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在登临黄山时赞叹:“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特别是今年年初的一次黄山计划,所有的门票住宿等都安排妥当后,最后因为有特殊情况全部取消未能成行,这也让我们一直更加牵挂着想再上一次黄山。 也不管预报天气是雨,我们还是背上背包,直接通过南门换乘和慈光阁的索道,快速到达黄山松处,顾不得先和黄山松合影,就朝天都峰的方向而去。 沿着陡峭的石阶下下一个平台,可见三座参差不齐的小石峰相拥而立。峰巅似剑,纯石无上,峰上奇松挺拔,形态各异。在浓雾当中,峰尖微露,隐隐约约,似海中岛屿,恰似神话中的蓬莱仙境,美其名曰"蓬莱三岛"。 再下到一个平台,就是天都峰的入口老道口了。天都峰与莲花峰实行轮休开放,轮休期一般为5年。天都峰自2024年5月20日结束封闭轮休期,恢复对外开放。上一趟来黄山,刚好碰到是天都峰轮休,走到道口看到基本没有排队的人,这个就是天气不好的好处了。 天都峰海拔1830米,与莲花峰、光明顶并称为黄山三大主峰,是三峰中最险峻的一座。天都峰虽高不及黄山的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米),但其险峻程度则绝非莲花峰可比,在这几乎直上直下百丈云梯上行走,真如有记载的登天都峰第一人释岛云所诗:“盘空千万仞,险若上舟梯;迥入天都里,回看鸟道低。他山青点点,远水白凄凄;欲下前峰瞑,岩间宿锦鸡。” 而到了鲫鱼背,这里应该是天都几最险的地方,也是登顶天都峰必经之路,长十余米,宽不足一米,形状颇似出没于波涛之中的鱼之背,鲫鱼背两边是万丈深渊。而我们到这里的时候,刚好是雾大,风大,雨大,在这里还要和对向的人交汇,特别是一阵大风吹来,真的感觉自己渺小,一刻不敢在上面多停留。 再过去就到了天都峰顶了,中间有天然石室,可容数十人。室外有石,形如醉仙斜卧,名为“仙人把洞门”。另有石如桃,称为“天都仙桃”。 天都峰峰顶相对平坦,有“登峰造极”石刻。如果晴空万里,极目远望,云山相接;俯瞰群山,千峰竞秀。那该是何等的壮观。怪不得今有民谣:“不到天都峰,白跑一场空。”。 原路返回,再过老道口,用身份证刷出,进出都要刷身份证这样可充分保障山上时段人员数量不超过500人,又一路上山,就到文殊洞。 洞上就是最著名的迎客松,屹立在黄山风景区玉屏楼的青狮石旁,海拔1670米处。树干中部伸出两大侧枝展向前方,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挥展双臂,热情地欢迎五湖四海的宾客来黄山游览,黄山松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黄山四绝。 继续上行,见道路两旁各有一块巧石,一如龟,一似蛇,名"龟蛇二石"。相传,此二石乃观音菩萨点化而成,令其专门镇守云梯的,在这里就是莲花峰的登山口了,只有待下次开放再来爬了。 再前行就是一分岔口,左边是百步云梯,右边是一线天,我就从右边的稍陡的路线上去,直接到了鳌鱼峰,鳌鱼峰因山峰形状极像鳌鱼而得名,海拔1773米,为黄山三十六小峰之首。峰顶有三角形的鳌鱼洞,洞额刻有"天造"二字。而要观看整个峰的形态,则还是下面的那条路上看过来效果更佳,但今天这个天气就一样了。 快速经白云宾馆,很快就抵达光明顶。光明顶是黄山的主峰之一,海拔1860米,为黄山第二高峰,站在山顶,大雾弥漫,四周白茫茫一片。连那个气象台上大大的圆球都不能清楚见到,在山顶转了一圈后就往排云亭方向下行了。 继续前行,到了飞来石,一块巨石孤零零地竖立在一块平坦岩石上,两大岩石之间的接触面很小,上一石似从天外飞来,被仙人随手放置在此。雾气曚昽,仿佛置身仙境,有挑夫正在挑着酒店的物资艰辛行进,一问才知是挑了170余斤,才知这才是真正的现实。 12点出头, 我们就到了入住的酒店排云型旅,还是这雨天的作用,让我们一路无照可拍,让我们的行程大大加快,也好,没有云海和日落,就在酒店烘洗衣物,打打牌,喝喝酒,准备第二天再战吧。 第二天清晨,我们开始走西海大峡谷,黄山西海大峡谷,又称白云谷,谷内奇石嶙峋、山洞幽邃,神秘和奇险是此谷风景的突出特点。在西海大峡谷排云亭入口,还是浓雾依旧笼罩着山谷,能见度仍然极低,我的心直接沉入谷底,不会还是和昨天一样吧。 不过下到一环下面的时候,奇迹发生了,云雾开始慢慢消散,如同拉开了一幅神秘的画卷。 陡峭的山峰、嶙峋的怪石、苍翠的松柏,一点点展现在眼前。 我沿着蜿蜒的山路向下,每走一步,都能发现不一样新的美景。可以说是无处不景、无景不奇、步移景换、目不暇接。 山谷中云雾缭绕,千般变幻,一忽儿滚滚滔滔,一忽虚无缥缈,一忽儿薄纱遮蒙,一忽气朗风清,薄幕流云笼罩的峰、石、松若隐若现,一动一静,形成了变幻莫测的迷人景象,让人真如进入神话般地梦境。 如痴如醉,仿佛来到天上人间;如梦如幻,仿佛来到魔幻世界"。让我们怎么看也看不够,怎么看也看不透。 在谷底稍作停留后,我们乘坐轨道车来到白云宾馆。再次走上光明顶至排云亭的这段路,这时雾气又渐渐聚拢,四周再次变得模糊不清,看来是诚心不让我们看这个光明顶的晴天大景啊。 回至排云型旅,退房后就一路下行,一路上,见到团结松、黑虎松、龙爪松等形态各异的松树,黄山之美,始于松,它们或枝干遒劲,或姿态婀娜,它们能够在花岗岩的裂缝中去,以无坚不摧、有缝即入的钻劲,在那里发芽、生根、成长,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真让人赞叹不已。 从狮子林酒店,向上就来到猴子观海处,天空已经完全放晴,阳光洒在那块形似猴子的石头上,它仿佛正专注地望着远处的云海。 继续前行,梦笔生花景点让我眼前一亮。一支“巨笔”直指天空,“笔尖”生长着一棵小巧的松树,宛如一朵盛开的花朵。这棵松树其实不是真正的妙笔生花,是后来移栽上去的,当时由于恶劣的环境,不幸枯死,后来用塑料代替,远观难辨,后来摄影爱好者发现,无论什么时候这棵树都是一个姿态一个颜色,发出质疑。 抵达始信峰时,天空湛蓝如洗,远处云海翻涌,波涛起伏,近处松涛阵阵,松花金黄,与奇峰怪石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 从云谷寺乘坐索道下山,结束二天行程,黄山真是一个神奇的山,它从来没有让我完整领略烟雨朦胧之美,也没有让我完整见识了它云开雾散后的壮丽景色。让人永远都想再去看看,它的奇峰、怪石、云海、奇松,也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