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美篇∞绣花鞋垫

老兵

<p class="ql-block"> 绣花鞋垫</p><p class="ql-block"> 金秋十月,天朗气清,阳光明媚,大自然已披上了五颜六色的盛装,处处飘着诱人的清香,令人心旷神怡。这天上午,我听说老战友的爱人老刘因病住院,昨天出院了,就约老伴去登门看望。</p><p class="ql-block"> 入室坐好后,我和老伴询问了解了老刘的病情康复情况,并与战友夫妻俩相互交流了各自身体状况。我们四人,都已是耄耋之年,虽无大病,但小毛病不断,接下来的话题,都是相互祝福,交谈些健康、保健之类的养生知识。特别是这两个老姐妹,越谈越有劲,战友的这位弟妹仿佛一下子年轻了许多。</p> <p class="ql-block">  当我与老伴准备起身走时,老刘急忙从内屋拿出一双鞋垫子,对我老伴说道:“这是我给你纳好的一双鞋垫,现在我眼晴不太好,身体也差了,这针线活做不了啦,送给你做个念想吧!”老伴高兴地接了过来,我随即抢着拿过来,打开一看,顿时让我眼晴一亮。“啊!好精致的鞋垫,就像一幅艺术作品!”我不由自主地惊叹道。你瞧,在洁白而带有小格的垫鞋面上,分别绣上了盛开的花朵,在绿叶的衬托下,红色的线条描绘得鲜艳剔透,活灵活现,让人仿佛闻到花的芳香。而且在中间还绣上公公正正的“财旺”两个字,亳无疑问,寓意着垫了这双鞋垫的人走在幸福大道上,而且人财两旺,这是多温馨的祝福啊!这足以看出,为了送我老伴这双鞋垫,老刘是经过精心纳绣的,花费了很多心思和精力。我俩同声道谢,大家都笑得那么开心。</p> <p class="ql-block">  老刘纳鞋垫,我们往年互相来往时,经常见到。有时见她身边放一个小篮子,里面有剪子、针和各色花线,有剪好的一块块白布。一看就知道她爱好做针线活,老了也没放弃,仍然保持着北方女性那种传统手艺。在农村,姑娘或妇女们,都要学会这些针线活,绣花鞋,绣兜兜,过年都让姑娘穿上花鞋,已形成民俗传统。纳鞋垫也是妇女的拿手活,看来老刘还真有绣花的才艺功底。当我们问她“这么大年龄了,还做这细活,干吗?” 她自信地说道:“纳这鞋垫,是我的爱好,主要是消磨时间,别的又不会做。”原来她把这种手艺作为晚年生活的乐趣来做,敬佩,敬佩!</p> <p class="ql-block">  这鞋垫,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须品,我和老伴都有,平时所用的鞋垫,都是她娘家侄媳妇给做的。侄媳妇从年轻就爱纳鞋垫,农闲时都做好几双送给我们,至今都穿不完。她做的鞋垫,也都是一针针地绣上花、叶、彩色花纹、方块格等;有的也绣上“双喜”、“一生平安”、“一生有你”等吉祥语。用料很实在,厚厚的,很结实,一双穿好多年,所以,我一家人从不用买鞋垫穿。</p><p class="ql-block"> 我是个男士,为什么对这绣花鞋垫而情有独钟?这是因为有一件往事,至今让我记忆犹新。</p> <p class="ql-block">  那是1963年腊月,我参军离家时,家中大嫂送给我一双绣花鞋垫。这双鞋垫的花是我画的,那时,大嫂纳鞋垫时,都是我画上花后,她再用红绿线纳上。所以,我带在身边一直没舍得用(因部队也发鞋垫)。可是,我在侦察队九班时,组织上派我去时任福州军区副司令员皮定均家当警卫员,离开连队后,来年,又把我调七班任班长,但我从未回到班里去。连队回厦门时,首长留我在身边,从此就离开了连队。当我回去拿东西时,因部队多次搬家,我放东西的一个小木箱子找不到了,里面还有我的家人照片、奖章、笔记等,鞋垫也不翼而飞,由此,鞋垫常挂在我的心中。每逢看到这样的鞋垫时,总会情不自禁的想起我亲手画、大嫂亲手纳的那双鞋垫……</p> <p class="ql-block">  从战友家回来,一进门,老伴把鞋垫递给我,我接过来说:“老刘让你有念想,你就别穿了,留着做个纪念吧!”于是,我就和她侄媳送的那一双新的,一起放进了客厅的摆设柜中。柜中存放的都是我最喜欢而且有纪念意义的东西。这绣花鞋垫,象征着一种民间工艺。现在的年轻人少有人会做了,已成为非遗文化。更重要的是,这双鞋垫,寄托着两位军嫂以及两位战友的深厚情谊。所以,我珍藏起来,供后人观赏。</p><p class="ql-block"> 写于2024年仲秋</p> <p class="ql-block">  小满赋</p><p class="ql-block">一年四季,</p><p class="ql-block">二十四节。</p><p class="ql-block">顺应天时,</p><p class="ql-block">各有千秋。</p><p class="ql-block">唯有小满,</p><p class="ql-block">吉祥人间。</p><p class="ql-block">成熟饱满,</p><p class="ql-block">低调自谦。</p><p class="ql-block">只求奉献,</p><p class="ql-block">不求荣冠。</p><p class="ql-block">做人如此,</p><p class="ql-block">内满外谦。</p><p class="ql-block">满而不溢,</p><p class="ql-block">方得真传。</p> <p class="ql-block"> 艺术简介</p><p class="ql-block"> 韩继贵,字景然,锦贤,沁园阁主人,微信昵称老兵,1945年出生,原籍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p><p class="ql-block"> 1963年参军,1986年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副团职转业,现为济南市卫健委退休干部。</p><p class="ql-block"> 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学会副主席,当代画家,山东老年画家;济南市作家协会会员;莱芜区网络作协顾问兼副主席;莱芜区散文协会会员;山东省写作学会莱芜写作中心会员。</p><p class="ql-block"> 微信文集代表作品: 《回忆在皮定均将军身边的往事》、《悼念韩先楚司令员》、《感恩》、《父女情》、《永不消逝的战友情》、《难忘的聚会》、《槐树》、《乡情》、《泰山》、《朱家峪游记》、《脚印》。</p> <p class="ql-block"> 谢谢欣赏与分享</p><p class="ql-block"> 制作于2025年5月21日小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