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宏才《火炬》——写胡建立的文章

无逸

<p class="ql-block"> 前 言</p><p class="ql-block"> 近日,喜得老同事、好文友于宏才兄倾情倾力撰写我的文章《火炬》。该文从我小出身跟着大人一起学干农活、当民办教师写起,进而到嵩县粮食局,风雨四十载,工作之余绞尽脑汁、持之以恒从事"五个"红色诗书艺术工程,打造诗书苑,传承国学、红色文化,传播民族正能量。该文立体式展现了我大半生工作、生活、从艺历程,将我比作"火炬",为我今后的艺术创作注入了莫大的动力。既为"火炬",就应燃烧自己,照亮他人。过去的一切成就和荣誉,并不代表今后的成就和荣誉。我一定慎选题材,精心创作,劳逸结合,再谱新篇。以不辜负宏才兄和多年来一直帮助和支持我的所有领导、老师、同事、同仁、亲朋们的厚望。谨将此文配图制成美篇,分享给感兴趣的朋友们!</p><p class="ql-block"> 胡建立</p><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21日</p> <p class="ql-block"> 火 炬</p><p class="ql-block"> ——于宏才</p><p class="ql-block"> 胡建立,1963年出生于嵩县大坪乡王圪垱村。父亲县城供职,母亲持家务农。父亲写一手好字,耳濡目染,建立入学后就对“大楷”课情有独钟。一次大楷作业,老师留写16个字,建立吃了12个红圈,受到老师表扬,小脸蛋灿烂得像朵花。上高中时,字已写得有模有样。每到年关,天寒地冻,墨汁倒入碗里冻成冰茬,建立为父老乡亲义写春联,既帮了大家的忙,又借此苦练书法。1980年,他高中毕业回乡当民办教师,看到孩子们那一双双明亮、求知的眼睛,他宽严相济,悉心育人,遇到雨天河道涨水,背孩子们过河。教学之余,忘我习字,下地帮老人打理庄稼,风雨里练就不怕苦、不服输的性格。1985年,建立被录用到嵩县粮食局机关上班,1987年3月结婚,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命运转机,似乎从政的路更有前途。</p> <p class="ql-block">  可是,建立不这样想。尽管小职员生活较为轻闲、无风无险,但他从不贪图安逸和享乐,而是在有条不紊、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的前提下,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加强学习,精研法帖,开始审视和改变单纯的练字思维方式,试图把书法和红色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由于他无限敬仰毛主席,爱读伟人著作,便横下一条心,小楷抄写百万字《毛泽东选集》。这是他书法生涯的第一次飞跃。他把想法说给妻子,妻子说:“人家都忙于提拔当官,忙于挣钱,你图啥?”建立说:“读伟人书、写中国字,传递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是我的人生追求。”妻子无语……1998年4月26日,建立如饥似渴地抄起《毛选》开篇的第一句话:“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毛泽东飞动的文字,催起他飞扬的抄写激情,如山洪般一泻千里……然而,世上之事不如人意者十有八九。风起云涌的改革浪潮激荡着粮食系统,建立被下派到嵩县粮食局直属库当法人;妻子雪荣下岗承包中心粮店粮油门市。建立一到企业,粮食收购、销售,资金调配,人事、仓储管理等从头学起;妻子进货、送货、记帐、盘存一篮子㧟。建立下班后,既要干家务,又要到门市上帮忙,俩人同时忙起来,顾不上接送俩娃上学,顾不上回老家看老人。多少个夜晚,他们送走最后一名顾客、收拾门市后才回去做晚饭。妻子做着饭,他伏案抄写,还兼顾辅导孩子作业。妻子小心翼翼地说:“立,抄写停下吧,等以后‘稳住势’再......”话没说完,建立便说:“坚持吧,年轻人吃点苦算啥!通过抄写,磨炼意志,学习新知,咱能坚持下去、达到目标,那才叫真本事。待到成功之日,你就知道抄写的真正意义了……”于是,建立每天早晨跑步回来抄半个小时,中午抄半个小时,晚上大多能抄一个小时。他风趣地对妻子说:“荣,这就叫《孙子兵法》‘化整为零’”。妻子说:“依我看,叫‘愚公移山’更恰当吧!” </p> <p class="ql-block">  1999年暑天,建立白天顶着烈日,带领职工收购小麦,晚上回家坚持抄写。汗水溻湿了裤子,浸蚀到屁股磨烂的部位。每当起身拽开粘贴在一起的裤子和皮肤时,总是刀割一样的难受。天天抄写,溃面难瘉,只好跪在椅子上抄写,膝盖跪得红肿发亮。后来,人们惊叹地称道这一当今刻苦学习的典故“臀坐血泡,膝跪高椅”。为确保抄出的文字不出现停滞迹象,汗水浸蚀眼睛时也舍不得擦,以致眼睛肿胀成一条缝。“三九”天抄写,他手脚冻得麻木,但一看到抄出的厚厚实实的手抄本,便有感而发吟出:“干冬大降温,伊水止流奔。抄本直增厚,雄文似火盆!”的诗句来。奋力苦战三年,磨秃50余支毛笔,右手无名指指甲也被笔管磨陷了大半个。2000年11月29日,终于全面完成了《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正文1517页、107万字的抄写任务。还写下长达772页、约27万字的《抄写日记》。建立把这部《毛选》手抄本作为社会财富和传递红色文化的教材,捐赠给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之后,毛主席侄女毛小青、孙子毛新宇都亲切接见过胡建立。</p><p class="ql-block"> 三年抄写,抄学相长。“心因文而开窍,性因字而熏陶,文因字而再现,字因文而提高。”建立自把这四句话比作练就的四块金子。通过抄写,其思想理论水平,语言表达、文字写作能力都有明显提高。参加教育部书法等级考试获得《九级证书》。往后,建立视野更加开阔,艺术创作产生第二次质的飞跃,立志向“我诗我书”目标迈进!</p> <p class="ql-block">  2009年5月,中宣部、中组部、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评选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简称“双百”人物)。建立紧扣人物事迹,把握人物亮点,创作、出版200首《全国双百人物诗咏》,被国家图书馆、北大图书馆收藏。同时,他又将200首咏诗书写成200幅咏诗书法作品,并成功办展,第一次实现“我诗我书”。建立还专程拜访了他浓墨重彩讴歌的“双百”人物申纪兰、王乐义两位重量级人物。2019年9月,创作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小楷册页,被兰考焦裕禄同志纪念馆收藏,焦裕禄女儿焦守云亲切接见了他。2020年,创作172首、240米《红色歌曲歌词长卷》,为党的百年华诞献礼。2023年退休后,他依据《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创作、出版《诗咏百年大党》。单是起草这部诗集用过的笔芯就有20多支,用皮筋捆着,黑笔芯变成了白笔芯。《诗咏百年大党》收录228首咏诗、228幅咏诗书作以及同每首诗相对应的历史图片,诗、书、图融为一体,版式新颖,可读性强,被国家图书馆以“文献”收藏,再次实现“我诗我书”!</p> <p class="ql-block">  建立在创作上述400余首红色咏诗过程中,时常被英烈们的壮举感动得热泪奔涌,大多是一边擦眼泪,一边拟出诗稿。初稿一出,接下来的推敲、斟词酌句,简直把心抠烂、抠碎了。如:《七绝.咏陈树湘》——湘江中弹困元戎,敌送军营欲庆功,伤口手掏肠绞断,阵亡血染担架红。短短28个字体现了英烈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慨。又如:《七绝.咏杨靖宇》——抗日英豪性烈刚,孤身五日战濛江,割头剖腹天容动,肠胃难寻一粒粮……读着这些诗句,英雄形象和惨烈场景如在眼前,令人心灵震撼、荡气回肠,对民族英雄的无限敬意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  有了艺术创作的两次飞跃,胡建立赢得“红色书法家和诗人”的美誉,人生目标再次定位升格。退休两年来,他多次走进学校,给学生作励志报告,启迪更多心灵。2024年秋,在老家创办“胡建立红色诗书苑”。共制作展板15块30多平方米,照片160余张,文字15000字,陈列相关创作原始物件50余件。截至目前,已有10批次、100余人前来参观、学习。他们中间上有70多岁的县处级干部、年富力强的中青年,下有少年儿童、小学生。眼观自己辛勤创办的诗书苑,他有感而发题诗一首《七律.苑中有真意》——五项工程血汗融,悉心运作告功成。墙间展板图文茂,室内桌台物件丰。红色诗书思想润,老宅大院客宾迎。精神苑地风光好,传播正能奋力行。</p> <p class="ql-block"> 胡建立给观众讲的最多的话是:“五个工程”除了我个人的努力以外,离不开大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通过抄写《毛泽东选集》、学习“双百”人物事迹、学习党的百年奋斗史,给了我无穷的精神力量。革命前辈和英模们爱党、爱国、坚定信念、自强不息的品格是我强大的精神支柱,我要好好把这种精神传递下去!</p><p class="ql-block"> 精神——创新——传递……给人以力量,必擎火炬。胡建立就是一把传递希望的火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2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