、悲伤时的难过” 等直观描述,引导同学们认识到情绪是内心感受的外在投射。她特别强调:“情绪没有好坏之分,每一种情绪都是身体传递需求的‘信使’。” 通过 “伤痕实验”“半杯水的故事” 等经典案例,马俪老师深入浅出地解析了情绪的功能性:当遇到“不公正” 或 “边界被侵犯”时的愤怒;痛苦的释放则表现为悲伤;恐惧则更多是自我保护的信号,如独自走夜路时的警惕,帮助我们远离危险。在马老师的生动讲述下,同学们显得聚精会神。</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马俪老师分享了针对小学高段学生常见的情绪困扰情绪管理五步法, 觉察情绪、接纳情绪、分析原因、调节情绪、表达情绪:并特别引用 “吸血蝙蝠与野马” 的寓言警示:真正伤害我们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失控的情绪反应,引发同学们的深刻共鸣。同时马俪老师还通过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的ABC 理论(事件 A→信念 B→结果 C),揭示了认知对情绪的决定性作用。同学们从中领悟到:换个角度看问题,就能从 “山重水复” 走向 “柳暗花明”。</p> <p class="ql-block">  接着马俪老师以 “不同母亲对女儿倾诉的回应” 为例,对比 “共情式回应”(“我知道你很难受,想哭就哭吧”)与 “否定式回应”(“哭什么哭,这点小事都扛不住”)的差异,教会同学们用 “倾听 + 换位思考” 建立联结。 现场模拟 “半个桔子引发的矛盾” 场景时,她引导大家从 “感受(委屈)→观点(妈妈偏心)→期待(公平对待)” 三个维度表达需求,让同学们直观体会到:互相尊重与理解,才能让友谊之花持久绽放。</p> <p class="ql-block">  讲座尾声,马俪老师向同学们发出 “好心情行动倡议”: 每天记录 1 件感恩小事;每周尝试 1 次户外运动;主动分享 1 次情绪故事。她特别展示了自己的著作《前行有声 — 医生、患者、心理分析》,鼓励同学们用文字记录成长中的心灵轨迹,“每一次对情绪的正视,都是自我成长的勋章”。</p> <p class="ql-block">  最后在热烈的掌声中讲座落下帷幕,同学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对 “做情绪主人” 的期待。庆泰路小学也将以此次讲座为契机,持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助力学生在青春期筑牢心理防线,让每一个日子都闪耀积极向上的光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