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帕金森病根据临床特征、发病机制等因素,可分为以下主要类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震颤为主型:该类型以静止性震颤为突出症状,常从一侧上肢远端开始,逐渐累及同侧下肢及对侧肢体,典型表现为“搓丸样”动作,频率4 - 6次/秒,安静时发作,活动减轻,睡眠消失。患者手部、头部等部位在放松状态下不自主抖动,严重影响进食、书写等日常活动。</p><p class="ql-block">- 少动 - 强直型:主要特征为肌肉僵直与运动迟缓,患者肢体僵硬,活动时阻力大,呈现“铅管样”或“齿轮样”强直。同时动作缓慢笨拙,如写字变小、穿衣困难等,面部表情呆板形成“面具脸”。此类患者步态异常,身体前倾,步伐小,转身困难,易跌倒引发并发症。</p><p class="ql-block">- 混合型:兼具震颤与少动 - 强直型的症状,既有肢体震颤,又存在肌肉僵直、运动迟缓表现,症状复杂,病情进展较快,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影响严重,治疗需综合考虑多种症状,制定个性化方案。</p><p class="ql-block">- 特殊类型:如青少年型帕金森病,发病于21岁前,遗传因素影响大。症状除常见的震颤、僵直外,还可能伴有肌张力障碍,且病程进展、治疗反应与成年患者存在差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