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引言:走进丹巴</b></h1> <h1> 在四川西部的群山之中,有一片被时光温柔以待的土地,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如画,被誉为“千碉之国”。这里就是丹巴,一个充满诗意与神秘的地方。丹巴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着无数游客,更以其丰富的文化遗产而闻名遐迩。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流传着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顶毪衫歌。</h1><h1><br></h1><h1> 作为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顶毪衫歌承载着嘉绒藏族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基因,是嘉绒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采访地点:丹巴罕额庄园</b></p> <h1> 2025年5月15日至18日,为了完成四川省非遗项目——顶毪衫歌代表性传承人呷扎翁冲的抢救性记录珍贵影像资料,成都洛芮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精心组织了一支由7人组成的拍摄团队,踏上了前往丹巴的旅程。他们走进了当地一家极具特色的客栈——罕额庄园,这里不仅是游客的休憩之地,更是顶毪衫歌展演的重要场所。在罕额庄园,拍摄团队带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热爱,探寻着顶毪衫歌的传承与魅力,希望通过镜头,将这一古老艺术的精髓永久地保存下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一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h1><h1> 在这里,我们见到了四川省非遗项目——顶毪衫歌的代表性传承人呷扎翁冲及其团队,他们正忙碌地准备着即将进行的展演和访谈。庄园内陈列着与顶毪衫歌相关的陈设,团队成员们在庄园内布置的锅庄(火塘)和庭院中接受访谈和展演,古老的建筑与现代的传承活动相融合,展现出文化的延续性,让我们深刻感受到顶毪衫歌在这片土地上的根深叶茂。 </h1> <h1><b style="font-size:22px;">二、人物访谈:甘绍成教授对话呷扎翁冲及其团队</b></h1> <h1> 在罕额庄园的庭院中,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话正在展开。项目学术专家四川音乐学院的甘绍成教授与顶毪衫歌的省级传承人呷扎翁冲及其团队围坐在一起,深入探讨着顶毪衫歌的历史渊源、艺术特点以及传承过程中的挑战与机遇。甘教授从学术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个个专业而深刻的问题,呷扎翁冲及其团队成员们则以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真挚的情感,分享了他们对顶毪衫歌的热爱和对传承工作的执着。呷扎翁冲的眼神中透露出对顶毪衫歌的热爱和执着,他一边讲解一边示范,团队成员们则认真地记录和模仿。在互动中,团队成员们围坐在一起,讨论表演的细节,气氛热烈而和谐,展现了团队的凝聚力和传承精神。甘教授的提问和分析,为读者提供了更深入的学术背景和文化解读,增加了报导的专业性和深度。通过这次对话,我们不仅深入了解了顶毪衫歌的文化内涵,还感受到了传承人和团队成员们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敬畏和坚持,以及他们在传承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让我们对顶毪衫歌的未来充满了期待与信心。</h1> 四川省非遗项目——顶毪衫歌代表性传承人呷扎翁冲 学术专家川音甘绍成教授 对话呷扎翁冲 对话顶毪衫歌省级传承人同行觉觉 对话丹巴藏族文化学者泽郞格戎 对话受众格绒吾加 对话斯郎(传承人呷扎翁冲徒弟) 对话桑批(丹巴墨尔多山镇中路乡呷仁依村书记) 对话顶毪衫歌队员麻黑康高(左)、阿波西(右)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三、用心表演:顶毪衫歌传统呈现</b></p> <h1><p> 顶毪衫歌是流传于四川甘孜州丹巴县中路乡、梭坡乡、岳扎乡及纳顶乡的一种独特情歌形式,主要用于传统的求爱习俗活动。这种习俗活动将娱乐与对歌相结合,充满了浪漫与诗意。</p> 当夜幕降临,几位藏族未婚男青年会事先约定,各自头顶一件宽大、厚重的毪衫,悄悄来到有未婚姑娘相聚的房门前。他们用假声呼唤房东开门,房门打开后,男青年便走进设有锅庄(火塘)的角落,席地而坐,面对姑娘们开始对唱情歌。在对唱过程中,男女双方以歌传情,通过歌声表达心意,寻找心仪的爱人。这一充满诗意的求爱习俗,被称作“顶毪衫歌”。 <br> 在罕额庄园精心布置的表演场景中,呷扎翁冲及其团队身着色彩鲜艳的嘉绒藏族传统服饰,以精湛的技艺和饱满的热情,为我们带来了一场令人难忘的顶毪衫歌传统呈现。他们的表演不仅仅是艺术的展示,更是对古老传统的深刻还原和传承,仿佛将观众带回到了那个充满诗意与神秘的古老时代。 </h1> <h1> 从原生态的唱法到传统的对歌方式,从传统的婚恋习俗到服饰的细节,每一个环节都展现了顶毪衫山歌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价值。团队成员们用他们质朴而动人的歌声,讲述了嘉绒藏族人民的生活故事、爱情传说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他们的歌声时而低回婉转,时而悠扬舒缓,充满了爱的力量和情感,让人感受到一种来自心底的震撼。</h1><h1> 在表演中,团队成员们展示了顶毪衫歌传统的对歌方式,这种独特的互动形式不仅展现了顶毪衫歌的社交功能,也体现了嘉绒藏族人民的智慧与幽默。通过对歌,他们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爱情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憧憬。这种传统的对歌方式,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让观众深刻感受到顶毪衫山歌的魅力。此外,团队成员们身着的传统服饰也成为了表演的一大亮点。这些服饰色彩鲜艳,图案精美,充满了嘉绒藏族的文化特色。从头饰到腰带,从服装到配饰,每一个细节都展现了嘉绒藏族人民对美的追求和对传统的尊重。这些传统服饰不仅为表演增添了视觉上的美感,也成为了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h1><div><br></div> <h1> 随着时间的推移,顶毪衫歌逐渐从一种纯粹的求爱方式,演变为一种具有娱乐性质的社交活动,常在节日、庆典等场合中表演。2008年,顶毪衫歌被正式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研究嘉绒藏族传统婚俗、文化与历史的重要依据。如今,顶毪衫歌不仅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的文化桥梁,继续在丹巴这片土地上绽放着独特的魅力。</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四、拍摄现场:用影像还原历史</b></p> <h1> 在记录顶毪衫歌的传承过程中,拍摄团队中的灯光布景师和每一位摄影师都全神贯注,他们用影像记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灯光布景师精心布置每一个场景,营造出既真实又富有艺术感的氛围,为表演提供了完美的视觉背景。摄影师们则通过不同的拍摄视角,全面捕捉顶毪衫山歌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每一个镜头都精准地记录下了表演的精彩瞬间和文化细节。从平视视角捕捉传承人和团队成员的专注与热爱,到俯视视角展现团队的整体布局和互动,再到侧面视角记录表演者的动作细节和情感表达,摄影师们用镜头语言讲述着顶毪衫歌的故事。他们不仅记录了表演的每一个环节,还通过观众视角展现了表演的感染力和现场的热烈氛围,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顶毪衫歌的强大生命力和感染力。这些影像记录不仅是对顶毪衫歌艺术形式的保存,更是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通过这些珍贵的影像资料,未来的观众将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深入了解顶毪衫歌的历史渊源、艺术特点和文化价值,感受到这一古老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拍摄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都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他们用专业和热情,为顶毪衫歌的传承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让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h1> 结 语 <h1> 在丹巴罕额庄园的这次采访和记录,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顶毪衫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呷扎翁冲及其团队的坚守和努力,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通过影像记录,我们希望能够将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更好地保存和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顶毪衫歌。丹巴,这片美丽而神奇的土地,将继续见证着顶毪衫歌的传承与保护,让这一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的文化桥梁。让我们共同期待顶毪衫歌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在丹巴这片土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传承下去,永不褪色。</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摄影:集 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编辑:弦歌蜀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谢谢朋友们的关注和鼓励!</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