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旅游(2024年11月22日—25日)

星星

<p class="ql-block">潮汕地区地处广东东部,由汕头、潮州、揭阳三市构成,历史底蕴深厚,文化独具特色,旅游资源极为丰富。11月22日至25日,我们与同学游滇平夫妇一同带着妞妞,开启了为期三晚四天的潮汕之旅。</p> <p class="ql-block">我们购买的高铁二等票,被安排在软卧车厢,未到购票年龄和高度的妞妞,也有座位了。火车上妞妞还在练习下星期将在班上演讲的故事《月亮姑娘》。</p> <p class="ql-block">从深圳北站出发,经过2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准点到达了潮汕站。</p> <p class="ql-block">我们旅游的几天,小栗由小彭阿姨接去朋友王小龙家吃午饭。</p> <p class="ql-block">汕头大学是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李嘉诚基金会三方共建的省部共建公办综合类大学,也是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p><p class="ql-block">截至2024年9月底,学校共有专任教师1331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占比52.3%,具有博士学位人员占比72.4%,具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的占比35.3%,还有外籍院士6名、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名师9名等。</p> <p class="ql-block">午饭后稍加休息我们乘公交去游览了汕头大学,因为没有提前预约,只能在大门口转转。</p> <p class="ql-block">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紧邻汕头大学,同样也只能在大门口拍个照片留念一下。</p> <p class="ql-block">游玩了两所大学后我们来到了附近的汕头龙泉岩寺庙群,寺庙群中的古龙宫位于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岩大肚岭,是五岭支脉桑浦山的最近海处。自宋代起就有文人到此游览吟咏,留下许多石刻,后人在此兴建众多寺庙,古龙宫便是其中之一。</p><p class="ql-block">寺庙群整体依山而建,与自然景观相互融合,错落有致。古龙宫的建筑风格具有典型的潮汕特色,采用木结构、砖石结构相结合的方式,木雕、石雕、彩绘等装饰工艺精湛,题材丰富。</p> <p class="ql-block">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不同宗教和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当地民众对不同宗教信仰的包容接纳,使得道家、儒家思想与释家(佛教)文化在这里和谐共存,共同构成了独特的宗教文化景观。</p> <p class="ql-block">晚饭我们在这个餐厅吃地锅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地锅鸡起源于苏北和鲁南交界处的微山湖地区,也有说法认为与豫东、皖北等地有关。其起源与渔民船上烹饪及农民田间劳作的烹饪方式有关,徐州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战争中的“埋锅造饭”也推动了地锅鸡的传播。通常选用鸡肉,如土鸡、三黄鸡等,还会搭配土豆、豆角、青椒、红椒等蔬菜,以及面粉制作面饼。先将鸡肉、葱、姜、辣椒等放入锅中爆炒,加入盐、味精、料酒、老抽、生抽等调料调味,再加水炖煮。同时,将面团分成面块,捏成厚薄均匀的面饼,贴在锅边上,与鸡肉一起炖煮入味。</p> <p class="ql-block">与我们同一个团广州游客里有一个家庭,爷爷奶奶带了一个比妞妞小几天的女孩熙熙,两个小朋友见面后就成了好朋友。11月24日第一个景点乘游轮前往汕头小公园开埠区中山纪念亭历史文化街区。</p> <p class="ql-block">汕头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简介</p> <p class="ql-block">汕头小公园景区位于广东汕头金平区,是汕头老市区的核心区域。</p> <p class="ql-block">景区以中山纪念亭为核心,向周边呈扇形放射状分布着安平路、升平路、国平路等街道,及“四永一升平”“四安一镇邦”等,整体布局呈“大”字状,20世纪30年代已形成,是当时世界少有、国内独一无二的街区。</p> <p class="ql-block">这里拥有中国大陆面积最大的一片骑楼群,骑楼大多为三层到四层,是中西合璧的典范,借鉴了西洋廊柱式建筑和当地建筑特点,又融合了华侨从南洋带来的建筑形式,注重商业步行街和人行空间设计,可遮阳避雨。</p> <p class="ql-block">百货大楼前身是“南生公司”,曾是汕头规模最大的商业中心。大楼外观呈西洋风格,装饰华丽。内部空间宽敞,曾经营各类商品。如今经过修缮改造,既保留历史风貌,又融入现代商业元素,成为集购物、观光、休闲于一体的场所 。</p> <p class="ql-block">20世纪20年代末到抗战前夕是汕头建设高峰期,侨资约占总投资的2/3,建侨房2000多幢,众多华侨家族积极投资建设家乡,小公园一带的骑楼老房契见证了这段历史。</p> <p class="ql-block">景区内有汕头开埠前最早的建筑老妈宫(天后宫),其屋顶嵌瓷、楹梁木雕等展现了潮汕木雕和嵌瓷艺术风采,老妈宫戏台常态化举办“戏亭印象”惠民演出,多形式展现汕头红色文化、海丝文化等。</p> <p class="ql-block">汕头邮政总局大楼,俗称“老安平邮电局”或“安平邮局”,是汕头开埠以来的第一所自建邮局,见证了汕头、广东乃至中国邮政通信发展历史。</p><p class="ql-block">1867年,潮海关在海关区内开办邮政业务。1897年,经清政府批准,潮海关在汕头设立首家官办邮政局,即汕头邮政总局。</p><p class="ql-block"> 1911年,汕头邮政副总局脱离海关,归属邮传部邮政总局管辖。1918年汕头大地震,邮政副总局房屋被毁,后官方筹银购地建设局屋。</p><p class="ql-block">1922年,在外马路头购地自建邮电局,即现在的汕头邮政总局大楼。1936年后,邮政延至南洋群岛、香港及沿海城市等地,邮路长达2880公里,国际邮件互换扩至欧、亚两洲。</p> <p class="ql-block">广东汕头邮政总局大楼介绍片。</p> <p class="ql-block">汕头市档案馆侨批分馆位于汕头市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是全国首个以侨批为主题的档案馆分馆 。侨批是海外侨胞通过民间渠道及后来金融、邮政机构寄回国内,连带家书或简单附言的汇款和领取包裹的凭证 。</p><p class="ql-block">• 馆藏特色:馆藏侨批数量众多,涵盖了从19世纪到20世纪中叶大量珍贵侨批档案,真实记录了海外潮籍侨胞艰难创业、心系故土、支持家乡建设等历史片段,是研究华侨史、金融史、民俗史等的重要原始资料 。</p><p class="ql-block">• 展览展示:通过现代化展陈手段,如多媒体互动、实物展示、场景复原等,生动呈现侨批文化的发展脉络。展览内容包括侨批的起源、发展、运作流程,以及侨批背后蕴含的家国情怀、商业诚信等精神内涵 。</p><p class="ql-block">• 社会意义:成为传承和弘扬潮汕华侨文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它让人们深入了解海外侨胞的奋斗史和爱国爱乡情怀,促进对潮汕文化独特性和多元性的认知,对于推动华侨文化研究、加强海内外文化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p> <p class="ql-block">视频介绍了广东汕头小公园各知名景点。</p> <p class="ql-block">汕头妈屿岛望海观音像,坐落于汕头妈屿岛,是岛上极具标志性的景观。观音像整体巍峨壮观,面向大海,似在庇佑往来船只与四方信众 。</p> <p class="ql-block">午饭后前往南澳岛。</p> <p class="ql-block">南澳大桥位于广东省汕头市,起于澄海区莱芜围,终于南澳县环岛公路路口,横跨澄海莱芜半岛与南澳岛之间的海域,是连接汕头市区与南澳岛的交通大动脉。</p><p class="ql-block">2009年1月开工建设 ,2015年1月1日正式通车。全长约11.08公里,其中桥梁全长9341米,连接线全长1739米 。设计标准采用二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为60公里/小时 ,路基宽度12米,桥梁净宽11米 。主桥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引桥为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桥 。这种结构设计既考虑了跨越能力,又兼顾了耐久性和抗风、抗震性能。</p><p class="ql-block">所在海域风浪大、地质条件复杂,建设过程中克服了强潮、强风、地震活动带等诸多难题 ,运用了先进的海上桥梁施工技术。</p><p class="ql-block">然后大桥的修建结束了南澳岛长期仅靠轮渡进出岛的历史,极大缩短了进出岛时间,提升了交通便利性,使南澳岛与大陆紧密相连,融入汕头交通网络。带动了南澳岛旅游业、渔业等产业发展。便捷交通吸引更多游客前往南澳岛,促进旅游消费,推动相关服务业繁荣;也利于岛上渔业产品更高效运输到大陆市场,促进经济发展 。对加强汕头市沿海地区互联互通,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促进粤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p> <p class="ql-block">南澳岛位于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县,是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 ,也是中国唯一全岛域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的海岛,有“东方夏威夷”之称。处于闽、粤、台三省交界海面,北回归线从中穿过,素有“粤东屏障、闽粤咽喉”之称,距西太平洋国际主航线仅7海里,是东南沿海通商的必经泊点和中转站,也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p><p class="ql-block"> 历史悠久,八千年前就有先民活动,历经多个朝代,明清时是军事要地,有诸多名人在此抗侵御倭 ,留下60多处文物古迹,形成海丝、海防军事、宗教、民俗节庆、海洋等多种文化形态。</p><p class="ql-block">是广东距台湾最近处,与台湾语言通、习俗同、交往密,是重要台胞祖居地 ,对台工作交流频繁。</p><p class="ql-block">旅游资源丰富,海湾优美:有隆澳、深澳、云澳湾、青澳湾等四大著名海湾 。青澳湾沙细海水清,是天然海滨浴场 。</p><p class="ql-block">古迹独特,宋井虽在海边却水质甘甜,神奇难解;总兵府是明清闽粤南澳镇总兵衙署,见证海防历史 。</p><p class="ql-block">灯塔成景,长山尾码头灯桩、三囱崖灯塔等各具特色,是网红打卡点 。</p> <p class="ql-block">南澳岛海洋养殖资源丰富,养殖产业发达,是当地重要经济支柱之一。这里有多种类型的海洋养殖基地: 深水网箱养殖基地;牡蛎养殖基地,海马养殖基地等。</p> <p class="ql-block">南澳岛是中国著名的生蚝养殖基地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渔民就探索生蚝人工养殖技术。采用悬挂养殖法和现代化网箱养殖法 ,深澳镇西南部海域的牡蛎生态养殖基地,因新型环保浮筒色彩斑斓,被称为“彩虹海”,是全国最大蚝场之一,年产量达3万吨。</p> <p class="ql-block">出海观摩海洋养殖基地</p> <p class="ql-block">这段视频记录了我们在南澳大桥,在海上养殖基地品尝打捞上来的生鲜生蚝等场景。</p> <p class="ql-block">在南澳岛我们入住怡悦海岸假日公寓。</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房间是海景房。在阳台可以看到美丽的大海。希希入住酒店后不想再出去游玩,妞妞有电视看也不想去,上午也确实累了,与希希奶奶一道在酒店休息看电视。</p> <p class="ql-block">这几天对于我们长期生活在深圳的人来说,天气算比较冷。北回归线的海风裹着料峭寒意,把铅灰色的云层压得低低的,仿佛要与海面相接。光脚踩在沙滩上时还有点凉,但穿着鞋踩下去,细沙透过鞋底传来温软的触感。海浪扑腾着往岸边涌,一波接一波地舔过沙滩,退去时又卷走几缕细沙。风虽大,却带着海面上独有的湿润暖意,吹得人忍不住迎着浪欢呼跳跃,看浪花在脚边碎成银白的泡沫,连寒意都被这热闹的海景冲淡了几分。</p> <p class="ql-block">和老朱携手走过近50载岁月,他从未送过我花。我们在南澳岛沙滩游玩,他忽然弯腰捡起一朵洁白的玫瑰,然后笑着将花递到我面前,眼角的皱纹里盛满温柔。我又气又恨,大声“数落”他。这个场面被同学游滇平拍摄下来了,回家后用剪映一键成片,视频里他憨笑的模样,连同那朵来之不易的白玫瑰,都被剪辑成了岁月里最浪漫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南澳岛北回归线景点“自然之门”是中国建成的11座北回归线标志塔之一,也是唯一一座位于海岛上的北回归线标志塔。作为汕头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自然之门”造型独特,与碧海蓝天、金色沙滩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拍照。</p> <p class="ql-block">位于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县青澳湾沙滩地紧靠澳角路青澳湾黄金海岸内,处于北回归线与中国大陆东岸的交点处,所在的北回归线广场占地33亩,与海悦顶级度假酒店、海悦别墅、海悦公寓及风情街融于一体。</p> <p class="ql-block">• 设计理念:“自然之门”设计采用汉字“门”字进行演变造型,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日期作为尺寸数字融入该塔横直尺寸之中,球体半径3.21米对应春分3月21日,悬臂长6.22米对应夏至6月22日,从底座到球体高12.22米对应冬至12月22日,两边门柱所倾斜的角度正好对应北纬23.5°。</p><p class="ql-block">• 外观风格:门的主体呈淡蓝色,仿佛是将天空的颜色融入其中,与周围的海景完美融合。球体被稳稳地托举在门的上方,在阳光的直射下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好似一颗璀璨的明珠,象征着太阳的光辉。</p> <p class="ql-block">每年夏至正午,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日影将穿过“自然之门”上方圆球中心圆管,投射地台中央,形成“立杆不见影”的奇观,让游客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奥秘。它是人们了解北回归线、地球公转以及天文地理知识的重要窗口,使人们更深入地认识自然、敬畏自然。</p> <p class="ql-block">晚餐没有安排我们各自为战,整条街基本上都是吃海鲜,我吃了海鲜烧烤,老朱和妞妞不吃,他们只能吃泡面哦。</p> <p class="ql-block">晚上八点左右,璀璨的烟花在海面上方盛放。整整一个多小时里,我们或倚在房间阳台的栏杆上,或惬意地蜷坐在柔软的床榻边,都能将这绚烂美景尽收眼底。墨色夜幕下,烟花在泛着细碎银波的海面之上炸开,金色、紫色、绯色的光雨倾泻而下,与粼粼波光交相辉映,如梦似幻 。</p> <p class="ql-block">一早起床在阳台上拍摄到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视频介绍了南澳岛的经典景点。</p> <p class="ql-block">24日的上午景点是参观岭南第一富豪陈慈黉故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视频介绍</span>陈慈黉故居。</p> <p class="ql-block">陈慈黉故居位于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隆都镇前美村,是旅外侨胞陈慈黉家族兴建的大规模民居建筑群体。</p> <p class="ql-block">基本概况</p><p class="ql-block">• 始建时间:清朝宣统二年(1910年)。</p><p class="ql-block">• 占地面积:2.54万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厅堂数量:共有厅堂506间。</p><p class="ql-block">• 主要宅院:分设“善居室”“朗中第”“寿康里”及“三庐”四大宅院,其中“善居室”是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占地6861平方米,计有大小厅房202间。</p> <p class="ql-block">陈慈黉故居建筑风格中西合璧,以传统的“驷马拖车”糅合西式洋楼,点缀亭台楼阁、通廊天桥,大院套小院,大居配小屋,既保留了潮汕民居“下山虎”“四点金”“驷马拖车”的建筑风貌,又效仿中国古典的宫廷式建筑,同时融入西方建筑特色。</p> <p class="ql-block">材料精良:建筑材料汇集当时中外精华,进口瓷砖式样有几十种,历经百年,花纹色彩依然亮丽如新,各式门窗造型饰以灰塑、玻璃、木雕,高雅大方、富丽堂皇。</p> <p class="ql-block">文化内涵</p><p class="ql-block">• 历史价值:陈慈黉故居是潮汕地区规模最大的近现代家族式建筑,见证了陈氏家族的辉煌历史,也反映了当时潮汕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侨乡文化,对于研究潮汕地区的历史、建筑、民俗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p><p class="ql-block">• 艺术价值:故居内的木雕石刻多以花鸟、祥禽为内容,表达吉祥、喜庆、富贵的美好愿望,书法石刻皆出自名家之手,一字千金,是一本集众书法名家手笔的“活字帖”,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p><p class="ql-block">• 民俗价值:故居内设有潮汕新娘馆、木偶馆、潮剧馆和潮汕工夫茶馆等,展示了潮汕地区的传统民俗文化,如潮汕新娘的出嫁习俗、木偶戏、潮剧表演等,让游客可以深入了解潮汕的民俗风情。</p> <p class="ql-block">陈慈黉故居广场日常演出主要为英歌舞,通常上午10:30-10:45和下午14:30-14:45各有一场。</p> <p class="ql-block">英歌舞起源可追溯到古代的傩舞,是一种驱邪祈福的仪式舞蹈,后逐渐演变成为具有潮汕地区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承载着潮汕地区人民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以《水浒传》梁山好汉的故事为蓝本,体现了潮汕人民英勇豪迈、团结协作的精神,象征着潮汕人民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屈不挠、奋勇向前的精神风貌。</p> <p class="ql-block">国家级非遗后溪英歌舞队在陈慈黉故居广场表演:</p><p class="ql-block">舞蹈动作:舞者双手各持一根约二尺长的短木棒,运用握槌、夹槌、旋槌等基本手法,通过单打、双打、对打等槌法,配合马步、弓步、单腿站立等步法,做出跳跃、旋转、挥舞木棒等动作,动作刚劲有力、粗犷奔放,节奏强烈。</p><p class="ql-block">角色装扮:舞者通常化妆成《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形象,如红面红须的“头槌”多装扮为秦明或关胜,黑面黑须的“二槌”装扮成李逵,“舞蛇者”为时迁。此外,也有女子英歌队,取材自穆桂英挂帅或花木兰从军的故事,会装扮成相应的角色。</p><p class="ql-block">队形变换:在表演过程中,舞者们会不断变换队形,时而如蜿蜒长蛇,时而呈规整方阵,时而围成圆形等,整齐划一又富有变化,场面壮观,气势磅礴。</p><p class="ql-block">表演意义:在陈慈黉故居表演英歌舞,为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提供了展示平台,吸引更多人关注和了解英歌舞,推动了英歌舞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也让游客在欣赏表演的过程中,感受到潮汕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魅力。</p> <p class="ql-block">去潮州途中在围庐品尝牛肉丸,吃人嘴软拿人手软,然后每个家庭都购买了,每包65元,四包起免费包邮。</p> <p class="ql-block">潮州位于广东省最东部,东邻福建,西连揭阳,南接汕头,北通梅州,濒临南海,是广东的“东大门”。</p> <p class="ql-block">潮州牌坊街的视频简介。</p> <p class="ql-block">到达潮州开始游览,与妞妞一般大的女孩熙熙被强行安排坐小推车,这女孩喜欢乱跑,大家都说妞妞比她要乖好多好多。</p> <p class="ql-block">潮州牌坊街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太平路,是潮州古城的核心文化地标和商业步行街。</p><p class="ql-block">历史渊源</p><p class="ql-block">• 太平路宋代已是潮州城最繁华的中轴线,元代奠定“太平”名称渊源。</p><p class="ql-block">• 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曾立牌坊43座,被誉为“牌坊城”。</p><p class="ql-block">• 20世纪50年代因交通与安全问题拆除39座牌坊,仅存少数遗迹。</p><p class="ql-block">• 2006年启动修复,历时3年按原工艺复建23座牌坊。</p><p class="ql-block">建筑特色</p><p class="ql-block">• 牌坊:以四柱三间三楼为主,采用花岗岩雕刻,斗拱飞檐,匾额题刻楷书或行书,如“状元坊”以整块石梁横贯明间,“四进士坊”饰以莲花、祥云。</p> <p class="ql-block">潮州牌坊街是天下第一牌坊街,全国独一无二的文化景观,街道上矗立着众多明清时期的牌坊,每座牌坊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游玩了牌坊街后,去了与牌坊街相邻的开元寺。</p> <p class="ql-block">介绍潮州开元寺的视频。</p> <p class="ql-block">潮州开元寺与牌坊街相邻,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开元路32号,前身为荔峰寺,始建于唐代开元二十六年(738年),以唐玄宗年号“开元”命名,元代改为“开元万寿禅寺”,明代称“开元镇国禅寺”。</p><p class="ql-block">• 历经宋、元、明、清各朝代的修建与扩建,至今仍保留着唐代平面布局,并融合了唐以后各个朝代的建筑艺术。</p><p class="ql-block">建筑布局</p><p class="ql-block">• 中轴线:依次排列着照壁、山门(金刚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玉佛楼等建筑,两侧各有东西纵长的厢廊连接,形成庞大的四合院式建筑群。</p><p class="ql-block">• 东路:有诸天阁、钟楼、地藏阁、客堂等建筑。</p><p class="ql-block">• 西路:设有方丈、观音阁、祖堂、十方堂、六祖堂等建筑。</p><p class="ql-block">主要建筑</p><p class="ql-block">• 天王殿:是宋代康定元年(1040年)重修所建,殿柱采用完全木柱和木柱与石柱相衔接的柱石结构,全殿采用抬梁斗拱构架,是全国汉地佛教寺院同类殿宇中最大的天王殿。</p><p class="ql-block">文物古迹</p><p class="ql-block">• 寺内珍藏有唐宋石刻、元代大香炉、宋代大铜钟等众多文物。</p><p class="ql-block">• 殿前四座石经幢,是建寺时所造,分别高5米8层或7米25层,刻有力士、覆莲、准提咒等图案文字。</p><p class="ql-block">文化地位</p><p class="ql-block">• 2001年,被国务院颁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作为“粤东第一古刹”和岭东佛学院所在地,是佛教文化的重要传播地,经常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佛教法会、禅修体验等。</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我们都用手机扫码领了一瓶优质矿泉水。</p> <p class="ql-block">广济桥的介绍视频。</p> <p class="ql-block">广济桥位于潮州古城东门外,横跨韩江两岸,是中国四大古桥之一,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全长518米,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是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之一。主要看点是独特的启闭式设计,中间一段由十八只木船连接而成的浮桥,可根据需要开合;每晚8点(周末9:30)有灯光秀表演,绚丽灯光照亮韩江两岸。</p> <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 南宋时期:乾道七年(1171年)太守曾江建造,初为浮桥,由86只巨船连结而成;光宗开禧二年(1206年),建成桥墩13座,形成梁桥与浮桥相结合的基本格局;绍定元年(1228年),历时54年相继增筑,完成了10个桥墩的建造。</p><p class="ql-block">◦ 明朝时期:正德八年(1513年),知府谭纶增一墩,减浮船六只,遂成“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独特风格。</p><p class="ql-block">◦ 清朝时期:雍正二年(1724年),知府张自谦修广济桥,并铸生铁牛两只,分置西桥第八墩和东桥第十二墩。</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时期:1958年,政府对全桥进行加固维修,拆除十八梭船,改建为三孔钢桁架及两处高桩承台式桥梁;2004-2007年进行全面修缮,恢复了明代“十八梭船”的启闭式浮桥及桥上亭台楼阁的独特历史风貌。</p> <p class="ql-block">建筑特色</p><p class="ql-block">◦ 桥墩:采用韩山的大青麻条石,石条大小不一但叠合有规律,石与石之间没有勾灰,全部卯榫。桥墩分为六边型的船型墩和五边型的半船型墩,上游所有桥墩筑造为尖型,以分解径流冲击力。</p><p class="ql-block">◦ 石梁:每跨均架设4条巨型石梁,最大长约15米、宽1米、厚1.2米,重量大概50吨左右,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工艺。</p><p class="ql-block">◦ 桥亭:共30个,基本以一殿配二亭的形式存在,以大桥中轴线为轴纵向排列。殿式阁为东西向,横跨桥面,一阁独占一墩,屋顶以歇山、硬山和悬山等形式为主;杂式亭台则是两亭合占一墩,分立大桥中轴线南北两侧,屋顶为杂式攒尖。</p><p class="ql-block">◦ 浮桥:长97.3米,由18只木船横向并排连接而成,每条船长14米、宽3.6米,船中央铺设木板作为桥面。浮桥两端用铁链固定在梁桥的矶头墩,可启可闭,闭合时连接两边梁桥,开启时能通行大型船舶和排洪。</p><p class="ql-block">◦ 装饰:大桥装饰以简朴为主,重在吉祥寓意。石雕装饰主要在梁桥栏杆望柱,柱头雕成花瓶状;木雕装饰集中在桥亭的木构屋顶和门窗上,雕刻工艺有圆雕、通雕、浅浮雕、深浮雕和线刻等多种。此外,桥上还有43块匾额和25对楹联。</p> <p class="ql-block">广济楼,俗称东门楼,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东部,是潮州古城七城门楼之首,正对着广济桥。它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是一座具有600多年历史的仿宫殿式建筑。广济楼为三层四檐歇山顶形制,共有三层,每层均有四檐,气势磅礴。城楼总高度约为24.5米,底层面宽25.8米,深13米,占地面积335平方米,各层均为五开间。采用石木结构,坚固耐用,抗震性能高,梁架、门窗、栏杆、瓦脊等多为明代形式,建筑材料主要有青石、木材、青瓦等,体现了古代建筑的古朴风格。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朱柱格子窗,配以玻璃瓦彤壁,画栋雕栏精美。楼内的匾额柱联彰显着潮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如一楼有书法家刘炳森题写的匾额“岭东首邑”等。</p> <p class="ql-block">广济楼是潮州文化的象征,见证了潮州的历史变迁,它与广济桥、牌坊街等共同构成了潮州独特的历史文化景观,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是潮州旅游的必打卡地标之一。</p> <p class="ql-block">上面的那组照片在剪映里用模板做成的这个有趣的短视频,只为记录与妞妞在广济楼的快乐时光。</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行七人在广济楼门前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今晚我们入住揭阳维也纳酒店。</p> <p class="ql-block">白天一天的游览已经很累了,妞妞洗完澡后还能看上一集电视剧,太高兴了。</p> <p class="ql-block">游玩的最后一天11月25日导游让我们一早7点出发,我们6点就起床了,收拾行李,吃早饭,目的是去珠宝城购物。大概8:00不到我们就来到了购物中心。</p> <p class="ql-block">拍摄照片时,导游的身影不经意间入了镜头。这趟旅程中遇到的这位导游,无论是外在形象,还是文化素养,亦或是与游客的沟通方式,以及景点讲解的专业程度,都不尽人意 。</p> <p class="ql-block">小女孩熙熙到处乱跑摔跤了,被奶奶抱住。</p> <p class="ql-block">导游一大早就把我们拉到了购物中心。可我压根就没打算购物,而且这儿也不是什么贫困地区,大早上被折腾过来,心里窝了一肚子火。</p><p class="ql-block">我随便在购物中心找了块空地,直接席地而坐。两个小时过去了,工作人员实在拿我没办法,只好把我领到休息厅。我发现,整个团队的人都和我一样,大家都不愿意配合购物,就这么干坐着“抗议”。</p><p class="ql-block">等到终于能离开的时候,导购人员气得咬牙切齿,对着我们说:“你们怎么就是养不熟的呢?都侍候你们三天了!”导游更是气得满脸通红,脸色十分难看。这一上午购物行程,真是让人太不愉快了!</p> <p class="ql-block">离开购物中心导游还没出来,看来不过正午12点我们都别想吃午饭啦。妞妞却在这里玩得很开心。</p> <p class="ql-block">午饭是由购物中心提供的不太好,但大家都夸妞妞听话,吃饭好棒,得到大家鼓励后妞妞就着点菜汤蛋羹连吃两碗。</p> <p class="ql-block">吃完午饭后,导游让司机把我们拉到景点,黑着个脸话不多说,让我们自己游玩。</p> <p class="ql-block">按照导游的提示我们转到了揭阳城隍庙。</p> <p class="ql-block">揭阳城隍庙位于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城隍路,是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始建于宋绍兴十年(1140年),明洪武二年(1369年)由揭阳县令许德重建,后经多次增建重修,主体格局定型。庙宇坐北朝南,为三进院落布局,占地面积约2056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行7人都没进入,只在大门口拍了几张照片。其建筑装饰融合了金漆木雕、石雕、嵌瓷、灰塑、彩画等潮汕传统工艺,以鳌鱼、醒狮、吉祥图案、戏剧人物等为题材,精美绝伦。</p> <p class="ql-block">女孩熙熙与爷爷奶奶进入后一会儿就出来了,在里面顺了两本一样的册子,送了一本给妞妞,我看了一下是关于庙内的楹联、匾联、灯橱联等,结合了中国书法艺术和楹联艺术,文精意明。</p><p class="ql-block">两个小朋友拿着册子在城隍庙的附近景点的揭阳学宫景点拍了好几张读书照片,妞妞每一张都拍出了认真思考看书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在揭阳学宫这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地方,妞妞和小伙伴拿着册子,留下的珍贵的读书身影。无论是站在石台上与伙伴互动,还是静静坐着专注阅读,又或是在庄严的雕像旁沉浸书海,妞妞认真思考看书的模样,都展现出对知识的浓厚兴趣。这份专注与热爱,仿佛是一颗种子,在文化的滋养下,未来定会茁壮成长,相信妞妞一定会成为令人骄傲的学霸!</p> <p class="ql-block">与小伙伴说再见了!</p> <p class="ql-block">上车后,我们的二等座再次调配至软卧车厢,妞妞上车后捧着那本小册子,没一会儿就睡着了。这些天里,她始终乖巧得让人省心,睁着亮晶晶的眼睛捕捉游览中的每一处风景,全程没有提过任何要求,像朵安静绽放的小花儿。</p> <p class="ql-block">由于美篇会员过期,潮汕之旅的珍贵回忆一直未能整理编辑。续费会员后,我花费一周时间精心打磨这篇美篇。这不仅是我们首次带着妞妞乘坐高铁远行,更是她人生中第一次出远门旅行,每一个瞬间都值得被细致记录。期待未来妞妞能够独立阅读时,这些文字与画面能唤醒她与姨<span style="font-size:18px;">奶奶和姨</span>爷爷共度的欢乐时光,重温那些温馨而美好的旅程片段。</p> <p class="ql-block">系统用相册里游玩潮汕的照片和视频自然生成了一段视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