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1 江南水乡美如画

石门涧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晨起一叶扁舟,日落半江碎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河埠头的主要功能包括取水洗涤、交通和商业活动‌。在古代,河埠头不仅是人们取水洗涤的地方,如洗菜、淘米、洗衣等,还是船舶停靠的场所,用于商贸交易和人员往来‌。此外,河埠头也是休闲娱乐的场所,人们在河边进行各种活动,享受水乡生活的乐趣‌。</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河埠头的具体功能‌如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取水洗涤‌:河埠头是居民日常洗涤的主要场所,包括洗菜、淘米、洗碗和洗衣等。在自来水未普及之前,河中的水还是主要的饮用水源‌。</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交通‌:河埠头是水路交通的重要节点,船舶可以在此停靠,方便人员和货物的运输‌。</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商业活动‌:在以水运为主导的时代,河埠头也是商业活动的重要场所,商船在此停靠进行贸易活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河埠头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河埠头在江南水乡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不仅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还体现了水乡建筑的艺术和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河埠头的多样性和功能性反映了水乡社会的繁荣和活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这里是邵力子的故乡。</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邵力子(1882年1月26日—1967年12月25日),原名景奎,字仲辉,笔名力子,浙江会稽(今绍兴)中国近现代著名爱国民主人士。他早年加入同盟会,曾任上海大学副校长,并与柳亚子等人发起组织南社。1916年他在上海创办《民国日报》,任主笔十年,并兼编《觉悟》副刊。五四运动后,他参与陈独秀倡导成立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后来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他于1926年11月退出中国共产党。</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邵力子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1956年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立“和平解放台湾委员会”,张治中任主任委员,邵力子任第一副主任委员。邵力子以其同国民党的历史关系,经常通过广播、通讯、发表讲话等方式对台湾军政人员进行争取工作,对台湾回归祖国,完成国家统一事业做了不懈的努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浙江绍兴仓桥直街,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全长1.5公里,由河道、民居、街坊三部分组成,民居多为清末民初建筑,众多富有地方特色的台门保存完好,具有浓郁的水乡风貌。2003年获“二〇〇三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奖”。</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河道两侧,以水乡传统民居为主,每家后院都有一个小河埠,为绍兴城内典型的“一河五街”格局。民居大多建于清末民初,其中有各式台门43个,这些建筑基本上建于清末民国初期,也有一些是仿古的新建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摄影:石门涧</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坐标:水乡</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时间:2025年春夏之交</b></p>